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61)
2022(1437)
2021(1452)
2020(1200)
2019(2863)
2018(2776)
2017(5772)
2016(3095)
2015(3528)
2014(3754)
2013(3823)
2012(3590)
2011(3287)
2010(3224)
2009(2962)
2008(3308)
2007(3064)
2006(2944)
2005(2871)
2004(2563)
作者
(10801)
(8782)
(8741)
(8482)
(5618)
(4290)
(4064)
(3493)
(3470)
(3269)
(3156)
(3089)
(3058)
(2944)
(2873)
(2730)
(2634)
(2619)
(2585)
(2555)
(2383)
(2289)
(2273)
(2150)
(2133)
(2069)
(2052)
(1998)
(1890)
(1790)
学科
(14686)
银行(14541)
(13355)
(11717)
业务(9405)
(9081)
制度(9077)
银行制(8232)
(8090)
经济(8083)
(6457)
金融(6457)
管理(6392)
(5944)
(5266)
企业(5266)
方法(4369)
数学(3785)
数学方法(3743)
(3434)
(3171)
体制(2970)
中国(2923)
(2725)
(2090)
贸易(2084)
(2040)
组织(1747)
(1724)
财务(1721)
机构
大学(42081)
学院(40571)
中国(20236)
(16938)
银行(16244)
研究(15859)
(15107)
(15103)
经济(14563)
管理(13212)
(12962)
农业(10552)
科学(10166)
理学(9955)
(9838)
理学院(9824)
(9631)
管理学(9624)
管理学院(9547)
(9239)
中心(8702)
研究所(8338)
(8203)
(7845)
金融(7744)
(7394)
业大(7374)
财经(7202)
(7184)
人民(7027)
基金
项目(23850)
科学(17367)
基金(16981)
(16182)
国家(16059)
研究(14427)
科学基金(12589)
自然(9244)
(9057)
自然科(9042)
自然科学(9038)
自然科学基金(8872)
基金项目(8680)
社会(8258)
(8226)
社会科(7832)
社会科学(7827)
资助(7774)
教育(6762)
重点(5716)
计划(5666)
科技(5370)
(5167)
编号(5010)
科研(4941)
(4931)
(4767)
成果(4634)
创新(4557)
专项(4371)
期刊
(22356)
金融(22356)
(17598)
经济(17598)
研究(16704)
(11246)
中国(11226)
学报(10240)
(8222)
科学(7687)
大学(6869)
学学(6602)
农业(5405)
管理(4972)
财经(4251)
农村(3636)
(3636)
教育(3618)
(3483)
理论(3276)
(3275)
农村金融(3166)
实践(3021)
(3021)
国际(2822)
业大(2544)
(2517)
中国金融(2486)
技术(2450)
经济研究(2420)
共检索到80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俊凯  
专项票据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主要的资金支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中央银行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中建立的"威胁"具有不完全可置信,农村信用社对改革及专项票据的兑付存有强烈的预期,专项票据兑付是中央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间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中央银行设立的"威胁"的可信性,较低的"威胁"将引致农村信用社较高的作假行为,达不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为此,中央银行要提高"威胁"的置信度,降低农村信用社对专项票据兑付的预期,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真实努力深化改革,实现改革方案设计的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袁佳  魏磊  
近年来,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刚性兑付的风险机制,评估纳入表外资产的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发现:(1)紧缩货币政策降低信贷规模,却推动影子银行资产扩张,引发流动性"水床效应",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2)刚性兑付抬高无风险利率,扭曲市场定价机制,增加金融脆弱性和金融监管难度。(3)将表外资产纳入银行资本要求的宏观审慎政策,有效缓解了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恐慌抛售压力,显著增强了逆周期调控效果。(4)仅有"逆风向而行"资本充足率调控还远不够,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丰富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这也应是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一林  梁玮  郁芸君  
长期以来,刚性兑付被视作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扭曲性特征之一,然而刚性兑付这一隐性规则在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之初就存在。本文研究表明,刚性兑付的作用在中国影子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差异,决定因素是刚性兑付的资金来源。早期刚性兑付的资金主要来自资管机构的自有资金,刚性兑付把资管机构变成投资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不仅倒逼资管机构审慎投资,也让投资者对资管机构产生了信任,因此早期的刚性兑付既是一种自律机制,还是一种信任机制,让中国影子银行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资管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资管机构自有资金的增速落后于资产规模的增速,以至于在一定时点后资管机构不再能够以自有资金维系刚性兑付,只能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可持续,反而会诱发风险、掩饰风险,此时政府应当强制打破刚性兑付。本文能够为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影子银行和刚性兑付态度的转变,以及2018年资管新规“破立结合、双管齐下”的治理逻辑提供解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屈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付岩  
