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3)
2023(18344)
2022(16068)
2021(15024)
2020(12787)
2019(29697)
2018(29610)
2017(57189)
2016(31275)
2015(35260)
2014(35519)
2013(35071)
2012(32165)
2011(28935)
2010(28936)
2009(26755)
2008(26694)
2007(23766)
2006(20424)
2005(18198)
作者
(91280)
(76346)
(75895)
(72584)
(48516)
(36690)
(34673)
(29951)
(28821)
(27272)
(25845)
(25658)
(24261)
(24045)
(23630)
(23612)
(23434)
(22668)
(21885)
(21881)
(18903)
(18673)
(18580)
(17296)
(17056)
(17040)
(16924)
(16904)
(15590)
(15185)
学科
(122649)
经济(122482)
管理(94461)
(88354)
(74515)
企业(74515)
方法(59862)
数学(52085)
数学方法(51366)
(35841)
(32761)
中国(31008)
(27891)
业经(27394)
(26812)
(23135)
地方(23086)
财务(23044)
财务管理(22992)
(22074)
贸易(22067)
企业财务(21819)
农业(21533)
(21429)
理论(20855)
(19995)
银行(19932)
(19469)
技术(19247)
(18864)
机构
大学(449077)
学院(446252)
管理(175383)
(174935)
经济(171011)
理学(152159)
理学院(150452)
管理学(147524)
管理学院(146721)
研究(145856)
中国(109017)
(94945)
科学(92564)
(83554)
(75633)
(74031)
业大(69218)
中心(67463)
研究所(67425)
财经(66587)
(66200)
(60377)
北京(59527)
农业(59483)
(58048)
师范(57436)
(53139)
(52880)
经济学(52836)
财经大学(49518)
基金
项目(304752)
科学(238950)
基金(221474)
研究(218996)
(193568)
国家(191999)
科学基金(164680)
社会(136684)
社会科(129488)
社会科学(129451)
(119376)
基金项目(117610)
自然(109295)
自然科(106738)
自然科学(106705)
自然科学基金(104777)
教育(101715)
(100528)
资助(91822)
编号(89358)
成果(72658)
重点(68149)
(67269)
(63381)
(62792)
课题(61140)
科研(59006)
创新(58684)
教育部(57476)
大学(57054)
期刊
(188071)
经济(188071)
研究(127065)
中国(84134)
学报(74792)
(67745)
科学(66741)
(66526)
管理(63055)
大学(56396)
学学(53098)
教育(47875)
农业(45988)
技术(39265)
(37561)
金融(37561)
财经(32719)
业经(30801)
经济研究(29617)
(27901)
问题(24586)
(23799)
图书(23432)
(22315)
技术经济(21644)
理论(21508)
科技(20980)
统计(20633)
实践(19627)
(19627)
共检索到64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超民  陆增辉  李朋波  
文章将员工频繁、随意性离职的现象定义为习惯性离职,对离职现状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对于习惯性离职现象形成的机制尚缺乏系统的解释,因此使用扎根理论尝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序贯访谈法对26例习惯性离职人员进行访谈,构建了习惯性离职机制模型,发现习惯性离职的过程由事件刺激、辞职阈值、岗位吸引力、经济压力、在职时间、重新上岗难度、择业理性和企业审查八个因素决定,拓展了现有研究,在对习惯性离职机制模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招聘阶段加强匹配性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情绪管理、努力提升企业安全感、改变企业激励机制共四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梁渊  李季鹏  鲁梦宇  
区域刻板印象会影响区域间人、财、物的交流。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区域认知资源是影响区域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少有学者探索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区域认知资源、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影响下的区域刻板印象形成模型,通过对229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对访谈中形成的24 954条语句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区域认知资源、认知表征以及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认知资源只是影响了人们区域认知表征的形式。但由于缺乏固定性和明确性,认知表征形式只是区域刻板印象的胚芽;区域认知表征形式只有在人们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强化的方式对认知环境反复再确认后才能形成区域刻板印象。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区域认知资源不是消除区域刻板印象的唯一路径,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让人们每一次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强化都能获得认知环境的积极确认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超民  罗文豪  张锦飞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35名电子游戏玩家的访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构建电子游戏激励机制模型(TPR),研究电子游戏对游戏者的激励机制。研究结论显示电子游戏的激励来源于其在目标、过程及奖励3方面共19个范畴设定的综合效果。最后依据电子游戏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人才激励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宏宇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习惯使用重要性水平作为重要性的标准,并将重要性水平的量化标准等同于允许财务报告错报金额。这种表述与审计重要性概念中的重要性含义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对这种不一致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庆宏  王艺娜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具有正式雇佣关系的员工个体,但实践发现,曾在特定组织内工作但已解除雇佣关系的离职员工仍可能通过人际关系、信息交换等方式对原组织业务、品牌声誉产生积极影响,此类行为可概括为离职员工积极行为。收集知名网络论坛等公开二手资料,构建离职员工影响原组织积极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深度访谈25名拥有离职经历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在验证和深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识别出5个主因素:关系建设与维系、个体因素、利益感知、原组织客观因素、行为边界条件,按作用程度将其划分为有促进作用的激励因素和仅能消除负面作用的保健因素,可为离职员工与组织关系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超民  陆增辉  
