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1)
2023(5785)
2022(5262)
2021(4855)
2020(4400)
2019(10344)
2018(10278)
2017(20147)
2016(11244)
2015(13003)
2014(13380)
2013(13534)
2012(12898)
2011(11856)
2010(12169)
2009(11680)
2008(11937)
2007(11475)
2006(9915)
2005(8807)
作者
(34963)
(29701)
(29198)
(28210)
(18618)
(14280)
(13631)
(11465)
(11011)
(10497)
(10104)
(9850)
(9419)
(9348)
(9245)
(9195)
(9172)
(8627)
(8601)
(8559)
(7409)
(7379)
(7146)
(6825)
(6792)
(6665)
(6573)
(6550)
(5991)
(5917)
学科
(52028)
经济(51878)
管理(30736)
(30313)
方法(26441)
(25275)
企业(25275)
数学(21295)
数学方法(21120)
(14788)
中国(13298)
(13116)
(12697)
业经(11408)
理论(10661)
(10649)
地方(9861)
(9611)
农业(9296)
(9221)
贸易(9220)
(8911)
(7747)
财务(7726)
财务管理(7702)
企业财务(7270)
(7210)
银行(7186)
(6982)
金融(6977)
机构
大学(180349)
学院(176772)
(71812)
经济(70216)
管理(64606)
研究(59670)
理学(55079)
理学院(54373)
管理学(53387)
管理学院(53038)
中国(44045)
(38009)
科学(37751)
(34380)
(31800)
(31652)
研究所(28659)
(27801)
财经(27386)
中心(27339)
业大(26642)
(25893)
师范(25691)
农业(25141)
(24528)
北京(24036)
经济学(22630)
(22031)
师范大学(20687)
经济学院(20457)
基金
项目(109611)
科学(85067)
研究(80464)
基金(78430)
(67826)
国家(67216)
科学基金(56382)
社会(51607)
社会科(47620)
社会科学(47598)
(42935)
基金项目(41700)
教育(37877)
(36449)
自然(35487)
自然科(34617)
自然科学(34605)
自然科学基金(34011)
编号(33828)
资助(32051)
成果(29314)
(25089)
重点(24966)
(23382)
课题(23262)
(21881)
教育部(21368)
科研(21237)
大学(20871)
(20788)
期刊
(82427)
经济(82427)
研究(53642)
中国(33206)
学报(30965)
(28910)
(28836)
科学(26702)
大学(22898)
学学(21294)
管理(21099)
教育(20814)
农业(18905)
财经(15335)
技术(14469)
(14118)
金融(14118)
(13182)
业经(12715)
经济研究(12465)
问题(11814)
(9993)
(9899)
图书(9885)
技术经济(9510)
(9027)
理论(8833)
统计(8452)
商业(8194)
实践(7973)
共检索到26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凤  
自1963年成立以来,也门社会党的意识形态经历了由初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纳赛尔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杂糅,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再到主张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最后转向社会民主主义。也门社会党意识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因包括党内斗争、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力量的干预等。目前,也门社会党意识形态面临理论缺陷、吸引力降低、实用主义导向等挑战和威胁。未来,也门社会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融入到也门伊斯兰社会中并进行理论创新,以赢得民众的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玉平  
评法国社会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思想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玉平1981年5月法国社会党取代右翼上台执政,由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领导,开创了法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新时期,以实现振兴法国经济的目标。这场变革,先是社会党与法国共产党联盟,进行...
[期刊] 求索  [作者] 孟宪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维昭  
"红学"有学术与意识形态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虽互有关联,但有各自的特点。意识形态阐释是《红楼梦》意义呈现的基本方式,但它必须以尊重《红楼梦》的整体性结构为前提,否则就会走向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化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娱乐主义意识形态、乡愿意识形态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照  刘鹏  
流行于西方国家并影响我国部分学者的社会保障"超意识形态论"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不可能超越其阶级本质,所实行的福利政策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功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贯彻,难以改变社会保障"被支配"的地位和命运。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事业,一方面,需要借鉴、汲取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必须高度警惕其阶级本性和破坏性作用,不能丧失在社会保障领域意识形态的批判视角。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二重化的存在方式。从认识来源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反映,是第二位的东西。但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建设过程来看,意识形态又具有能动作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要素"。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强意志。认真学习和领会《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命题,运用《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中国高等学校要真正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加...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周卓  黄震  
纵观当下中国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途径愈加简化,但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风险的社会放大就是问题之一。近年来爆发的黄金大米事件、一连串PX事件等,都可被视为是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典型案例。在这类事件的信息传导过程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反映着群体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和评判准则,可以影响人对于风险信息的解读,诱发人情绪波动、分化或融合,可能导致风险感知的社会放大这一后果。在风险社会,从理论上探明意识形态在风险的社会放大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广大公众的价值信念,引导舆论健康发展,稳定公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冬  
在“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de Tracy)在19世纪初创造出来不久,它就成了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甚至颇有贬义的名词,常常成为政治攻讦的工具和目标。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与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意识形态在历次国家兴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政治经济变动史实际上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竞争、破产、重构、更新的历史。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以及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给意识形态一个合理界定,为认识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新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美衍  
任何抽象地将科斯主义纳入新自由主义范畴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科斯主义是一种客观主义的效率至上主义,是一种能够使社会公共权力控制者的偏好或利益得到充分反映、保护和满足的意识形态。由于公共权力控制者的偏好或利益是由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或集团的偏好或利益决定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刚性的意识形态。它在某一社会中究竟实际是为哪个阶层或集团的偏好或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由该社会公共权力控制者的性质决定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赵长林  
科学教科书的话语结构其实隐喻着“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更加隐蔽。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教科书的编制与话语选择必然反映着它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科学教科书中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王代月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和边界,其中大部分的流派及其主张源于或者属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深入了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首先,需要阐明它的基本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其次,需要梳理其演进过程中蕴涵在“结构—能动”、“国家—社会”、“批判—建构”三个维度上的内在张力以及相应的调适;最后,需要厘清它所面临的诸多疑问以及所做出的回应,例如如何从话语中读出意识形态、如何摆脱“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立场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解释循环等问题。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长期以来也是在这些调适与辩护中不断发展的,并且最终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确定更加合适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满足社会需求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教育政策的生产也是如此。只有产生了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才有教育政策生产的充分性与必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黑人权利运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效能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及其教育议程的形成铺垫了必要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新保守主义的公共教育议程,即构建以"核心知识"与"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全国课程";实现公共学校中的权力制衡;恢复公共学校中的祈祷制度。这赋予美国公共教育全新的品性——"常识"领域的集权与"制度"领域的放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自公共学校运动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亮  王永友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目前,中国话语国际表达面临"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存在"话语贫困"的现实问题,呈现"表达滞后"的客观境况。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就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普适性新话语,构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体合力,创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传播形式。在增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方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