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4310)
- 2022(11960)
- 2021(11176)
- 2020(9226)
- 2019(20823)
- 2018(20915)
- 2017(39293)
- 2016(21464)
- 2015(24566)
- 2014(24840)
- 2013(24676)
- 2012(23592)
- 2011(21788)
- 2010(22081)
- 2009(20823)
- 2008(20666)
- 2007(18824)
- 2006(17227)
- 2005(16264)
- 学科
- 济(95496)
- 经济(95327)
- 管理(61884)
- 业(57082)
- 企(43922)
- 企业(43922)
- 中国(35319)
- 方法(33435)
- 数学(29218)
- 数学方法(29004)
- 农(27933)
- 制(24542)
- 财(24051)
- 地方(22425)
- 业经(21175)
- 贸(20256)
- 贸易(20237)
- 银(20150)
- 银行(20126)
- 易(19730)
- 行(19561)
- 融(18470)
- 金融(18463)
- 农业(17760)
- 学(17588)
- 体(16922)
- 环境(15286)
- 发(14981)
- 技术(14955)
- 和(13603)
- 机构
- 大学(317753)
- 学院(315903)
- 济(140072)
- 经济(137178)
- 研究(118614)
- 管理(113315)
- 理学(94725)
- 中国(94350)
- 理学院(93582)
- 管理学(92216)
- 管理学院(91617)
- 京(70172)
- 财(69264)
- 科学(67213)
- 所(60667)
- 研究所(54015)
- 财经(52755)
- 中心(52608)
- 农(50890)
- 江(49589)
- 经(47788)
- 北京(45996)
- 经济学(44426)
- 范(42772)
- 院(42626)
- 师范(42351)
- 业大(41196)
- 经济学院(39886)
- 农业(39523)
- 州(39282)
- 基金
- 项目(194631)
- 科学(153267)
- 研究(148424)
- 基金(140041)
- 家(121246)
- 国家(120220)
- 科学基金(101155)
- 社会(95737)
- 社会科(90766)
- 社会科学(90749)
- 省(74240)
- 基金项目(72089)
- 教育(67651)
- 划(63250)
- 自然(60065)
- 编号(59828)
- 自然科(58595)
- 自然科学(58577)
- 资助(58061)
- 自然科学基金(57513)
- 成果(51915)
- 发(47088)
- 部(45040)
- 重点(44475)
- 课题(43649)
- 创(40582)
- 国家社会(40438)
- 制(40330)
- 教育部(38777)
- 发展(38694)
- 期刊
- 济(167794)
- 经济(167794)
- 研究(107859)
- 中国(77032)
- 财(52498)
- 农(48947)
- 管理(46530)
- 学报(45959)
- 科学(43932)
- 教育(40091)
- 融(37932)
- 金融(37932)
- 大学(35742)
- 农业(33242)
- 学学(33173)
- 经济研究(27596)
- 技术(27562)
- 财经(27391)
- 业经(26631)
- 经(23743)
- 问题(22730)
- 贸(20644)
- 国际(18505)
- 业(17469)
- 世界(17262)
- 技术经济(15560)
- 坛(15356)
- 论坛(15356)
- 理论(14944)
- 图书(14895)
共检索到518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乐真
也谈中国何以与诺贝尔奖无缘──从我国科技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谈起胡乐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赵红州教授的《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一文(见《中国科技论坛》1995年第4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何以长期与诺贝尔奖无缘?我同意赵文所作的结论:“这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大凡对诺贝尔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获奖人获奖时年纪轻轻,原因是他们在更年轻时提出了重要理论或者得到了重要发现。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劳伦斯·布拉格因为X射线晶体结构的开创性工作,25岁时就和自己的父亲亨利·布拉格一起登上了物理学的最高领奖台。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三个获奖者虽然年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获奖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正高级职位。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3个人,一半的奖金给了两位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一位是IBM公司沃森实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深入分析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 :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制度限制小城镇的公平发展 ;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土地制度设置的不完善 ,阻碍了土地聚集和人口聚集的同步进行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必要金融的支持 ;小城镇发展规划体制存在较大缺陷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改革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体制性障碍 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在诺贝尔科学奖109年的历史上,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处于无人折桂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是继"李约瑟难题"之后摆在国人面前的又一个世纪难题,人们把它称为"后李约瑟难题",也有人称之为"零诺贝尔奖现象"。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诸多原因所致,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要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红州
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赵红州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是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的。一个是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奖。有趣的是,我国公众对这两种奖,却抱着不同的态度,人们对于中国足球没能冲出亚洲,真是牵肠挂肚,痛心疾首;然而以中国46年不能获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玉涛 陈灵芝
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是获奖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呢?这不仅是实践问题,也是科技评价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和候选人为例,研究相对学术水平及科研合作关系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概率的影响。首先,从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方面解析诺贝尔奖评选的科学评价特征,采用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QAP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诺贝尔奖提名人更倾向于提名比其(相对)学术水平高的科学家;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提名人存在科研合作关系,有利于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最后,本文提出科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应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多与类似诺贝尔奖提名人的高水平科学家合作,不仅能够获得经验、知识和声誉,而且有利于在学术共同体中获得认可。
关键词:
科研合作关系 相对学术水平 提名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宁
自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以表彰他们在经济治理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表明经济治理问题将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侧重于从评述奥斯特罗姆对经济治理研究所做出的学术贡献的角度,探讨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并进一步展望经济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英基 李静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农业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乃权 陈新秀 叶庆祥 李绍杰
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实证发现。对于这两种市场异角的解释,学术界并未统一。BSV模型和DHS模型是基于投资者不同的认知偏差,分别对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作了统一的行为解释,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证券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跃进 尹玉吉
中国经济学如何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认为 :(1 )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 ,划清学术与政策之间的界限 ,遵循学术研究规范 ;(2 )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必须由定性的规范分析研究转向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 ;(3)加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学界尤其是诺贝尔奖得奖率较高大学经济学系、所的交流 ;(4)从中国实际出发 ,找准切入点 ,尽快在经济学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开云
中国本土学者为何难出诺贝尔奖得主?究竟是哪方面抑制了我们的科学创新潜能?就经济学而言,必须正视:数学功底不深,"数学化"的强度不够,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加之人们对市场化、民营化、"经济人"假设、数学模型等仍然心有余悸,相关分析研究往往着力不够。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经济学悖论"。这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
关键词:
诺贝尔奖 悖论 数学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华 张顺顺
2017年迎来了第7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为全面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金融学科所取得的开创性贡献,笔者对1969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论文和《美国经济评论》100年评出的顶级20篇文章进行梳理,大体上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内容分为金融经济理论、宏观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三大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翼
“长资事件”之后,有人对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非议。本文针对这些看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长资事件”的性质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作用及缺陷,认为该模型并不会因“长资事件”而失去其在金融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诺贝尔奖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