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0)
2023(15198)
2022(13314)
2021(12879)
2020(10728)
2019(25113)
2018(25000)
2017(48965)
2016(26566)
2015(29923)
2014(30096)
2013(30024)
2012(28214)
2011(25975)
2010(26176)
2009(24533)
2008(24246)
2007(21603)
2006(19546)
2005(18052)
作者
(76496)
(63090)
(62711)
(60200)
(40575)
(30085)
(28747)
(24646)
(24035)
(23007)
(21458)
(21366)
(20428)
(20185)
(19662)
(19495)
(18790)
(18293)
(18261)
(18076)
(15954)
(15494)
(15175)
(14441)
(14218)
(14192)
(14013)
(13777)
(12700)
(12408)
学科
(111747)
经济(111614)
管理(77802)
(73933)
(60277)
企业(60277)
方法(49913)
数学(43316)
数学方法(42863)
中国(34995)
(31113)
(30126)
(25968)
贸易(25953)
(25381)
(23658)
业经(23120)
(22606)
地方(20101)
(19921)
银行(19889)
农业(19481)
(19131)
(18477)
金融(18475)
(18041)
财务(17968)
财务管理(17929)
理论(17845)
(17389)
机构
大学(394330)
学院(388358)
(167850)
经济(164464)
管理(151700)
研究(135194)
理学(129484)
理学院(128076)
管理学(126230)
管理学院(125511)
中国(104762)
(85262)
(80944)
科学(77782)
(67922)
财经(63685)
研究所(60972)
中心(59291)
(57860)
(56581)
北京(55609)
(55377)
(52439)
师范(52111)
经济学(51755)
业大(50899)
(48185)
财经大学(47183)
经济学院(46610)
(45933)
基金
项目(247108)
科学(195074)
研究(186701)
基金(180866)
(155434)
国家(154138)
科学基金(131930)
社会(118834)
社会科(112670)
社会科学(112642)
基金项目(94531)
(91730)
教育(85711)
自然(82930)
自然科(80932)
自然科学(80912)
自然科学基金(79466)
(78518)
编号(76455)
资助(76029)
成果(64978)
(57326)
重点(54709)
课题(52682)
(52503)
(50268)
教育部(49822)
国家社会(48936)
人文(48109)
项目编号(47250)
期刊
(189134)
经济(189134)
研究(129750)
中国(73407)
(60372)
管理(57108)
学报(55979)
科学(52651)
(50588)
教育(45508)
大学(43333)
学学(40017)
(39982)
金融(39982)
农业(34845)
财经(32857)
技术(32310)
经济研究(30820)
业经(28407)
(28164)
问题(25743)
(24445)
图书(22129)
国际(21753)
理论(20049)
技术经济(19830)
世界(18488)
现代(17944)
实践(17847)
(17847)
共检索到597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瑾  
习近平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他系统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依靠什么"走出去"?走到哪里去?如何"走进去"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十四五"数字技术改变世界,新冠疫情大流行改变未来国际生产体系,投资保护主义、国际投资规则重塑等新挑战,学习习近平关于对外投资的重要论述,正确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政府与市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竞争与合作、经济交流与人文交流、义与利、走出去与外援、发展与安全等十大关系,对谋划"十四五"我国"走出去"的重大思路和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洪群联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我国三次产业中增加值占比最高、吸纳就业最多、利用外资最大的行业,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创新更加活跃、结构更加协调、发展更加绿色集约、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就业"主渠道"功能显著,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但服务业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偏低、现代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对制造强国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还不充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逻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基点,以改革开放为关键举措,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消费满意度,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君  张震  
本文以一般性的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为模板,改进OLI折衷模型,引入"母国约束",在总结中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潜在的动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然后,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政策措施,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据此设定若干假设并一一进行了验证。同时,从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出发,分析了中国对外投资的政策因素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于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20年来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与中国海外投资起步相结合,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化为中国竞争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战略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特点,提出中国应在吸收外资的基础上,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十五"计划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后,我国理论界就"走出去"的有关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走出去"的战略意义、"走出去"的条件、"走出去"主体、产业、产品、区位、道路、方式的选择、"走出去"的制障以及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既有强调战略性、注重对中国国情的探讨等优点,也存在缺乏战术探讨、缺乏系统性等不足。有关"走出去"问题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美林  张利敏  
"十三五"期间,河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四个一批"汇聚创新资源,推进"四个融合"开展协同创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了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然而,基础研究投入较小、创新主体实力不强、创新载体平台较弱等突出短板,使河南推动创新发展面临"低端锁定"、东部发达地区"虹吸效应"和中部省份本地"黏性效应"、市场主体创新压力大等挑战。"十四五"时期,河南应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产业链创新链提质升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壮大创新主体,梯次培优做强创新引领型企业群体;集聚科技人才,培育引进一流创新型人才团队;优化创新布局,推动区域间重大创新载体协同联动发展强化;强化协同创新,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高质量推动创新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常娥  卜海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企业选择怎样的路径才能不仅“走出去”,而且走得好,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主要有国际市场拓展、境外加工贸易、跨国并购、境外研究开发、海外资源开发、工业小区建设等模式。企业选择和确定“走出去”的路径,必须在平稳渐进的扩张基础上,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环境调查和准确的商情分析,同时准确定位企业“走出去”的目标。政府应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和引导企业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走出去”的路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书博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迅猛,需要配套税收政策的扶持。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在促进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与企业的现实需求还有差距。本文对如何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促进企业"走出去"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果  刘文纲  
从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发展要求看,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中还存在不少制约企业“走出去”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更为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改进我国“走出去”政策体系不仅要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考虑,更应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思考,还应从我国转轨的现实出发。我国政府应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时机,用全球化的视野和市场化的观念,从统一管制、增强服务功能、提供保护保障等三个方面入手,改进和完善“走出去”战略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光  张晨  张芸  
本文对中国现行农业"走出去"涉及税收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涉税类别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关税、所得税及相关税收协定等,除适用全国的税收政策外,支持农业"走出去"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可见于特定项目、特定省份、特定区域下的税收政策之中。这些税收条款多是零星散布于某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支持范围和力度都还不够,建议建立完善适用中国农业"走出去"税收优惠政策,以深化中国农业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曼青  柴林涛  
科技型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植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如华为、中兴、海尔、联想、京东方等科技型跨国公司。但从总体上看,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谢建国  
通过建立一个企业的出口与投资决策模型,文章研究了企业出口与投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对影响制造业对外投资倾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对高工资水平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对其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内企业更倾向于出口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东道国的实际收入水平与研发水平对企业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并不显著,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并没有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认为,在缺乏其他特定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促进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还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波  郑少锋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走出去"既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种业面临着"走出去"步伐加速但市场份额占有量少,目标国逐渐扩大但集中度高,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但海外保护力度有限等现状;然后运用海关、国际种子联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种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花卉种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蔬菜种子竞争力开始凸显,农作物种子竞争力虽然不强但递增趋势明显。最后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注重种业人才培养、加大优惠支持力度、完善信息平台服务等增强中国种业"走出去"竞争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进入转型期。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新变化,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是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