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1)
- 2023(4265)
- 2022(3531)
- 2021(2966)
- 2019(5261)
- 2018(5163)
- 2017(10019)
- 2016(5025)
- 2015(5875)
- 2014(6150)
- 2013(6186)
- 2012(6212)
- 2011(5805)
- 2010(6057)
- 2009(5825)
- 2008(5633)
- 2007(5176)
- 2006(4937)
- 2005(4774)
- 2004(4224)
- 学科
- 济(50275)
- 经济(50254)
- 地方(14887)
- 管理(13657)
- 方法(13096)
- 地方经济(11432)
- 数学(10506)
- 数学方法(10448)
- 中国(9523)
- 业(9218)
- 业经(8849)
- 企(8381)
- 企业(8381)
- 学(7849)
- 产业(6382)
- 经济学(6156)
- 和(5819)
- 农(5782)
- 理论(5340)
- 环境(5311)
- 发(5032)
- 制(4971)
- 融(4882)
- 金融(4881)
- 贸(4848)
- 贸易(4844)
- 体(4736)
- 财(4575)
- 易(4552)
- 总论(4242)
- 机构
- 学院(86460)
- 大学(86430)
- 济(48253)
- 经济(47404)
- 研究(33643)
- 管理(29310)
- 中国(25088)
- 理学(24160)
- 理学院(23826)
- 管理学(23526)
- 管理学院(23335)
- 财(20000)
- 京(17822)
- 科学(17320)
- 所(16819)
- 经济学(16671)
- 财经(15691)
- 研究所(14793)
- 经济学院(14568)
- 中心(14097)
- 经(14071)
- 江(14067)
- 范(12530)
- 师范(12485)
- 北京(11714)
- 院(11525)
- 财经大学(11357)
- 州(10839)
- 社会(10579)
- 科学院(10244)
- 基金
- 项目(47989)
- 科学(38181)
- 研究(37439)
- 基金(34798)
- 家(28951)
- 国家(28703)
- 社会(26912)
- 社会科(25543)
- 社会科学(25536)
- 科学基金(24592)
- 省(18281)
- 基金项目(17459)
- 教育(16361)
- 划(14545)
- 编号(14347)
- 资助(14343)
- 自然(12728)
- 成果(12507)
- 自然科(12403)
- 自然科学(12401)
- 发(12299)
- 自然科学基金(12167)
- 济(11992)
- 经济(11886)
- 国家社会(11516)
- 重点(10934)
- 发展(10883)
- 展(10743)
- 部(10721)
- 课题(10514)
共检索到14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刚
也谈商品经济的文化道德基础张晓刚《改革》杂志讨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很有必要。经济发展中的文化道德因素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激发创业精神;二是规范秩序,也就是为经济的制度提供人们的“共尊共信”文化道德基础。健康的经济秩序必然是文明的产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雨 周子超 周建波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而农牧交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冀东地区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冀东商品经济传统逐渐形成。冀东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为,以粮布鱼盐为主要商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市集贸易为特色,贸易范围涵盖环渤海与口外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于商业的牙行、典当业已经出现。在明末清初边禁趋缓的背景下,冀东商人觉察到关内关外的潜藏商机,毅然投身于闯关东大潮,开启百年呔商辉煌历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其彬
随着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多种公有制形式的出现,传统的过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受到了冲击,改革客观上要求建立使这些经济形式健康发展相配套的计划体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有了一个定性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丁丁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汪丁丁引言长期以来,大约是从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忽略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许多年以前,哈耶克强烈地批评凯恩斯的“就长期而言我们都会死去”是典型的“非道德主义者”的言论(凯恩斯声称自己是非道德主义者),是对未来不负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春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杰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我国“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自从这一问题提出之后,理论界一直围绕着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个是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否兼容,另一个是公有制与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谌东荄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始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至50年代日本才从美国引进,并与国情相结合,迅速形成了崭新的质量管理科学体系,并向全球辐射,引起世界的瞩目。这决非偶然,因为质量管理的发展,同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成熟后程度密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士兵
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已经发生异化:部分商品已经异化为公有产品;商品交换关系中的"等价交换"法则已经扭曲;追求价值的生产开始异化为追求使用价值的生产;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商品经济之所以发生这些异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直接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其必然结果。
关键词:
商品 商品经济 公有产品 等价交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炳瑛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不能归结到私有制上,而在于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种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因此,公有制并不排除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当个别劳动完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时,商品经济将会自行消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太基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我国现实公有制有着重大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前者与商品经济的排斥性,而后者却与之发生必然联系,具有兼容性。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兼容不是局部的,而是方位的。理论上确立这一命题,是实战中有效解决利益矛盾、按劳分配、宏观调节等一系列难题的必要前提。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兼容理论的确立,使我们有理由彻底纠正用限制或否定商品经济以巩固公有制的思想和行为;有必要对“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理论和对策进行反思。当前,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不在于改革国有制的形式,而在于彻底转变旧体制酿造的政府经济职能,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红亮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如何统一以及它的微观基础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又在于,作为目前我国公有制主体部分的国有企业究竟能不能成为这种统一的微观基础。这涉及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与此相关联,近年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回顾与反思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基本取向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二是理论思维在加强了的约束条件下展开,即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符合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两方面的要求;三是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综合和概括,因而逻辑分析色彩较浓。这些特点表明,有关国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光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和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讲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个新的改革浪潮。为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改革开放。本刊编辑部于3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讨会。理论界和新闻界的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部分会员30多人也出席了会议。理论界和新闻界到会和发言(包括书面发言)的有:吕东、杜润生、徐雪寒、李成瑞、于光远、刘国光、柳随年、高尚全、王梦奎、童大林、吴象、龚育之、吴明瑜、吴树青、周叔莲、方生、厉以宁、卫兴华、肖灼基、董辅礽、张卓元、赵人伟、杨启先、戴园晨、郭书田、林凌、罗肇鸿、何伟、孙效良、贺阳、江春泽、周小川、马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宁向东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他的商品经济理论也存在失误,需加以修改、补充和发展。毛泽东在对商品经济理论探索中,无论是正确的理论观点,还是失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理论财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亭
一、传统认识的误导 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即商品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等。商品经济正是这些矛盾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由在经济上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提供的产品,劳动在直接形态上具有私人性:但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的,并且私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索取交换价值,因而商品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