当前有关我国小微企业提供社会责任缺失产品的报道屡见不鲜,文章使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4例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发现小微企业提供社会责任缺失产品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法律漏洞、信仰缺失和道德失范,并提出了引导和鼓励小微企业使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执法部门对小微企业持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大众以信仰形成他律约束、国家层面构建有效指导人们生活的新道德规范等改善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春梅  叶登楠  李华强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电子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微博数据,结合PADM理论、应对行为理论,构建了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模型揭示了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认知受伤害属性、信息源、信息渠道和事件响应的影响,并受企业特征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认知的结果形成感知和判断,包括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和行为感知;进而通过行为决策过程,采取问题聚焦应对和情绪聚焦应对。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提高风险沟通效果、优化危机响应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云祥  
从习惯性思维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习惯性思维的应用表征,探讨了克服习惯性思维影响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勇  
通过对我国208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我国企业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国外适应性绩效形成机制的研究相比,均涵盖了员工个人、领导、团队、组织和工作特征的多层面立体模型;其作用机制与国外研究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均包括有利于个人的组织决策、组织效能、员工潜能开发和未来发展三个变量,不同之处在于数据显示我国的适应性绩效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个体、团队和组织不同层面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琳莉  黄好钦  张俊飚  罗云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湖北省102户稻农50余万字深度访谈资料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分析,探究稻农低碳生产行为的有效干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宣传推广教育+低碳情境变革"双路径通过影响稻农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生产实施成本和社会环境因素,实现对其低碳生产行为的有效干预。前者属于信息型干预策略,能够提供低碳生产信息、教育和榜样示范等内容,旨在改变稻农低碳生产认知和规范;后者属于结构型干预策略,能够提供经济激励、土地流转、低碳标识和市场监管等内容,旨在改变稻农低碳生产行为决策的情境。因此,应重视低碳农业宣传教育,培育低碳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低碳农业补贴机制,加快建立低碳产品标识,进而实现农业低碳化转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杰长  齐飞  
基于服务经济时代来临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将习惯性偏好与人口结构两个变量引入服务消费函数。在利用跨省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习惯性偏好和人口结构都是影响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变量;习惯性偏好对服务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结构变量中,少年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服务消费呈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抚养比和男女性别比皆与服务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建议从健全社会保障、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消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元坤  张倩  祝振兵  张龙  
当前追随力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中个体追随,而忽视了对团队追随的探索。基于实践的观察及理论发展的趋势,相对于个体追随,工作中的团队追随具有更高的研究及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团队追随的概念,并从工作团队视角,基于扎根理论深入探究了团队追随的内涵和结构,发现其包含团队任务导向和人际促进导向两个维度,前者指团队追随是一种积极的角色内行为,后者指团队追随包含了团队成员与领导者的情感交流。在维度确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团队追随归类模型和团队追随形成路径模型。最后,对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团队追随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瑞  王卓甫  丁继勇  
从项目增值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中获取的资料以及相关数据,发掘出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中的29项影响因素,分为外在社会经济环境、项目参与方特征和工程自身特征三大类别,构建工程项目交易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研究表明,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业主是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体,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起核心作用;项目自身特征是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外在社会经济发展是引导业主方进行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要驱动力。而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增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红丹  彭正龙  
探索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得出了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大类属:个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个体因素在客体因素或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或调节作用;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交互效应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