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1)
- 2023(5267)
- 2022(4926)
- 2021(4732)
- 2020(4107)
- 2019(10221)
- 2018(9894)
- 2017(18141)
- 2016(10188)
- 2015(11873)
- 2014(12404)
- 2013(12425)
- 2012(11927)
- 2011(10969)
- 2010(11051)
- 2009(10628)
- 2008(10835)
- 2007(9595)
- 2006(8131)
- 2005(7435)
- 学科
- 济(45584)
- 经济(45546)
- 管理(26251)
- 业(25936)
- 方法(23423)
- 数学(20993)
- 数学方法(20821)
- 企(20139)
- 企业(20139)
- 农(12551)
- 中国(12175)
- 财(11428)
- 学(10261)
- 贸(9554)
- 贸易(9553)
- 易(9273)
- 地方(8737)
- 农业(8109)
- 业经(7956)
- 制(7739)
- 和(7304)
- 务(6811)
- 财务(6797)
- 财务管理(6773)
- 银(6567)
- 银行(6546)
- 融(6487)
- 金融(6485)
- 理论(6437)
- 企业财务(6372)
- 机构
- 大学(153405)
- 学院(150760)
- 济(63661)
- 经济(62302)
- 管理(56487)
- 研究(53982)
- 理学(48297)
- 理学院(47656)
- 管理学(46807)
- 管理学院(46503)
- 中国(40918)
- 科学(33555)
- 京(32900)
- 农(28896)
- 财(28794)
- 所(28340)
- 研究所(25790)
- 中心(25197)
- 业大(23753)
- 江(23128)
- 农业(22973)
- 财经(22722)
- 北京(20954)
- 范(20941)
- 师范(20743)
- 经(20568)
- 经济学(19722)
- 院(18678)
- 州(18139)
- 经济学院(17901)
- 基金
- 项目(96989)
- 科学(74953)
- 研究(70262)
- 基金(69318)
- 家(60518)
- 国家(60003)
- 科学基金(50068)
- 社会(43283)
- 社会科(40892)
- 社会科学(40874)
- 省(37658)
- 基金项目(36873)
- 教育(32942)
- 划(32310)
- 自然(32186)
- 自然科(31384)
- 自然科学(31372)
- 自然科学基金(30812)
- 编号(29581)
- 资助(28742)
- 成果(24864)
- 重点(22287)
- 部(22168)
- 发(21040)
- 课题(20032)
- 创(19620)
- 科研(19080)
- 教育部(18716)
- 大学(18438)
- 创新(18407)
共检索到229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娟
政治演说不同于其他演讲语篇,其主要特征在于它包含了演说者的意识形态倾向。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指出,隐喻建构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具有普遍性和无意识性。文章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作为语料,主要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三则概念隐喻,即"旅程隐喻""汽车隐喻"和"潜水艇隐喻",试图分析演说者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建构话语,通俗地传达其政策理念。
关键词:
APEC 政治演说 概念隐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芝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相似的"愤怒"概念隐喻,每种概念隐喻下都有很多相似的习语隐喻性表达,而且每种概念隐喻下的隐喻性表达大量地使用不同的习语。出现"愤怒"情感概念隐喻及其表达方式异同的原因是由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引起的。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愤怒”概念隐喻 对比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芝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相似的"恐惧"概念隐喻,每种概念隐喻下都有很多相似的习语隐喻性表达,而且每种概念隐喻下的隐喻性表达大量地使用不同的习语。出现"恐惧"情感概念隐喻及其表达方式异同的原因是由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引起的。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恐惧”概念隐喻 对比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远芸
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词汇量的扩大。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和人类的认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外语词汇学习找到了依据;其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供以下启示: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词汇教学 隐喻性词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良斌 李雪
本文选取了习近平主席2014和2015年在国际场合发表的关于经济类主题的六篇演讲作为语料,运用MIP隐喻识别方法,从语篇中识别出12种概念隐喻类型,并引入文化维度对其中的"耕种隐喻"、"疾病隐喻"和"引擎隐喻"进行了分析解读。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中医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构建着我们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习主席演讲中大量使用"耕种隐喻"和"疾病隐喻"探讨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问题;而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本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引擎"概念也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经验知识领域,也被用来理解和建构经济等抽象概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芝
英语习语教学一直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为习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习语是有理据的,而非任意的。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习语教学是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
概念隐喻 习语教学 习语理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亚军 孙丽辉
本研究从品牌、名牌到其生态学含义的阐释,通过综合回顾名牌群落概念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名牌群落的演化过程。进而采用生态隐喻的方法将名牌群落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由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组成的名牌群体,这些名牌群体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彼此聚集。
关键词:
名牌种群 名牌群落 演化 生态隐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芃方
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亚洲各国政治经贸高层次论坛,每年定期在我国海南博鳌举行,每届论坛都有一个新的主题,大多与亚洲经济发展以及世界和平相关。根据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核心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应由整体翻译目的决定。为了更好地做好外宣材料翻译工作,从目的论视角对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词翻译策略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外宣材料翻译时,译者应牢记目的论翻译原则,以满足目的语受众的预期需求为准则,有效推介中国政府的立场,将中国政府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传递给世界。
关键词:
目的论 博鳌亚洲论坛 外宣材料翻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红霞 龚文静
批评性话语分析通过语言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是分析公共语篇的有效方法。运用该理论,从分类系统、及物系统、人称系统和情态系统等4个方面,对2014年奥巴马在北京APEC工商峰会上的演讲进行分析,挖掘语言背后折射的权力控制和意识形态等深层含义,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人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丹群
[目的 /意义]对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进行回顾和展望。[方法/过程]运用隐喻思维方法,以"科学睡美人"和第二代期刊评价指标(EF和SJR)的创设为例,对引文分析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说明;同时,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分析,提出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未来引文分析研究中来,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引文生态学,并就若干重要研究议题进行简要说明。[结果 /结论]隐喻思维方法在学术研究及方法论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引文生态学的提出对引文分析领域的理论完善和应用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隐喻思维 引文分析 引文生态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关键词:
隐喻 逻辑 类比 教育研究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建鑫
超越概念隐喻的学科生态系统研究,应当统筹学科组织发展的生态规律和社会价值,以期实现公众利益与组织效率的最大化。学科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由学科组织、组织种群、学科群落等要素构成的组织生态子系统,还包括由知识共享、获取、内化、创新等活动构成的知识生态子系统,两大子系统的协同耦合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认为要培育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就必须从开放度和关联度两个维度探寻学科系统演化的可能路径。比较而言,首先优化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将学科组织独立生长阶段过渡到学科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阶段,然后侧重解决学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毅 万开如
情态隐喻是政治人士配置情态意义、对情态责任进行编码的常用手段,用以体现话语中复杂的语义内涵,与听众建立人际关系并对其进行引导劝说,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关键词:
人际功能 情态隐喻 奥巴马演说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银平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的。对空间维度词"长、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空间维度词"长、短"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声音域、评价域以及程度域。
关键词:
空间维度词 长 短 认知隐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华平
古汉语中有一类同义词本义不同而引申义相同或相近,如"愚-昧""浅-陋""回-复"等。这类同义词是在隐喻思维基础上构成的,可称为隐喻同义词。其有单向和双向两种类型,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两词表现的概念必须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体现在词义上就是具有相同的元义素;第二,必须有触发隐喻投射的动因,可以是语言内部的,如意义的相通相近、语音相同相近,也可以是语言外部的,如因语义空白而引起的词义引申、特殊的语用目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