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6)
- 2023(243)
- 2022(224)
- 2021(169)
- 2020(161)
- 2019(388)
- 2018(387)
- 2017(812)
- 2016(444)
- 2015(529)
- 2014(539)
- 2013(543)
- 2012(595)
- 2011(535)
- 2010(575)
- 2009(451)
- 2008(521)
- 2007(477)
- 2006(435)
- 2005(362)
- 学科
- 济(2522)
- 经济(2521)
- 管理(1274)
- 方法(1249)
- 业(1146)
- 数学(1138)
- 数学方法(1121)
- 企(1064)
- 企业(1064)
- 财(714)
- 中国(636)
- 贸(486)
- 贸易(486)
- 易(477)
- 策(463)
- 制(444)
- 融(435)
- 金融(435)
- 学(416)
- 地方(413)
- 划(410)
- 银(368)
- 银行(368)
- 行(359)
- 理论(347)
- 关系(343)
- 财政(320)
- 计划(318)
- 农(313)
- 经营(302)
- 机构
- 大学(7320)
- 学院(7118)
- 济(3484)
- 经济(3423)
- 管理(2620)
- 研究(2529)
- 理学(2237)
- 理学院(2216)
- 管理学(2178)
- 管理学院(2167)
- 中国(1941)
- 财(1761)
- 京(1541)
- 财经(1416)
- 科学(1353)
- 经(1305)
- 所(1249)
- 经济学(1237)
- 经济学院(1135)
- 研究所(1128)
- 中心(1079)
- 财经大学(1071)
- 北京(1010)
- 范(998)
- 师范(996)
- 江(976)
- 院(882)
- 师范大学(807)
- 融(788)
- 金融(785)
共检索到10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军
所谓“预期”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个人、企业等)在决定其当前的行动以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动所作的一种估计。而“理性预期”则是当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上发生的事实时的情形。很显然,公众要进行预期就离不开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包括了历史的统计资料,而且也包含对有关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判断等知识。卢卡斯指出,人们在预期即将发生的经济变动时,总是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已获得的所有信息,作出合理而明智的反应。理性预期学派关心的就是公众的这一反应对政府政策效力的影响,并认为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无视这种影响,否则,政策的目标不仅实现不了,而且有时还会引发政府事先无法预料,事后又难以控制的局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伟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或可选择性条款,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使企业税负得以减少或延缓,以获得最大税后收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其要点在于"三性",即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进行税务筹划对任何纳税人都有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一、公益性捐赠税务筹划企业在进行公益性捐赠时,可选择捐赠货物,也可选择捐赠货币。税法规定,企业将货物用于公益性捐赠时,一方面要视同销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兆龙
相传大禹治水来到大越的时候(今浙江绍兴),为了继续更好地治理洪水,决定在茅山召集各地诸侯计功封爵,并商讨今后治水的良策。于是就有了《左传·哀公七年》所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盛典。防风氏接到通知后,却没能及时与会,大禹心想:"如再不治他,洪水难以根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启贤
近日拜读了王静先生的大作“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见《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王文”对“教”、“育”二字作了新的阐释,堪称是笔探今古的佳作,特别是在“育”字的考释上,辨析明详,识见精透,实为难得。只可惜,王文关于“教”字的论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充分占有资料,然后加以分析比较,以推求出可靠的结论来,这是在训诂学研究中应该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也说通胀和失业茅于轼前一阵我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厉以宁就通胀和失业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吴先生强调治理通胀,厉先生则认为失业是首要问题。吴、厉两位的意见显然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但经济学界认为这是一个争论,其前提是通胀有利于缓解失业。否则治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丰之
到餐馆进餐能否自带酒水,带了是否要收“开瓶费”?这个问题网上议论得很热闹,社会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职业习惯,我向一些熟识的朋友探询对这件事的意见,他们有的是爱喝一杯的,有的却滴酒不沾。但事涉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大家都还是有自己的看法。多数人从直观上就认为收“开瓶费”不对,说带不带酒是个人自由,是消费者应有的选择权;也有人说,谁愿意带酒去餐厅?是他们的酒卖得太贵,才不得已背去的,等等。也有人对此作了理性思维,认为餐馆为顾客提供就餐的场所和服务是要付出成本的,它必须从出售的菜肴和酒水中分摊成本并获得利润,否则它开餐馆干什么?当然,餐馆卖酒的价格要合理,收“开瓶费”也要有个规矩,不能漫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涨幅度被低估,其原因是未将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纳入统计范围。本文认为,根据国际惯例编制的CPI已考虑了居民的居住消费,不将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纳入,是因其具有投资性质和金融资产性质;也可避免CPI因商品住宅价格的波动而出现的大幅波动,有利于客观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季焜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分析和对策(上)──也谈中国是否会使世界饥饿黄季焜自从布朗博士发表他的著名文章《中国的繁荣正在消耗全球食物供给》(Brown,1994)以来,中国未来粮食能否自给,中国是否会使世界饥饿,成为国内外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回答这...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季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论证及对策(下)──也谈中国是否会使世界饥饿黄季 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供需平衡预测十多年来,有不少经济学家和预言家对中国粮食的预测作过大量的研究。然而,由于他们的预测多基于趋势和单因素(或少量因素)分析,研究时的情况和背景不同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2007年3月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无疑是各国当局使用最多的用语之一。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偏爱用之来解释此次危机的根源。将危机归咎为失衡,将失衡描述为"全球"的,他们可得以轻松地将危机的责任推卸给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说,"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云云,都是从这个概念中获得其理论支持的。中国的有关部门自然对此论保持高度的戒备。在所有的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国际会议上,官方都避免使用这个用语。有朋友告诉我,在历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会议的公报和首脑宣言中抹去这个用语和相关表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力行
平衡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动态稳定,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和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惊涛拍岸,经济社会活动变化加剧,应对国内外复杂的不平衡形势,需要研究平衡规律,妥善选择着力点和支撑点。本文研究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探究平衡规律的内涵及其对事物联系和互动的作用,揭示平衡规律"根本化、结构化、系统化、对应化、对称化、反射化和节奏化"等基本特征,比较平衡规律与其他规律的关联和差异,分析平衡规律对国际格局、经济发展、科技变革的重要作用。本文共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平衡现象和平衡思想渊源;第二部分探究平衡规律的内涵;第三部分揭示平衡规律的重要特征;第四部分分析平衡思维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