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6)
2023(2712)
2022(2329)
2021(2235)
2020(2115)
2019(4510)
2018(4383)
2017(8683)
2016(4722)
2015(5076)
2014(5285)
2013(5255)
2012(4762)
2011(4310)
2010(4472)
2009(4437)
2008(4673)
2007(4215)
2006(3862)
2005(3599)
作者
(13959)
(11470)
(11418)
(10846)
(7464)
(5599)
(5284)
(4495)
(4449)
(4143)
(4122)
(3890)
(3864)
(3576)
(3575)
(3569)
(3529)
(3460)
(3385)
(3350)
(2884)
(2824)
(2774)
(2700)
(2647)
(2629)
(2580)
(2549)
(2364)
(2317)
学科
(17473)
经济(17437)
(14731)
管理(11996)
(10712)
保险(10621)
(10350)
企业(10350)
方法(9545)
数学(7124)
数学方法(7051)
中国(6492)
(5881)
银行(5879)
(5735)
(5531)
(5269)
(4837)
理论(4595)
(4574)
金融(4574)
各种(4419)
(4299)
财务(4293)
类型(4290)
财务管理(4275)
种类(4274)
各种类型(4270)
企业财务(4086)
业经(4074)
机构
学院(68131)
大学(66931)
管理(26945)
(24750)
经济(24070)
理学(21594)
理学院(21341)
中国(21031)
管理学(20963)
管理学院(20818)
研究(20366)
(16426)
(14267)
科学(12647)
财经(12372)
(11738)
(11129)
中心(10206)
(10136)
(9676)
师范(9598)
(9585)
(9545)
北京(9492)
(9482)
(9443)
旅游(9371)
财经大学(9257)
研究所(8845)
业大(8026)
基金
项目(40048)
科学(31394)
基金(29712)
研究(28450)
(25377)
国家(25157)
科学基金(22004)
社会(18809)
社会科(17756)
社会科学(17747)
基金项目(16179)
(15724)
自然(14712)
自然科(14333)
自然科学(14329)
自然科学基金(14097)
资助(13681)
(12598)
教育(12271)
编号(10992)
(8470)
重点(8461)
成果(8408)
(8210)
科研(7829)
人文(7786)
国家社会(7547)
课题(7478)
教育部(7388)
大学(7387)
期刊
(31647)
经济(31647)
研究(22749)
中国(13218)
(13053)
金融(13053)
(12550)
科学(9379)
管理(8764)
(8739)
学报(8646)
(7096)
大学(6684)
学学(6356)
(6267)
旅游(6267)
(6267)
财经(5776)
农业(5637)
业经(5199)
学刊(5039)
旅游学(5036)
游学(5036)
技术(4794)
(4709)
保险(4307)
(4307)
问题(3825)
教育(3803)
经济研究(3721)
共检索到11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鄂川  偶见  杨茂华  
《保险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了游源芬同志撰写的《对“保险利益”认识的再探讨》(文中简称《游文》)一文,引起了保险理论界的关注,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与游源芬同志商榷的文章,为了使理论日趋完善。现摘编部分观点刊登,供同仁们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卫东  
也谈保险合同形式及其生效的法律问题——兼与李兆良、蔡广国两同志商榷○周卫东编者按:本刊连续发表了一些争鸣文章,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为保险理论和保险法理的完善奉献了一点力量。周卫东写的这篇文章,能够按照保险法第3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亚奇  
1987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第五期刊登了刘淑芬同志撰写的《卫生防疫劳务实行成本核算的可行性》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也对卫生防疫劳务实行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发表如下之管见,特与刘淑芬同志商榷。一、商榷观点 1.刘文观点之二中,对实行防疫劳务成本核算的前提,没有作明确的回答,只是婉转地作了一个简要说明。笔者认为,实行防疫劳务成本核算的前提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有用成果,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方面的需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金冬  
也谈对收费的重新认识──兼就《对我国收费概念的重新认识》一文与徐炜同志商榷江西省德兴市物价局(邮编:334200)曾金冬并非所有的行政性收费都是"劳动价值的货币补偿"。"补偿"理论正是导致目前各单位乱支滥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的理论根据。并非所有行政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信元  
《财经研究》1991年第10期刊登了赵友良同志的文章《张謇——一个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以下简称《赵文》),笔者深为在清朝末年中国已具有如此现代的会计思想而感到自豪,但对文中“关于公积金性质的理论”一节中张謇的论点和赵教授本人的评述持有不同的看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淑江  范开秀  
本文认为虽然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需要建立教育产权的概念 ,并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非营利性和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昌武  
还当人们将职工从事本职以外工作获得额外收入视为“社会分配不公”,从而要求对此限制的呼声一直不断的时候,戴园晨同志在1991年第11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第二职业初探》一文,明确表示,第二职业有其存在基础,并预料今后还会呈现增长趋势。无疑,这给第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昌  
《统计与决策》1988年第3期刊登了宣乐新同志的题为“指数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消除”一文(以下简称“宣文”),对指数体系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读后确有不少启发。但宣文仍然不少地方值得再加以讨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航,宋荣萍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1999年第9期刊登了杨逸青同志的《医院内部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但笔者认为杨逸青同志的“定员管理、定额管理是科室核算的基础……”,这一提法不妥,故在此提出异议,与同道商榷。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独立核算(二级核算)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与考核的管理方法。科室成本核算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杨青同志在“再论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6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多方案选优问题。其主要结论有二: (1)净现值法、年值法、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多方案选优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有时与内部收益率法结论相悖; (2)进行多方案选优时,应根据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不能武断地说某种评价方法不正确。本文认为,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恒通  王进常  
学术论文中的引文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针对蒋鸿标等同志文章中的一些观点 ,采用例证法和哲学方法等对论题观点的引证机理、引文特别是自引机理、参考文献的功能以及引用的规则等进行了探讨。并认为 :“事实性描述”作为引证论据非常重要 ,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 ;自引是引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尽管自引存在许多问题 ,但不能以偏概全 ,因噎废食 ,拒绝自引 ,自引不应避免 ;参考文献的诸多功能说明 ,参考文献是人们进行科研时必须“顾及”的重要资料与线索 ;引用必须是对原文原话的照录 ,必须加引号 ,不是原文原话的则不应加引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信用社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时,竞究提“权、责、利”相结合好,还是提“责、权、利”相结合好?从表面上看只是“权、责”两字位置先后问题,没多大意思,实际上能有个准确的提法,并能理解其意义,对于搞好责任制是有益处的。自拜读《农村金融研究》83年增刊第2期封底刊登的张根学同志《关于“权、责、利”的提法小议》一文后,更感到弄清这一提法的重要性。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阎海琴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丁新  
陈远新同志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库存问题》(载《统计研究》1987年第2期,以下简称“陈文”)一文中,从“产品库存→积压→报废”这一普通经济现象考虑,说明了国民收入与库存、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库存、积累与库存的内在联系,提出要重新考虑国民收入核算是否把库存包含进去的问题。这种从实际出发,探索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做法值得借鉴。但是,陈文提出的一些观点、概念和方法值得商榷。一、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与库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