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1)
- 2023(8505)
- 2022(7161)
- 2021(6573)
- 2020(5433)
- 2019(12174)
- 2018(12137)
- 2017(22868)
- 2016(12732)
- 2015(14090)
- 2014(14605)
- 2013(13857)
- 2012(12807)
- 2011(11572)
- 2010(11732)
- 2009(10848)
- 2008(11014)
- 2007(10304)
- 2006(8934)
- 2005(8449)
- 学科
- 管理(43883)
- 济(43450)
- 经济(43358)
- 业(38784)
- 企(34011)
- 企业(34011)
- 财(17282)
- 方法(16956)
- 制(15955)
- 数学(13737)
- 数学方法(13538)
- 中国(12560)
- 农(12269)
- 业经(11779)
- 务(11165)
- 财务(11135)
- 财务管理(11097)
- 体(10873)
- 企业财务(10588)
- 学(10218)
- 银(9986)
- 银行(9971)
- 行(9475)
- 理论(9334)
- 体制(9168)
- 融(9121)
- 金融(9118)
- 技术(8566)
- 农业(7765)
- 贸(7725)
- 机构
- 学院(181324)
- 大学(180782)
- 济(69550)
- 经济(67804)
- 管理(65900)
- 研究(59013)
- 理学(55956)
- 理学院(55228)
- 管理学(54179)
- 管理学院(53826)
- 中国(45795)
- 财(38779)
- 京(37805)
- 科学(35691)
- 所(30098)
- 江(29758)
- 财经(29477)
- 农(28717)
- 中心(27401)
- 研究所(26626)
- 经(26549)
- 业大(25281)
- 范(23794)
- 州(23660)
- 北京(23522)
- 师范(23512)
- 农业(22281)
- 财经大学(21823)
- 经济学(21812)
- 院(21324)
- 基金
- 项目(115554)
- 科学(91299)
- 研究(86061)
- 基金(83819)
- 家(72817)
- 国家(72165)
- 科学基金(62113)
- 社会(54664)
- 社会科(51677)
- 社会科学(51665)
- 省(45651)
- 基金项目(43821)
- 教育(41238)
- 自然(39723)
- 自然科(38828)
- 自然科学(38817)
- 自然科学基金(38160)
- 划(37977)
- 编号(35106)
- 资助(33837)
- 成果(30270)
- 制(27000)
- 重点(26308)
- 部(26017)
- 课题(25284)
- 性(24698)
- 创(24601)
- 发(23675)
- 创新(22950)
- 教育部(22665)
共检索到282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鉴忠 宋君卿
人们越来越富有,为什么却未能越来越快乐?企业员工普遍乐观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工作绩效和组织效能。习得性乐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习得性乐观形成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否做到凡事正面思维。正面思维主要表现在"语言模式、注意的内容、理性性质和思维风格"四个方面,并由此构成了习得性乐观生成的四种心理机制,即"成长式框架积极语言模式、选择性注意正面信息、理性信念、乐观解释风格"。未来的研究应将习得性乐观正面思维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开展系列实证研究,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鉴忠 宋君卿
人们越来越富有,为什么却未能越来越快乐?企业员工普遍乐观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工作绩效和组织效能。习得性乐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习得性乐观形成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否做到凡事正面思维。正面思维主要表现在"语言模式、注意的内容、理性性质和思维风格"四个方面,并由此构成了习得性乐观生成的四种心理机制,即"成长式框架积极语言模式、选择性注意正面信息、理性信念、乐观解释风格"。未来的研究应将习得性乐观正面思维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开展系列实证研究,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佳
Web3.0时代在线品牌社群的结群机制和互动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理论和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以6个典型案例为样本,综合使用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消费者加入在线品牌社群并形成品牌忠诚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发掘出"成员非交互式参与"、"感知价值缺失"、"互动"、"社群社会资本"、"社群与品牌认同"、"品牌忠诚"六个范畴及其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生成、构成及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型。发现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遵循二元生成路径,通过社群认同、品牌认同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品牌忠诚,并受到成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佳
Web3.0时代在线品牌社群的结群机制和互动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理论和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以6个典型案例为样本,综合使用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消费者加入在线品牌社群并形成品牌忠诚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发掘出"成员非交互式参与"、"感知价值缺失"、"互动"、"社群社会资本"、"社群与品牌认同"、"品牌忠诚"六个范畴及其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生成、构成及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型。发现在线品牌社群社会资本遵循二元生成路径,通过社群认同、品牌认同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品牌忠诚,并受到成员社群涉入度、感知社群-品牌契合度等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玲
在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语言学界的学者一直试图打破这一困境,尝试利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指导教学实践。虽然研究者一致认为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可以校验理论并指导语言教学,但
关键词:
语言教学 二语习得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昊民 HUYNH Tuan-quy 马君
