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6)
2023(4806)
2022(4091)
2021(3938)
2020(3185)
2019(7111)
2018(7004)
2017(13665)
2016(7839)
2015(8619)
2014(8683)
2013(8503)
2012(8223)
2011(7636)
2010(7956)
2009(7461)
2008(7374)
2007(6772)
2006(6288)
2005(5761)
作者
(23398)
(19611)
(19461)
(18680)
(12544)
(9295)
(8904)
(7729)
(7335)
(7233)
(6631)
(6517)
(6440)
(6381)
(6356)
(6069)
(5997)
(5800)
(5694)
(5625)
(4981)
(4895)
(4668)
(4525)
(4501)
(4373)
(4366)
(4313)
(4033)
(3989)
学科
(26449)
经济(26423)
管理(24913)
(20809)
(15909)
企业(15909)
(10698)
中国(8519)
方法(8237)
(7999)
(7804)
地方(7673)
数学(7005)
资源(6981)
农业(6963)
(6868)
数学方法(6849)
环境(6529)
(6471)
及其(6222)
业经(6211)
(5982)
贸易(5979)
(5844)
(5718)
政策(5340)
(4982)
银行(4975)
(4907)
(4830)
机构
学院(111246)
大学(108297)
(43991)
经济(42767)
研究(42025)
管理(41835)
理学(34563)
理学院(34160)
管理学(33604)
管理学院(33380)
中国(33025)
科学(26607)
(23716)
(22768)
(22080)
研究所(20586)
(20432)
中心(19483)
(18408)
财经(16170)
农业(15988)
(15846)
业大(15823)
师范(15709)
北京(15580)
(15372)
(15175)
(14793)
(14522)
科学院(13191)
基金
项目(71115)
科学(55233)
研究(53722)
基金(49265)
(43317)
国家(42897)
科学基金(35744)
社会(31794)
社会科(30046)
社会科学(30038)
(28669)
基金项目(25143)
(24199)
教育(23747)
自然(23364)
编号(23296)
自然科(22535)
自然科学(22526)
自然科学基金(22121)
资助(21111)
成果(19953)
(16807)
课题(16600)
重点(16317)
(15609)
(14038)
(13980)
项目编号(13408)
(13348)
发展(13333)
期刊
(54213)
经济(54213)
研究(33599)
中国(25721)
(18699)
学报(17016)
科学(15726)
(15434)
管理(15307)
教育(13351)
(13047)
金融(13047)
农业(12884)
大学(11611)
学学(10624)
业经(9526)
技术(8866)
资源(8511)
经济研究(7899)
图书(7859)
财经(7400)
(6803)
问题(6789)
(6399)
(6282)
书馆(5732)
图书馆(5732)
(5530)
国际(5489)
(5465)
共检索到17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杨光辉  刘定明  黎良  王雪  张智  刘焕章  
基于2013-2017年野外调查数据,对习水河流域的鱼类组成、群聚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习水河鱼类资源丰富,共分布有鱼类77种,隶属于5目18科57属,其中包括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7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鱼类和16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类组成整体表现出以鲤形目鲤科占明显优势,鲇形目鲿科占较大比重的特点。鱼类群聚结构随河流梯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上中游以宽鳍鱲(Zacco platyp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等喜急流性鱼类为主要优势种类,而下游合江县江段以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大鳍鳠(Hemibagrus macropterus)和黄颡鱼(P.fulvidraco)等适应缓流或静水环境的鱼类为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峰  姚维志  邓华堂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于2011和2012年的5-6月,2010和2011年的10-11月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共监测129船次,统计渔获物393.8 kg,生物学测定11 569尾,共采集鱼类68种,隶属于5目13科。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光泽黄颡鱼(Peltevbagrus nitidus)、瓦氏黄颡鱼(Peltevbagrus vachellii)、鲇(Silurus asotus)、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苏德学  杨艳  叶尚明  呼德拉提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 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飞  张富斌  常涛  林鹏程  刘焕章  
根据2016~2018年任河上游4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地区的鱼类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和群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18个调查样点共采集鱼类36种,其中土著鱼类34种,外来鱼类2种。34种土著鱼类隶属于3目9科30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1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有汉水扁尾薄鳅(Leptobotia hansuiensis)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 2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VU)鱼类有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 3种。尖头大吻鱥(Phoxinus oxycephalus)、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峨眉后平鳅等小型山溪急流性鱼类在调查水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是鱼类群聚中的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任河上游鱼类资源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缩小和小型化趋势加剧等。为促进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议严格控制水电开发强度、加强渔政管理和实施生态修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缓缓  曾燏  
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22尾,隶属2目3科9种。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占鱼类种数55.56%),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两个区系组成,兼有少数东亚类群及北方冷水性鱼类分布;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无明显变化;洛氏(Phoxinus lagowski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渔获物总数的60.13%、36.50%;鱼类小型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濒危状况;从适温性、栖息水层、食性等角度可将该保护区的鱼类划分为不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志  龚云  董纯  唐会元  乔晔  
