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262)
2022(3709)
2021(3658)
2020(3297)
2019(7417)
2018(7248)
2017(14145)
2016(8129)
2015(9155)
2014(9307)
2013(9310)
2012(8990)
2011(8131)
2010(8624)
2009(8297)
2008(8790)
2007(8138)
2006(7551)
2005(7390)
2004(6344)
作者
(25076)
(20767)
(20661)
(19844)
(13474)
(9812)
(9508)
(8175)
(7960)
(7760)
(7409)
(7186)
(6757)
(6747)
(6632)
(6399)
(6281)
(6129)
(6126)
(5853)
(5427)
(5296)
(5134)
(4929)
(4822)
(4690)
(4612)
(4531)
(4262)
(4161)
学科
(29951)
经济(29897)
(24245)
管理(22254)
(18120)
企业(18120)
方法(12086)
中国(11523)
(10920)
保险(10829)
(10491)
(10103)
数学(10008)
数学方法(9753)
(9578)
银行(9558)
(9443)
(9015)
(8397)
金融(8396)
(7867)
业经(6605)
(6512)
(6477)
贸易(6474)
(6431)
财务(6413)
财务管理(6386)
(6197)
理论(6030)
机构
大学(122641)
学院(119261)
(47001)
经济(45820)
研究(43743)
管理(41770)
中国(39573)
理学(33512)
理学院(33057)
管理学(32267)
管理学院(32043)
(27787)
(27169)
科学(26430)
(24109)
(21449)
研究所(21182)
(20838)
财经(20763)
中心(20391)
(18691)
北京(18164)
(16588)
农业(16585)
(16513)
师范(16381)
业大(16208)
财经大学(15419)
(15310)
(15028)
基金
项目(68145)
科学(52720)
基金(49599)
研究(49457)
(43573)
国家(43199)
科学基金(35686)
社会(30574)
社会科(28713)
社会科学(28698)
基金项目(25266)
(25114)
自然(23489)
自然科(22932)
自然科学(22925)
教育(22611)
自然科学基金(22517)
(22284)
资助(21988)
编号(19688)
成果(18526)
(15735)
重点(15614)
课题(14341)
(13698)
教育部(13378)
(13377)
科研(13211)
(13123)
大学(12736)
期刊
(59876)
经济(59876)
研究(43785)
中国(27832)
(22139)
(21297)
金融(21297)
(20453)
学报(20099)
科学(18044)
管理(16008)
大学(15067)
学学(13951)
教育(13486)
农业(13227)
财经(10896)
(9174)
技术(8760)
业经(8282)
经济研究(8054)
问题(7935)
(7732)
国际(7661)
理论(6951)
(6688)
图书(6392)
(6351)
实践(6151)
(6151)
世界(6122)
共检索到206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卫东  
也谈保险合同形式及其生效的法律问题——兼与李兆良、蔡广国两同志商榷○周卫东编者按:本刊连续发表了一些争鸣文章,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为保险理论和保险法理的完善奉献了一点力量。周卫东写的这篇文章,能够按照保险法第3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蔡广国  
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兼与李志文同志商榷○蔡广国最近出版的《保险法适用全书》中第272页登载了李志文同志撰写的《交付保险费保险单才有效力》一文(以下称《李》文),该文认为交付保险费保险单才能生效,就是说交付保险费是保险单生效的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交纳保险费不是人身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与蔡广国同志商榷○李兆良《保险研究》1997年第7期刊登了蔡广国同志撰写的《谈谈交付保险费与保险单生效的法律关系问题》一文(下称《蔡》文),读后觉得文中有一些观点不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来再研究和探讨,以利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尧  
本刊今年第1期原文发表了张淑珍同志所撰写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文,现又收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尧同志所撰写的文章,以此文来争鸣,这是很好的,可以把学术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保险法》。 此文有价值,值得认真一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卞江生  
新《保险法》对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予以了简化。根据新《保险法》第13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即成立。但新《保险法》的规定过于简略,导致实践中产生一些争议。本文认为,结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承保实务,保险人核保通过并通知投保人即意味着"保险人同意承保";寿险业务中,保险人在投保人签署投保单之后即预收首期保险费并不表示保险人必然同意承保,但保险人应当为投保人提供临时保障,并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承保;投保人表明投保意向或递交投保单后,保险人应及时作出同意承保或拒绝承保的意思表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再谈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与王尧同志商榷○张淑珍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并未有一致的看法。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保险合同应该是不要式合同。这一观点已在《保险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信元  
《财经研究》1991年第10期刊登了赵友良同志的文章《张謇——一个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以下简称《赵文》),笔者深为在清朝末年中国已具有如此现代的会计思想而感到自豪,但对文中“关于公积金性质的理论”一节中张謇的论点和赵教授本人的评述持有不同的看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华春辉  
本文从合同和民事合同的概念、我国民事合同的概念及原则、我国《合同法》中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原则、商业保险合同和《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淑江  范开秀  
本文认为虽然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需要建立教育产权的概念 ,并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非营利性和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杨青同志在“再论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6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多方案选优问题。其主要结论有二: (1)净现值法、年值法、追加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对多方案选优的评价结果一致,但有时与内部收益率法结论相悖; (2)进行多方案选优时,应根据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不能武断地说某种评价方法不正确。本文认为,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信用社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时,竞究提“权、责、利”相结合好,还是提“责、权、利”相结合好?从表面上看只是“权、责”两字位置先后问题,没多大意思,实际上能有个准确的提法,并能理解其意义,对于搞好责任制是有益处的。自拜读《农村金融研究》83年增刊第2期封底刊登的张根学同志《关于“权、责、利”的提法小议》一文后,更感到弄清这一提法的重要性。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兼与张根学同志商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馨  
本文对《论商业保险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比较》提出商榷 ,认为保险合同是属于民事合同的一个分支 ,从属于民事合同 ,理由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符合一般法理上的“主体说”,“目的说”,“选择说”,保险合同属于“私法”范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鄂川  偶见  杨茂华  
《保险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了游源芬同志撰写的《对“保险利益”认识的再探讨》(文中简称《游文》)一文,引起了保险理论界的关注,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与游源芬同志商榷的文章,为了使理论日趋完善。现摘编部分观点刊登,供同仁们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