本文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视角,以长三角地区42家企业283名员工为样本,系统探讨了习得性无助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习得性无助与员工创造力负相关;(2)习得性无助与员工内在动机负相关;(3)习得性无助通过内在动机中介效应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4)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关系;(5)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员工内在动机的负向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管理实践启示以及对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彦 郭艳虹 张丽超
"注意"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概念。"隐性注意"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心理认知机制。"隐性注意"机制对隐性学习的效率控制值得探究。本文从"隐性注意"机制入手,探讨其对二语习得策略的直观理解力的影响,关注语言教学中隐性学习的研究,充分认识、发挥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启示作用,极大提高二语习得成效。
关键词:
隐性注意 隐性学习 二语习得 策略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通过学习后天形成的,表现出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无济于事、无可奈何和无动于衷的消极心理状态与行为倾向。本文对90后职校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心理问题、特征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有效引导职校生习得性无助群体的积极职业教育策略: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目标,进行积极的教育期待和理性评价,训练积极的归因倾向和学习策略,增强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成功体验,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和人际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钦太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育心与育德“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德心共育+校院联动+多方协作”三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春林 刘丽丽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与生成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取H大学C学科进行探索性研究,引入组织生命周期等理论探讨其发展演进历程,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多种理论探究演进特征并将其总结为: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采取适宜战略引领学科成长、构建知识网络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助力学科成长、优化机制有效治理知识网络保障学科成长,最后提出了基于"环境-战略-要素-结构-能力-绩效"的一流学科生成机理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张同颢 廖小平
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和渴望,其生存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现有的关于残疾人旅游的研究多见于旅游障碍、协商策略、活动参与、政策法规等较宏观方面的讨论,而关于残疾人出游内在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自身残疾障碍,残疾人在出游决策过程中通常会受到无助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会由于克服自身旅行障碍获得积极的"成就感",并对其旅行决策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成都市残疾人为例,在协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成就感"变量,以无助感和成就感为中介变量来研究残疾人出游决策的内在机制。通过因子分析将残疾人旅游障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燕萍
责任是道德伦理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职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和个体职业道德的规定性蕴含。结合高职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责任心理机制培育的要素构成,探索责任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责任心理机制 培育 实践探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丽君 金铭
人才政策一直是我国抢占人才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积极向好的总体趋势下,区域间人才政策内容同质化与持续加码的财政压力、部分人才专项经费过剩相互叠加,形成当前国内人才政策在内容创新层面的"内卷"困境,亟待寻求政策内容以外新的竞争增长点。以此为出发点,将营销概念引入人才政策,遵循方便取样原则,选择浙江省96名人才政策工作者和人才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深度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提炼出与人才政策营销相关联的6个理论要素。结合访谈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主线与既有理论线索,构建人才政策营销机理模型,刻画人才政策营销发生作用的3条解释路径,即政府行为—人才体验机制、交换机制、主观能动性调节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雅君 刘静艳 覃方铭
尽管围绕生态创新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研究领域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生态创新为研究者所忽视。文章以高星级酒店这一典型服务行业为代表,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酒店生态创新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酒店生态创新的5个构成维度,即管理生态创新、服务设施生态创新、产品(服务)内容生态创新、顾客参与的生态创新、服务流程生态创新;梳理了推动酒店生态创新的4个关键驱动因素,即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利用能力、高管态度和利益相关者压力;同时,分析了酒店生态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除直接影响外,生态创新还通过为酒店带来成本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间接地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酒店生态创新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成果既是对酒店环境管理理论体系的补充,也是对生态创新研究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并为酒店业生态创新实践提供了测量框架和决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