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5)
2023(11433)
2022(9227)
2021(8393)
2020(6922)
2019(15616)
2018(15440)
2017(30284)
2016(16366)
2015(18790)
2014(19014)
2013(19160)
2012(17679)
2011(15658)
2010(16425)
2009(15627)
2008(15833)
2007(14559)
2006(13464)
2005(12739)
作者
(48090)
(39813)
(39413)
(37316)
(25370)
(18668)
(18008)
(15274)
(14939)
(14378)
(13495)
(13016)
(12951)
(12639)
(12349)
(12024)
(11775)
(11509)
(11503)
(11390)
(10100)
(9879)
(9655)
(9079)
(9024)
(8944)
(8927)
(8839)
(7889)
(7813)
学科
(82647)
经济(82556)
(77443)
(69223)
企业(69223)
管理(63715)
方法(29528)
业经(28860)
(27385)
中国(26639)
(25703)
数学(21581)
数学方法(21469)
地方(20599)
农业(19449)
(18708)
财务(18659)
财务管理(18634)
(18325)
技术(17632)
企业财务(17488)
(15009)
(14993)
贸易(14992)
(14616)
(14565)
(14152)
银行(14141)
(13786)
(13505)
机构
学院(247493)
大学(239584)
(109695)
经济(107595)
管理(98420)
理学(82423)
理学院(81614)
管理学(80830)
研究(80800)
管理学院(80347)
中国(66767)
(54607)
(51596)
科学(44271)
财经(41620)
(40604)
(40462)
(38530)
(37450)
中心(36614)
研究所(35537)
北京(33644)
(32539)
经济学(32460)
业大(31144)
(30240)
财经大学(30206)
师范(30007)
农业(29685)
经济学院(29297)
基金
项目(144882)
科学(115496)
研究(112829)
基金(103200)
(86604)
国家(85701)
科学基金(75304)
社会(73118)
社会科(69482)
社会科学(69466)
(59244)
基金项目(54135)
教育(50613)
(47251)
编号(46291)
自然(45162)
自然科(44064)
自然科学(44053)
自然科学基金(43290)
资助(41727)
成果(37593)
(37276)
(34153)
(33182)
课题(32759)
(32008)
重点(31984)
发展(31207)
(30683)
创新(30082)
期刊
(137262)
经济(137262)
研究(81198)
中国(54359)
(44276)
管理(43195)
(37589)
科学(29329)
(29128)
金融(29128)
学报(27759)
技术(26951)
教育(26870)
业经(25973)
农业(25918)
大学(22464)
经济研究(21444)
财经(21161)
学学(21043)
(18303)
问题(18157)
(15329)
技术经济(15259)
(14838)
商业(14499)
现代(13338)
经济管理(12917)
国际(12755)
世界(12518)
理论(11570)
共检索到402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首先阐释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水平、绿色化发展内涵,然后分析了影响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大因素,最后从合理规划完善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培育规模型综合型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优化作业方式、提高标准化水平、优化运行环境和发展绿色物流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亦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变革,在保持总体运行平稳的前提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供需结构调整升级,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活力,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物流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依然严重,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制约创新驱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明显,环保压力依然严峻。为更好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物流业竞争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物流强国,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就是要稳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解决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问题;深入推进物流领域简政减税降费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克服制约物流领域新一轮创新驱动和赶超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适应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需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攀科  
本文基于物流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础。物流技术创新会通过区域内、外渠道的内驱和外溢两大机制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总体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物流业不同环节的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物流流通加工环节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政府急需制定有利于物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紧紧围绕物流装卸搬运、物流运输、物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技术环节的创新,不断促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勐珺  王应明  叶菲菲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建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测算指标权重,运用证据推理测度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空间分布特征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稳定性;我国物流业于2019年步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阶段。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煜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涵盖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基本政策工具和发展目标两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物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互联互通和物流服务两大能力、战略实施主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保障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陈胜利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Spatial-Markov链刻画其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且呈现“东优西劣”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构成空间差异最重要的来源;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较小,低水平地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闫柏睿  
物流业高质量体现在面向市场满足需求的高质量,需要细而专地满足需求,并依托专而结网、依网而成链,稳定网链结构不仅成为竞争的基础,而且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国家产业链、全球价值链价值增值。针对物流业发展的庞杂体系及复杂问题,从中抓住最关键环节、最重要因素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进行探讨,以承载物流业发展的物流链、供应链等网链结构及其合成场元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网链间集成体、基核、联接键之间同构联系构建研究系统,以体现网链结构客观特征的对称平衡、需求互动、效率经济原理以及体现网链结构主观特征的结构创新、主动优化原理为基础,从集成场的性质、功能出发,运用国内典型的合同物流企业、全球领先物流企业和全球第三方物流研究等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要从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乃至产业链等所能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网链结构机理梳理,可充分利用集成体、基核、联接键所构成的微观网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主导网链、承载创新和稳定链接作用;强化微观网链、宏观网络及其间链接与物流业高质量的联系,运用微观网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动能与政策势能之间关系,从而奠基合成场元及网链结构在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作用;可用合成场元及网链成熟度支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提升其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和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董展  
依据集成场理论,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划分为业内集成和业间集成两种不同系列的发展模式。针对业内集成发展模式,融入新质生产力要素,探讨其战略、运行、创新、突变等机制。首先,介绍了网链合成场元与新质生产力在物流业高级化、高质量发展中的交融机制,并基于网络货运、外包物流等研究了业内和业外、境内和境外、微观经济动能和宏观政策势能等的辩证统一关系。接着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物流业集成优化中的分步整合与创新发展,讨论了物流集成高质量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导入以及需要完善的进阶机制等问题。通过集成场探方优一体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融入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董展  
依据集成场理论,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划分为业内集成和业间集成两种不同系列的发展模式。针对业内集成发展模式,融入新质生产力要素,探讨其战略、运行、创新、突变等机制。首先,介绍了网链合成场元与新质生产力在物流业高级化、高质量发展中的交融机制,并基于网络货运、外包物流等研究了业内和业外、境内和境外、微观经济动能和宏观政策势能等的辩证统一关系。接着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物流业集成优化中的分步整合与创新发展,讨论了物流集成高质量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导入以及需要完善的进阶机制等问题。通过集成场探方优一体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融入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建辉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点是物流系统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内生动力强。可用单位GDP的社会物流成本、单位物流成本的物流增加值、物流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指标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质量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物流业发展质量偏低表现为物流的成本高,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等,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欠发达且发展不均衡,物流产业组织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物流技术应用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一体化程度不高,物流组织管理技术不强,铁路物流发展滞后和海关效率低下等。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质量,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技术创新,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培养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加速物流一体化进程,用技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技术,深化铁路物流系统改革,加大海关改革力度,发展绿色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吉  
本文从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创新物流管理理念、优化物流发展布局、加快物流新技术应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带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谢玲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迅速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给物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日益成为重塑物流业竞争格局的决定力量。如何深度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脉博,顺应数字经济和物流业发展规律,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智  
国内消费市场发展至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夯实双循环发展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在生产端和流通端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助力。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的消费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显著的消费升级效应,在城市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最为明显。人工智能能够改善流通效率,促进物流业更高质量发展,从而赋能消费升级。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并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和流通领域的应用,坚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消费升级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建立经济和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区域物流业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高质量发展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主要原因是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差。因此,在大力提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加强物流业与经济的高质量联系,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清华  于振山  郭兰英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微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阶段,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东西部差异明显,呈现出东—中—西部水平依次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波宽增加,波峰降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动态演进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梯度差异;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主要集中在“H-H”集聚区和“L-L”集聚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