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9)
- 2023(6449)
- 2022(5395)
- 2021(4959)
- 2020(4050)
- 2019(8970)
- 2018(8968)
- 2017(16093)
- 2016(8225)
- 2015(9076)
- 2014(8498)
- 2013(8203)
- 2012(7791)
- 2011(7150)
- 2010(7353)
- 2009(6960)
- 2008(7092)
- 2007(6562)
- 2006(5709)
- 2005(5374)
- 学科
- 业(34398)
- 管理(33367)
- 济(32608)
- 经济(32569)
- 企(32307)
- 企业(32307)
- 技术(16447)
- 技术管理(11966)
- 方法(11853)
- 中国(11098)
- 财(9836)
- 业经(9811)
- 理论(9613)
- 学(8221)
- 数学(8057)
- 数学方法(7934)
- 农(7643)
- 制(7192)
- 银(6920)
- 银行(6914)
- 行(6642)
- 务(6558)
- 财务(6545)
- 财务管理(6539)
- 融(6532)
- 金融(6532)
- 和(6397)
- 教育(6349)
- 企业财务(6278)
- 策(5909)
- 机构
- 大学(121221)
- 学院(119311)
- 管理(50384)
- 济(50314)
- 经济(49305)
- 理学(43347)
- 理学院(42906)
- 管理学(42394)
- 管理学院(42143)
- 研究(38525)
- 中国(30020)
- 京(25763)
- 财(24625)
- 科学(21452)
- 财经(18892)
- 江(18658)
- 所(17980)
- 经(17103)
- 中心(17085)
- 北京(16654)
- 范(16390)
- 师范(16298)
- 研究所(15889)
- 经济学(15090)
- 州(14743)
- 商学(14558)
- 商学院(14407)
- 院(14085)
- 财经大学(14054)
- 经济学院(13254)
- 基金
- 项目(75267)
- 科学(62072)
- 研究(60049)
- 基金(54702)
- 家(46190)
- 国家(45735)
- 科学基金(41005)
- 社会(39502)
- 社会科(37368)
- 社会科学(37359)
- 省(30188)
- 基金项目(28719)
- 教育(27645)
- 划(24993)
- 自然(24637)
- 自然科(24121)
- 自然科学(24114)
- 编号(23895)
- 自然科学基金(23747)
- 创(23128)
- 创新(20330)
- 成果(20234)
- 资助(20035)
- 重点(16828)
- 课题(16731)
- 部(16616)
- 发(16255)
- 国家社会(16240)
- 制(15743)
- 项目编号(15726)
共检索到190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银银 贾淑品
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化解"种子危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与民生价值。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进行精准定位、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关联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地位,为突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提供了解决之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 科技创新 科技强国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新构成。分析研究了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重点探讨了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生成基础、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认为全球化时代,创新发展是应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垄断、保障和支撑国家全面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科技强国论、自主创新论、人民至上论、体制保障论和人才关键论,认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循,其实践价值在于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世界科技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竟辉 张婷婷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从价值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深化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理论创新价值;以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迫切需要的实践导向价值;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为重大契机的目标建构价值;以优化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体系为必然选择的话语引领价值。面对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不仅为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开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若扬 王树梅 梁伟军
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若扬 王树梅 梁伟军
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正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三农"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的价值意蕴:顺应新时代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诉求;践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确立新时代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擘画新时代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价值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价值指引。
关键词:
习近平 “三农” 农民主体地位 价值意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任重 徐志向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全球、现实的战略思维深图远虑的智慧结晶,内在规定了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战略定位,科学指明了重视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加快成果转化、勇于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科技的战略导向,具体涵盖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部署,深刻蕴含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以及务求实效的实践指向,为指导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明确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革命 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鹏 刘承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大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叠加,国外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科学的理论内涵与深刻的价值意蕴。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要求具体,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集中回答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靠谁、底线与目标是什么,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等问题,是新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指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什么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形成了涉及和涵盖“地位论”“主体论”“方向论”“本质论”“特征论”“基础论”“动力论”“导向论”等多个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理论渊源、实践经验、文化传承和现实依据,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知灼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业的“基本遵循”、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的“科学指南”和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智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钰航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一系列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布权 尚琦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规范与引导资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围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资本设立‘红绿灯’”“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以及“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资本理论的创造性探索,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发展新路径。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遵循资本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科学地引导好、规范和利用好各类资本。
关键词:
习近平 资本 规范 利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杨洋 李哲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创新发展”为首的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大理论创新,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战略。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与安全中的作用日益上升,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学科背景等局限,现有文献在“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分析、体系化构建、重大理论创新性研究、实践价值研究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需在综合性时代背景分析、逻辑清晰的体系化架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实践价值分析、生产力布局与新型举国体制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科技 创新 经济学 哲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内政治文化 话语创新 文化思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苏燕 武志勇
习近平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习近平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习近平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进行梳理,归纳出习近平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认识观、时代意义观、人民福祉观、战略部署观:基础认识观从新要素、新基础、新动能、新空间、新文明、新治理六个方面准确阐释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时代意义观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三方面明确了数字经济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人民福祉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明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依靠力量;战略部署观展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应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支撑体系、治理体系进行全方位布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内政治文化 话语创新 文化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