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1)
2023(1926)
2022(1593)
2021(1358)
2020(1161)
2019(2546)
2018(2358)
2017(4759)
2016(2521)
2015(2891)
2014(2841)
2013(2988)
2012(2645)
2011(2275)
2010(2347)
2009(2262)
2008(2467)
2007(2242)
2006(2010)
2005(1887)
作者
(7343)
(6131)
(6037)
(5885)
(3826)
(2803)
(2780)
(2401)
(2276)
(2250)
(2183)
(1990)
(1977)
(1974)
(1919)
(1834)
(1819)
(1772)
(1712)
(1696)
(1580)
(1474)
(1401)
(1384)
(1358)
(1344)
(1310)
(1306)
(1191)
(1191)
学科
(10192)
(10020)
经济(10002)
管理(8818)
(7730)
企业(7730)
(5024)
劳动(5005)
(4984)
中国(4414)
方法(4401)
(3920)
数学(3420)
农业(3380)
数学方法(3376)
(2816)
财务(2809)
财务管理(2804)
业经(2714)
(2708)
企业财务(2674)
(2500)
动力(2441)
收入(2420)
劳动力(2327)
人口(2292)
理论(2284)
农业劳动(2230)
教育(2171)
农业人口(2098)
机构
大学(37933)
学院(37726)
(16266)
经济(15958)
管理(14458)
理学(12296)
理学院(12174)
管理学(12006)
管理学院(11927)
研究(11842)
中国(8901)
(8203)
(7941)
科学(6600)
(6460)
财经(6285)
(5895)
(5725)
(5475)
师范(5443)
经济学(5417)
北京(5223)
研究所(5158)
中心(5079)
(5048)
业大(4842)
经济学院(4826)
(4700)
财经大学(4610)
(4431)
基金
项目(23355)
科学(18750)
研究(17679)
基金(17489)
(14869)
国家(14724)
科学基金(12911)
社会(12381)
社会科(11649)
社会科学(11646)
基金项目(8874)
(8592)
教育(8278)
自然(7725)
自然科(7541)
自然科学(7538)
自然科学基金(7412)
(7293)
资助(7052)
编号(7025)
成果(5893)
国家社会(5322)
(5294)
重点(5125)
课题(4855)
人文(4841)
(4779)
教育部(4774)
(4724)
(4722)
期刊
(19671)
经济(19671)
研究(11745)
中国(10529)
(7406)
管理(5936)
学报(5614)
教育(5084)
科学(4950)
大学(4585)
(4313)
学学(4235)
财经(3552)
技术(3361)
业经(3074)
经济研究(3056)
(3040)
农业(2774)
(2457)
金融(2457)
图书(2445)
问题(2403)
财会(2180)
技术经济(2168)
(2141)
(2141)
劳动(2141)
书馆(2032)
图书馆(2032)
商业(1960)
共检索到61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关柏春  
也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不等于按劳分配”──与申晓梅同志商榷关柏春申晓梅同志在贵刊撰文探讨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既"有重大差别",又"可以结合或统一"起来。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在提出几点不同意见与申晓梅同志商榷。欢迎申晓梅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能不能直接等同于按劳分配?前几年理论界有人提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的观点。随着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逐渐成为事实,此观点被认可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对此我却有不同的理解或认识。按精典作家的论述,按劳分配的本义应该是“社会产品在作了各种必要扣除后,归劳动者消费的消费资料按劳动这个统一尺度进行分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构想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的经济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还存在着广泛的商品货币关系,劳动的直接社会性程度很低,各人劳动质的差别很大,无法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等,因此贯彻按劳分配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套用。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任  
目前我国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因而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作为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也包含不少主观臆想的因素或非科学的成份,从而使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当前明确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关柏春  
按劳分配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和现实中的之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并无直接关系 ,而现实中的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则直接相关 ;按要素分配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传统的按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 ,而现代的按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则是统一的 ;现在所谓的按要素分配都是对分配现象的描述 ,这里的按要素分配实质上都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内容实质与表现形式的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逸红  
按劳分配与等价交换是不相容的─-与汤美莲同志商榷逸红前几天,在图书馆读到了汤美莲同志发表在《消费经济》93年第2期上的《按劳分配中的等价原则》一文(以下简称汤文),不敢苟同,提出几点意见,与之切磋。(一)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是水火不相容的杨文宣称,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美莲  
再论按劳分配中的等价原则─-答逸红同志的商榷汤美莲拙作《按劳分配中的等价原则》一文在《消费经济》1993年2期刊出后,黄倚衡同志以《按荣分配不是等价交换》为题撰文,在《湖南商专学报》(内刊)提出商榷,今又以该《商榷》文,换了一个标题为《按劳分配与等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炼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具有价值;劳动作为流动状态,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而劳动本身也没有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汝桓  
按劳分配同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在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同按劳分配的矛盾不是本质上的,不能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分配中,应把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放在优先地位,即把V+m中的V部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后,再对m部分“按贡献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升平  
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所得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体现私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既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统一的分配方式,也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既然所有制形式是混合的,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必然是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公有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反之则是按要素分配为主体。即使是同一劳动者,他的收入来源也可能是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按劳分配所得,一部分是投资收益,关键看劳动者收入中各收入来源的比重,如果劳动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劳动者个人收入就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科  黄瑞芹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是以大量消耗知识为特征的 ,与此相对应 ,社会财富分配的轴心也由资本转向知识 ,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按知分配。按知分配不同于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应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知分配并存 ,而其发展的趋势将是按知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可比劳动力法与价值规律─—兼与刘福垣同志商榷傅晨在新一轮剪刀差讨论中,可比劳动力法成为热点之一。这个深层理论问题由于事关剪刀差的基本判断而受到学者们的共同关注。然而,讨论中分歧很大。笔者认为,这一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在检阅农经学者的基础理论功底,因此,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贾丹林  
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艳,贾丹林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因为马克思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一个历史范畴,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劳动力能否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丛林  
关于劳动力是否商品问题,我国学术界8年前就开展过讨论。当时笔者曾以《以劳动力商品论若干论点的质疑—与何伟、韩志国同志商榷》为题,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一期)所开展的专题讨论。近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一争论又重新展开。主张社会主义公有经济范围内劳动力也是商品的同志又有增加之势,杨坚白同志在《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12期上发的《也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否商品》(简称《也谈》)就颇具代表性。这里仅就此文提些不同看法,向作者和参加讨论的同志请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