本文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分析银行关联及强度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银行关联的公司在并购中更可能选择现金支付方式,银行关联强度(广度和深度)显著增加了并购现金支付方式的可能性。原因可能在于:银行关联和关联强度大的公司具有较强的债务能力和较低的融资成本,从债务能力、融资成本和融资的方便性来看,银行关联的公司会优先选择现金支付方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易卓睿  陈忠阳  赵红梅  
包商银行破产冲击了投资者对金融债隐性担保的预期,本文研究打破同业兑付是否系统性改变同业存单的发行定价。研究发现,包商银行破产后,尽管市场提升了对信用风险的感知,发行主体的评级和银行类型在同业存单定价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增强,但流动性分层和信用分层的现象也变得更加明显,发行人和债项本身等基本面信息对发行利差的解释力度下降,这事实上恶化了同业存单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异质性分析表明包商银行事件会加剧中小银行间的信用分层现象。本文提出完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构建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丰富央行流动性监测指标等政策建议,以改进债券市场的风险定价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希芳  刘立彧  
刚性兑付环境下研究投资者隐性担保预期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25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隐性担保预期强度并没有达到使投资者完全忽视理财产品风险的程度,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依然反映了产品风险;第二,政府对银行隐性担保的可能性越大,投资者的隐性担保预期强度就越大,从而银行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越低,并且超额收益率对产品风险的敏感性越低;第三,"资管新规"有助于削弱投资者的隐性担保预期,降低了政府对银行隐性担保的可能性在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定价上的扭曲作用。因此,应全面落实"资管新规"在打破刚性兑付方面的监管要求,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培育其风险识别能力,逐渐取消政府对银行提供的隐性担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继伟  周菁  
银承兑汇票改变付款方式后的新情况□沈继伟周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7年6月1日起,企业单位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律使用新版银行承兑汇票凭证。对签发和承兑的新版银行承兑汇票,由原来的代理付款银行代理付款改为收款人或持票人通过其开户银行采取委托收款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彪  
银行业的发展 ,无不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 ,如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在银行业的运用 ,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控制着整个银行资金的运作。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一次次地引发银行业的革命 ,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科才  郑建峡  喻微锋  
基于2007—2019年中国170家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银行高管薪酬支付方式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短期现金薪酬引发了银行高管的短视行为,使影子银行规模提高。中长期薪酬方面,管理层持股有效降低了影子银行规模,但高管薪酬实施延期支付却增加了影子银行规模。(2)现金薪酬、管理层持股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表外风险作用机制。(3)在相对宽松货币政策背景,或者在大型、高资产规模、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微观特征中,高管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更为激进,因此会放大现金薪酬对影子银行的扩张作用,削弱管理层持股对影子银行的约束作用。(4)延付高管薪酬提高影子银行规模的结论仅在中小银行中成立,但仍没有证据表明大型银行实施高管薪酬延付能降低影子银行规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巩爱凌  
信用证支付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种支付方式下,进口商的付款责任转为首先由银行来履行,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由于银行从事的是金融业务,银行不可能亲自对实际货物严格检验,故信用证属于纯单据业务,银行只能通过"严格一致的原则"来保障自身和开证申请人的利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牧蓉  李其贺  
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关系的不明确、上位法的模糊及监管体系的缺陷导致了实践中的大量问题。经过数个阶段监管理念与制度的变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具有中国特色的刚性兑付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模糊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淡化了资产管理人的受托人理念,使得资产管理人的行为乃至行业监管与司法实践均偏离了信义义务制度体系的应然方向。在去刚性兑付的背景下,资产管理人的信义义务特别是勤勉义务应当进行明确的类型化规范。资产管理行业应当以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其他包含信义关系的法律作为上位法,并辅之以监管规章的体系化完善,同时明确资产管理人违反具体信义义务的责任认定标准,进而实现资产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浅  
货运代理(Freight Forwarder),又称运输行,是接受货主的委托,以货主代理人的身份办理有关货物报关、交接、仓储、调拨、检验、理货、包装、转运、订舱以至集装箱租赁与维修等业务的服务性行业。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中资、外资、中外合资的货运代理不断涌现并迅速壮大。它们为进出口业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少数货运代理因其操作失误甚至故意的行为给货主造成损失。 在出口业务中,国外买方有时会要求卖方提交某货运代理的提单,也就是由指定的货运代理办理运输及相关业务。究其原因,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