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0)
2023(8542)
2022(6901)
2021(6152)
2020(5404)
2019(11896)
2018(11641)
2017(22758)
2016(12417)
2015(13675)
2014(13288)
2013(13574)
2012(12393)
2011(10853)
2010(10930)
2009(10687)
2008(11043)
2007(10064)
2006(9213)
2005(8803)
作者
(37253)
(31219)
(30744)
(29153)
(19965)
(14811)
(13929)
(11897)
(11658)
(11369)
(10725)
(10511)
(10400)
(10291)
(9999)
(9407)
(9337)
(9161)
(9010)
(8907)
(7975)
(7812)
(7633)
(7469)
(7069)
(6977)
(6941)
(6879)
(6288)
(6236)
学科
(72403)
(69071)
企业(69071)
管理(54587)
(54388)
经济(54305)
(25703)
业经(25021)
方法(22324)
(21922)
(20632)
税收(20470)
(20298)
(18764)
财务(18756)
财务管理(18737)
企业财务(17748)
农业(15268)
技术(15015)
数学(14701)
数学方法(14587)
(13250)
(12568)
(12321)
(11941)
企业经济(11932)
中国(11249)
理论(11204)
经营(10992)
(10482)
机构
学院(183498)
大学(177360)
(78556)
经济(77289)
管理(72408)
理学(61543)
理学院(60981)
管理学(60316)
管理学院(59993)
研究(59453)
中国(48999)
(43559)
(38851)
(37531)
科学(36431)
财经(32510)
(31674)
(31093)
农业(31086)
(29488)
业大(28525)
研究所(27979)
中心(25940)
财经大学(23690)
北京(23368)
经济学(23227)
(23170)
(22291)
商学(21634)
商学院(21453)
基金
项目(112971)
科学(89826)
基金(83413)
研究(81066)
(73472)
国家(72758)
科学基金(63139)
社会(52494)
社会科(49748)
社会科学(49733)
(45328)
基金项目(43618)
自然(41764)
自然科(40852)
自然科学(40836)
自然科学基金(40208)
(36917)
教育(34880)
资助(33789)
(32999)
编号(31618)
(27430)
重点(25233)
成果(24995)
创新(24728)
(24519)
(24443)
(22633)
(22167)
国家社会(21996)
期刊
(95138)
经济(95138)
研究(59142)
(38000)
(36840)
中国(36663)
管理(33022)
学报(29317)
科学(26756)
农业(25574)
大学(21714)
学学(20972)
业经(17258)
技术(16899)
(16846)
(16543)
财经(16352)
(15650)
(15353)
金融(15353)
经济研究(14938)
(14138)
税务(13892)
教育(12527)
问题(11878)
技术经济(11743)
财会(11468)
世界(10510)
现代(9910)
会计(9794)
共检索到29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源生  
也谈粮食企业争取公平税负——兼与马克和同志商榷王源生【关键词】公平税负名义税负实际税负税负转嫁性“两条线”运行机制但凡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必然会有人欢喜有人忧,1994年实行的大规模的税制改革也不例外。但是,我们衡量改革的成功与否,应着重看总体情况。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克和  
对粮食企业征增值税,其重复征税问题难以解决;过重的税负进而导致基层粮食企业作出不利于发展农业的消极选择;财政对粮食补贴的抽紧,使其经营形势每况愈下。建议: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反映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继续完善新税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也论谁是企业的主人──兼与张泽荣同志商榷郭跃进明确谁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转机建制,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2期刊载了张泽荣同志的文章──《股东与职工,谁是企业的主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常青   刘健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10期上发表了胡进祥同志所写的《谈外商投资企业评价及其指标体系》一文,本人对此也有感而发,现提出一些看法并与胡进祥同志磋商。一、目前评价外商投资企业业绩存在的问题目前,由于我国没有硬性地设定一些指标,并由此去评价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仅在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振镛  
《财贸经济》1993年11期,黄工乐同志的《“企业自负盈亏”提法的再思考》,(下称《黄文》)。以企业“应该由所有者负盈亏”,否以“企业自负盈亏”。我认为,这种思路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一致。我也谈几点粗浅的思考,与黄工乐同志商榷。 一、“企业自负盈亏”究竟是如何提出来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钟林  
也谈欠税的根源及其治理措施——兼与陆乃明同志商榷钟林欠税,毫不夸张地说,已成为我们税收工作中的一大痼疾。近几年来,企业的欠税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国有企业,欠税金额不断增大,欠税户数愈来愈多。造成欠税的原因在哪里呢?陆乃明同志在《税务研究》第二期上发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信元  
《财经研究》1991年第10期刊登了赵友良同志的文章《张謇——一个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以下简称《赵文》),笔者深为在清朝末年中国已具有如此现代的会计思想而感到自豪,但对文中“关于公积金性质的理论”一节中张謇的论点和赵教授本人的评述持有不同的看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淑江  范开秀  
本文认为虽然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需要建立教育产权的概念 ,并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非营利性和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昌武  
还当人们将职工从事本职以外工作获得额外收入视为“社会分配不公”,从而要求对此限制的呼声一直不断的时候,戴园晨同志在1991年第11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第二职业初探》一文,明确表示,第二职业有其存在基础,并预料今后还会呈现增长趋势。无疑,这给第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航,宋荣萍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1999年第9期刊登了杨逸青同志的《医院内部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但笔者认为杨逸青同志的“定员管理、定额管理是科室核算的基础……”,这一提法不妥,故在此提出异议,与同道商榷。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独立核算(二级核算)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与考核的管理方法。科室成本核算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杨青同志在“再论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6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多方案选优问题。其主要结论有二: (1)净现值法、年值法、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多方案选优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有时与内部收益率法结论相悖; (2)进行多方案选优时,应根据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不能武断地说某种评价方法不正确。本文认为,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信用社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时,竞究提“权、责、利”相结合好,还是提“责、权、利”相结合好?从表面上看只是“权、责”两字位置先后问题,没多大意思,实际上能有个准确的提法,并能理解其意义,对于搞好责任制是有益处的。自拜读《农村金融研究》83年增刊第2期封底刊登的张根学同志《关于“权、责、利”的提法小议》一文后,更感到弄清这一提法的重要性。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阎海琴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