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8)
- 2023(11829)
- 2022(9739)
- 2021(8949)
- 2020(7299)
- 2019(16270)
- 2018(15987)
- 2017(30974)
- 2016(16655)
- 2015(18743)
- 2014(18853)
- 2013(18968)
- 2012(17823)
- 2011(16086)
- 2010(16736)
- 2009(15980)
- 2008(16278)
- 2007(15152)
- 2006(14096)
- 2005(13214)
- 学科
- 业(85053)
- 济(81543)
- 经济(81428)
- 企(67137)
- 企业(67137)
- 管理(59764)
- 农(46441)
- 农业(31219)
- 业经(30624)
- 方法(25682)
- 中国(24664)
- 财(24444)
- 地方(21183)
- 制(18943)
- 技术(17698)
- 数学(17665)
- 务(17564)
- 财务(17534)
- 财务管理(17507)
- 数学方法(17449)
- 企业财务(16527)
- 策(15843)
- 和(14396)
- 贸(14376)
- 贸易(14360)
- 体(14150)
- 发(14030)
- 易(13903)
- 银(13667)
- 银行(13658)
- 机构
- 学院(251508)
- 大学(241176)
- 济(111007)
- 经济(108820)
- 管理(100237)
- 研究(84601)
- 理学(84017)
- 理学院(83194)
- 管理学(82239)
- 管理学院(81762)
- 中国(70565)
- 农(54111)
- 财(51896)
- 京(51537)
- 科学(47517)
- 所(43188)
- 江(43054)
- 农业(40639)
- 中心(39896)
- 财经(39257)
- 业大(37981)
- 研究所(37786)
- 经(35221)
- 州(34108)
- 北京(32928)
- 范(32119)
- 师范(31883)
- 经济学(31585)
- 省(30327)
- 经济管理(29709)
- 基金
- 项目(150324)
- 科学(120198)
- 研究(117542)
- 基金(107314)
- 家(90595)
- 国家(89522)
- 科学基金(78514)
- 社会(76928)
- 社会科(72532)
- 社会科学(72510)
- 省(62658)
- 基金项目(56780)
- 教育(51535)
- 编号(49884)
- 划(49277)
- 自然(46975)
- 自然科(45883)
- 自然科学(45875)
- 自然科学基金(45076)
- 资助(42244)
- 成果(39914)
- 发(39008)
- 业(36088)
- 创(34362)
- 课题(33889)
- 部(33109)
- 重点(32939)
- 发展(32617)
- 展(32085)
- 创新(31150)
- 期刊
- 济(146643)
- 经济(146643)
- 研究(79590)
- 中国(59502)
- 农(58046)
- 财(42457)
- 管理(41281)
- 农业(38767)
- 科学(33392)
- 学报(31603)
- 融(31355)
- 金融(31355)
- 业经(30831)
- 教育(27321)
- 大学(25780)
- 技术(24542)
- 学学(24373)
- 业(20097)
- 经济研究(20050)
- 财经(19696)
- 问题(19584)
- 经(17078)
- 技术经济(15556)
- 农村(15278)
- 村(15278)
- 世界(14959)
- 农业经济(14879)
- 经济问题(13492)
- 贸(13445)
- 商业(13212)
共检索到415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峰
1994年我国高达20%以上的通货膨胀虽已成为过去,但它所产生的种种冲击和震荡将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由此而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更会激发我国很多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理论工作者去探讨、去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斌
也谈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与侯风云同志商榷张宗斌(山东师范大学)拜读了《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侯风云的《增加政府有效投入是使农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文后(以下简称侯文),觉得文中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商榷。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长
刘伟同志在《经济发展目标的结构解释》(下称刘文,见《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只有结构转换进展度才真正表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质的进展程度;只有在结构高度逐渐提高,并且是在结构效益扩张和结构高度化进展的基础上,总量目标的实现才真正可能且有效。对此看法,我表示赞同。事实上,经济发展过程的总量增长与结构质量的提高是互相关联的。 但刘文接下去所作的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三大产业结构对应关系的比较及进而得出的推论,却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淑江 范开秀
本文认为虽然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需要建立教育产权的概念 ,并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非营利性和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产权 非营利性 民办学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昌
《统计与决策》1988年第3期刊登了宣乐新同志的题为“指数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消除”一文(以下简称“宣文”),对指数体系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读后确有不少启发。但宣文仍然不少地方值得再加以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杨青同志在“再论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6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多方案选优问题。其主要结论有二: (1)净现值法、年值法、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多方案选优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有时与内部收益率法结论相悖; (2)进行多方案选优时,应根据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不能武断地说某种评价方法不正确。本文认为,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恒通 王进常
学术论文中的引文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针对蒋鸿标等同志文章中的一些观点 ,采用例证法和哲学方法等对论题观点的引证机理、引文特别是自引机理、参考文献的功能以及引用的规则等进行了探讨。并认为 :“事实性描述”作为引证论据非常重要 ,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 ;自引是引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尽管自引存在许多问题 ,但不能以偏概全 ,因噎废食 ,拒绝自引 ,自引不应避免 ;参考文献的诸多功能说明 ,参考文献是人们进行科研时必须“顾及”的重要资料与线索 ;引用必须是对原文原话的照录 ,必须加引号 ,不是原文原话的则不应加引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信用社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时,竞究提“权、责、利”相结合好,还是提“责、权、利”相结合好?从表面上看只是“权、责”两字位置先后问题,没多大意思,实际上能有个准确的提法,并能理解其意义,对于搞好责任制是有益处的。自拜读《农村金融研究》83年增刊第2期封底刊登的张根学同志《关于“权、责、利”的提法小议》一文后,更感到弄清这一提法的重要性。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振镛
《财贸经济》1993年11期,黄工乐同志的《“企业自负盈亏”提法的再思考》,(下称《黄文》)。以企业“应该由所有者负盈亏”,否以“企业自负盈亏”。我认为,这种思路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一致。我也谈几点粗浅的思考,与黄工乐同志商榷。 一、“企业自负盈亏”究竟是如何提出来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信元
《财经研究》1991年第10期刊登了赵友良同志的文章《张謇——一个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以下简称《赵文》),笔者深为在清朝末年中国已具有如此现代的会计思想而感到自豪,但对文中“关于公积金性质的理论”一节中张謇的论点和赵教授本人的评述持有不同的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航,宋荣萍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1999年第9期刊登了杨逸青同志的《医院内部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但笔者认为杨逸青同志的“定员管理、定额管理是科室核算的基础……”,这一提法不妥,故在此提出异议,与同道商榷。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独立核算(二级核算)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与考核的管理方法。科室成本核算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昌武
还当人们将职工从事本职以外工作获得额外收入视为“社会分配不公”,从而要求对此限制的呼声一直不断的时候,戴园晨同志在1991年第11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第二职业初探》一文,明确表示,第二职业有其存在基础,并预料今后还会呈现增长趋势。无疑,这给第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丁新
陈远新同志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库存问题》(载《统计研究》1987年第2期,以下简称“陈文”)一文中,从“产品库存→积压→报废”这一普通经济现象考虑,说明了国民收入与库存、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库存、积累与库存的内在联系,提出要重新考虑国民收入核算是否把库存包含进去的问题。这种从实际出发,探索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做法值得借鉴。但是,陈文提出的一些观点、概念和方法值得商榷。一、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与库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阎海琴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