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4)
2023(5741)
2022(4727)
2021(4600)
2020(3755)
2019(8743)
2018(8343)
2017(15755)
2016(7889)
2015(9124)
2014(8850)
2013(9038)
2012(8495)
2011(7882)
2010(7683)
2009(7158)
2008(7103)
2007(6068)
2006(5408)
2005(5232)
作者
(22014)
(18523)
(18504)
(17802)
(11778)
(8912)
(8424)
(7384)
(7090)
(6511)
(6462)
(6075)
(6041)
(5942)
(5844)
(5734)
(5646)
(5345)
(5253)
(4991)
(4713)
(4392)
(4379)
(4237)
(4188)
(4173)
(4018)
(3775)
(3728)
(3703)
学科
(39541)
经济(39507)
(22769)
管理(21998)
方法(17958)
数学(16677)
数学方法(16609)
(16160)
贸易(16155)
(15991)
(15469)
企业(15469)
中国(15317)
(13755)
(12277)
(9399)
(8978)
出口(8971)
出口贸易(8970)
技术(7249)
农业(7218)
(7205)
(7100)
银行(7100)
(6953)
业经(6469)
(6391)
金融(6391)
关系(6296)
产品(5600)
机构
大学(119723)
学院(116590)
(64553)
经济(63818)
研究(46658)
管理(45021)
中国(38501)
理学(38389)
理学院(38004)
管理学(37717)
管理学院(37496)
(26968)
(26183)
科学(24136)
(22868)
经济学(22323)
财经(21707)
研究所(20604)
中心(20522)
经济学院(20232)
(20205)
北京(17406)
(17312)
(16849)
财经大学(16405)
(15870)
科学院(14406)
(13952)
业大(13848)
(13633)
基金
项目(76230)
科学(62167)
基金(59608)
研究(57387)
(52016)
国家(51693)
科学基金(44207)
社会(40346)
社会科(38635)
社会科学(38627)
基金项目(30006)
自然(25952)
自然科(25429)
自然科学(25420)
资助(25193)
自然科学基金(25030)
(24989)
教育(24457)
(22141)
编号(20004)
中国(19685)
(19316)
国家社会(18969)
(17129)
重点(17060)
教育部(16920)
(16572)
成果(16233)
人文(15784)
创新(15744)
期刊
(66742)
经济(66742)
研究(40871)
中国(26252)
(19316)
管理(18172)
科学(16309)
(15623)
学报(15061)
(12904)
经济研究(12664)
(12357)
金融(12357)
大学(12282)
财经(11632)
学学(11355)
农业(11248)
国际(11202)
世界(10241)
(10157)
问题(9625)
技术(9357)
业经(8797)
教育(8543)
(7575)
技术经济(7068)
科技(6504)
统计(6133)
(5930)
论坛(5930)
共检索到18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康   方显仓   于洋  
智能联接是宽带、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有力推动着一国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本文利用华为公司发布的智能联接指数,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智能联接如何影响一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一国的智能联接水平对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降低高科技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等渠道来实现。分组讨论发现,智能联接对起步者、领跑者和加速者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智能联接可以显著提升互联网发展程度高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和互联网发展程度低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智能联接对高科技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分别呈现“M”型和“倒U”型特征。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证实上述结论可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立  漆建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博  
上海市提出“科技兴市”战略以来,高科技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若不消除这些障碍,必将延缓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目的地贸易状况的统计数据,旨在通过对当前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历史机遇的分析,探索提高上海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以增强本地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实力、获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向慧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加快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进程。所谓高科技产品,即技术含量、附加值高,采用高科技手段生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产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在全球贸易份额的比例节节攀升,已从2000年的6%增长到了2014年的37%。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之一,2014年出口额达到了7263亿美元,跃居全球首位。然而,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障碍,如技术与人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明  韩秀申  周海燕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现状(一)我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发展概况目前在我国使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中,将高科技产品分为9大类: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其他技术。2001年以来(除2009年外),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到2013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晓博  吴建伟  
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成长性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成为可能。随着上海高科技产业的迅速成长,上海在该领域内与国外的联系与互动趋势进一步显现。如何使上海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层次、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跃上新的台阶,是上海能否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开放型经济环境中,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状况成为反映产业竞争力变化的最为敏感的晴雨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状况的统计分析,探索提高本地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以增强本地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实力,获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震  高越  
本文选取了1996-2016年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数据,采用了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长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不断下降,而结构效应不断上升;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美国进口需求规模的增加,而我国出口产品种类与美国进口增速较快的种类契合程度并不高;我国高科技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依然不强,只有部分产品的竞争能力获得了较大提高。为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长,本文提出及时调整出口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和增加研发投入及完善专利保护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长英  刘璇  李志远  
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基于2017—2020年HS6位编码细分产品月度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加征关税降低了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美国关税每提高1%,中国对美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约0.56%;异质性分析显示,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输美消费品、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和质量较低产品质量的负向影响更大;美国的拟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也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相对于实际加征关税而言影响较小;中国产品的出口流向及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对东盟国家出口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但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质量没有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弋辉  
在本期论坛栏目里,我们发表了《强化金融扶持》一文.作者对我国机电工业建设和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何对机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施金融扶植的问题,值得一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东霞  
当今世界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导致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国家受其影响而陷于贫困,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多样化,工资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单调,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大量进口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出售自己的特有产品。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不能片面追求机电产品出口而轻视初级产品的出口,不能盲目追求“拳头”产品以振兴出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世康  
产品的出口能力是评价特区、沿海开放地区及区内所设企业外向性能力的重要依据。产品的出口比例是评价产品出口能力的主要指标。所谓产品出口比例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出口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它既可作为宏观评价指标,也可作为微观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统计工作的历史不长,许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实际工作中,关于产品出口比例的计算方法还存在分歧意见。本文就产品出口比例的计算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岑建康  
多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已从1985年的6.14%上升至1997年的32.5%,从而极大地扭转了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局面。因此努力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对实现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峰  杨逢珉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近10年来水产品的出口增长势头总体强劲,但个别年份也产生了较大波动。2001-2013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日韩市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61%和3.68%。截至2013年,中国对日、韩水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28.15亿美元和9.78亿美元。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中国对日韩水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