为了解白鹤滩蓄水运行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现状、受到的主要威胁及其保护措施,于2014年1~12月在黑水河下游干支流江段采用电捕法进行了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12个月共调查发现鱼类28种,隶属于3目8科23属,其中喜流水生境、产粘沉性卵、以着生藻类或/和底栖动物为食物的鱼类种类较多;调查区域鱼类个体规格普遍较小,其中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gatus、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和凹尾拟鲿Pseudobagrus emarginatus为调查区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渔获物结构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R=0.81,p=0.1%<0.05),鱼类在金沙江干流和黑水河下游之间的相互迁徙比较明显;CPUE呈现先波动下降然后逐月上升的趋势,其中10月份的CPUE最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2014年各月的渔获物结构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黑水河下游河道采砂以及过度捕捞是白鹤滩蓄水前影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采砂的江段、采砂的时间以及全面禁捕保护该区域的鱼类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根松  张启翔  
通过对安徽省的实地走访调查,掌握了目前安徽古梅资源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生长状况、开发利用前景,分析了安徽古梅存在的问题,并从普查力度、资金投入、宣传力度、科学保护以及合理开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剑  赖见生  杜军  刘光迅  赵刚  林珏  吴明森  刘亚  
2007年9~10月对林芝地区主要是林芝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515号18种,隶属2目3科12属。其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复合体为主,裂腹鱼类为优势类群,这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鱼类组成特点相一致,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锋  赵先富  赵进勇  李敏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鱼类资源丰富,然而至1972年调查以来,尚未有全面的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对瓯江干流从上游查田镇至下游海口镇的5个采样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鱼类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1 246尾,隶属于5目14科46属60种。相比1972年调查结果,有34种未采集到,其中包括列入中国濒危动物数据库的4种:中华鲟、鲥、香鱼、花鳗鲡;本次调查结果较1972年调查新增19种,其中外来鱼类2种:莫桑比克罗非鱼、大口黑鲈。在对5个采样点的鱼类组成、群落相似度、优势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等进行分析后,发现瓯江上游鱼类种类以流水性鱼类为主,且生物多样性较高;中下游鱼类种类组成以静水性鱼类为主,且生物多样性较低。本...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允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建禄  边坤  靳铁治  苟妮娜  沈红保  张军燕  王开锋  丁桥周  
为了解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分别于2014年4、8、11月调查了黑河库区和上游水源地流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调查共发现鱼类3目5科14属15种。其中鲤形目2科11属12种,占总种数80%;鲇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数13.3%;鲑形目1科1属1种,占总种数6.7%。流域内优势种鱼类有拉氏(Phoxinus lagowskii)和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稀有种有中华鳑鲏(ro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oodeus ocellatu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黑河库区(海拔549 m)鱼类物种多样性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中粦  
我国鱼类生态学和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邓中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鱼类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鱼类个体、种群或群落,内容包括个体生物学和种群动态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个体生物学研究着重于鱼类的年龄、生长、繁殖、发育、摄食、洄游(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金红  
本文对河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人才结构性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城乡就业差异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及缺乏制度保障是河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文中根据河北沿海地区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望枝  刘芳  
红色文献资源是红色精神的有力见证、有形载体和历史教科书,是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红色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但当前红色文献资源保护利用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损毁严重、利用不当等现象普遍,红色文献保护和传承成为严峻的课题。本文调研红色文献资源传承利用及立法保护情况,提出红色文献保护利用的思考及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海龙  朱洪云  刘海平  芮亚培  
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动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发展重要的基因库。本文通过对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特点、保存状况、相关法规与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常见动物在遗传资源保护上采取的措施几个方面梳理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找出西藏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西藏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