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69)
2022(1684)
2021(1609)
2020(1330)
2019(3105)
2018(3311)
2017(6122)
2016(3340)
2015(3843)
2014(3929)
2013(3997)
2012(4082)
2011(3730)
2010(3866)
2009(3582)
2008(3680)
2007(3511)
2006(3349)
2005(3102)
2004(2568)
作者
(9519)
(7851)
(7729)
(7685)
(5100)
(3766)
(3753)
(3098)
(3095)
(3040)
(2799)
(2661)
(2615)
(2598)
(2460)
(2426)
(2420)
(2365)
(2332)
(2230)
(2012)
(1948)
(1868)
(1838)
(1821)
(1818)
(1805)
(1771)
(1656)
(1607)
学科
(14830)
经济(14695)
管理(9956)
(9298)
企业(9298)
(8994)
理论(5960)
方法(5803)
中国(5573)
(5296)
业经(5104)
(4408)
(4357)
(4351)
社会(3857)
经济理论(3679)
(3582)
企业经济(3513)
教育(3396)
(2538)
农业(2495)
(2415)
财务(2403)
财务管理(2400)
(2328)
金融(2327)
(2315)
地方(2289)
企业财务(2266)
(2243)
机构
大学(53129)
学院(49759)
(20424)
经济(19910)
管理(19189)
研究(18924)
理学(16079)
理学院(15828)
管理学(15564)
管理学院(15453)
中国(14693)
(12113)
(11740)
科学(10272)
(9750)
财经(8616)
(8587)
师范(8557)
(8510)
研究所(8343)
北京(8194)
中心(8134)
(7747)
师范大学(7093)
(6562)
社会(6435)
财经大学(6343)
(6249)
(6229)
教育(6072)
基金
项目(27493)
研究(22417)
科学(22147)
基金(20300)
(16743)
国家(16533)
社会(16128)
科学基金(14379)
社会科(13838)
社会科学(13828)
教育(10754)
基金项目(10605)
编号(9688)
(9558)
成果(9463)
(8578)
自然(8366)
自然科(8167)
自然科学(8167)
自然科学基金(8044)
资助(7921)
(6869)
课题(6421)
教育部(6272)
项目编号(6223)
(6154)
重点(5999)
人文(5949)
国家社会(5754)
大学(5698)
期刊
(29201)
经济(29201)
研究(20309)
中国(14507)
教育(9888)
(9489)
管理(8056)
学报(7124)
科学(7100)
(6555)
大学(5829)
学学(5026)
(4986)
金融(4986)
图书(4809)
财经(4517)
经济研究(4004)
(3916)
农业(3882)
技术(3723)
书馆(3552)
图书馆(3552)
业经(3528)
问题(3433)
(2976)
论坛(2976)
社会(2862)
会计(2775)
(2654)
经济学(2549)
共检索到90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建青  陈曾燕  
在当代中国发展实际中汲取文化元素,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责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呈现出民族情怀、伦理精神、理想追求、时代特色、世界眼光、实践品格这六个特点。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论述,加强和改进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责任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辛越优  林成华  蒋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支撑全面小康、托起美好生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新的内涵,具有优先性、创新性、均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引领迈向全球知识文化高地等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娜  曹丽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方法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为理论来源、以青年和执政经历为实践基础。具有立足实践的思想来源、一心为民的思想基调,并且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思想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新时代"三农"工作要落到实处、立足农民、坚持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康晓强  
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时代社会建设面临的现实课题的理性考量和精辟回应。文章指出,这些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基点,以"民生+社会治理"为主要发展路径,以建构兼具活力与秩序的美好社会为目标取向,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呈现出层次性、科学性、耦合性、公共性、时代性、底线性等理论特质。文章认为,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应以是否增进公平正义作为根本准绳,以系统思维擘画社会建设的主体建构,以辩证思维剖析和考量社会建设遇到的风险、难题和困境,以基层作为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场域"与基本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生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以青年插队和早期的执政经历为实践基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与战略地位、中心任务与历史性转移、基本遵循与工作方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该论述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以治理现代化为先导,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全面发展乡村产业;以农村现代化为支撑,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面向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要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城乡经济循环,充分发挥“三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压舱石”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闫海潮  
习近平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何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哪些自己的事情、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重大问题。新时代“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有效应对“两个大局”的必然选择,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处理国际关系贡献中国智慧。当前,“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方向和重点,既包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包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对外开放。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智慧,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的战略定力和高度自信,为新时代“做好自己的事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程敏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改革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决策和明确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金融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金融风险这一重大关口;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其天职与宗旨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强调应与国外构建货币金融多层次大流通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始终要求坚持监管和创新并行,以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突出强调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正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牛楠森   李红恩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立场,对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定位、使命任务与发展方略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擘画,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体现为“五个突出”:突出“中国人”意识,突出“五育并举”,突出“公平而有质量”,突出“学校主体责任”,突出“家校社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基础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公平水平不断彰显、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投入水平大幅提高、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激发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自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聚焦党的领导,教育要有主心骨、有底气、有精神;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教育发展要有目标和根本遵循;聚焦民族复兴大任,教育需要持久动力和定力;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需要宏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竟辉  张婷婷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从价值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深化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理论创新价值;以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迫切需要的实践导向价值;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为重大契机的目标建构价值;以优化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体系为必然选择的话语引领价值。面对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不仅为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开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彬   张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对新征程上如何实现生产力水平上的更大突破与更大发展进行了新总结与新概括,形成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指明科学方向,也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理论支撑。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须遵循制定科学政策机制,领航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凝练产业需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的内涵要求,由此才能通过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强国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良艳  
针对我国面临的重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金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这些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建设金融强国这一核心要义,分析习近平关于金融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深化认识,为中国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健康稳定的金融发展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源泉和思想支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晓琰  扎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胆求索,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举措。新时代,对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进行系统研究,深刻领会挖掘其理论渊源、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对未来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全爽   乔惠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系统丰富、逻辑严密的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就生成逻辑而言,这一重要论述是在经济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萌芽、形成与发展的;就价值逻辑而言,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实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交融,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福祉;就实践逻辑而言,这一论述指出要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刻学习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有助于数字经济更好地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习近平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基于新时代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体来说,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统筹安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明确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透彻论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等,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