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
- 2023(1334)
- 2022(1168)
- 2021(1013)
- 2019(2020)
- 2018(2011)
- 2017(3650)
- 2016(2269)
- 2015(2619)
- 2014(2646)
- 2013(2721)
- 2012(2639)
- 2011(2544)
- 2010(2673)
- 2009(2651)
- 2008(2865)
- 2007(2811)
- 2006(2616)
- 2005(2367)
- 2004(2201)
- 学科
- 济(10261)
- 经济(10181)
- 管理(6018)
- 业(5512)
- 学(5073)
- 企(4849)
- 企业(4849)
- 方法(3784)
- 理论(2856)
- 中国(2617)
- 数学(2616)
- 数学方法(2574)
- 财(2404)
- 业经(2338)
- 教育(2223)
- 制(2080)
- 贸(2080)
- 贸易(2079)
- 和(2054)
- 农(2045)
- 易(1999)
- 关系(1909)
- 融(1705)
- 金融(1704)
- 物(1653)
- 体(1611)
- 法(1574)
- 银(1501)
- 银行(1486)
- 行(1428)
- 机构
- 大学(43833)
- 学院(41789)
- 研究(16174)
- 济(14716)
- 经济(14391)
- 科学(11579)
- 中国(11251)
- 管理(11102)
- 京(9744)
- 所(9695)
- 农(9065)
- 研究所(8843)
- 理学(8754)
- 理学院(8607)
- 管理学(8394)
- 管理学院(8307)
- 财(7976)
- 江(7402)
- 农业(7124)
- 范(6944)
- 业大(6918)
- 师范(6879)
- 中心(6537)
- 北京(6320)
- 财经(6294)
- 州(5892)
- 省(5745)
- 经(5602)
- 师范大学(5514)
- 院(5456)
共检索到67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志刚 王小兵
对于《物权法》第29条直接赋予遗赠以物权变动效力的做法,否定论所提出的各项批评值得商榷。在现行法之下,直接赋予遗赠以物权变动效力并不会造成明显的体系冲突和给交易安全带来危害,反倒可以更好地贯彻因遗赠而生的物权变动原则上应与因遗产分割而生的物权变动保持规则适用上的一致性的法理,因而是值得肯定的。在因继承而生的物权变动已被解释为溯及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的情况下,对于《物权法》第29条所规定的"受遗赠开始时"也应做溯及主义的解释,即因受遗赠而取得的物权应被解释为溯及于遗赠人死亡时开始生效。
关键词:
遗赠 物权变动 继承 遗赠合意 溯及主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金华
法定非依法律行为可以引起物权消极变动的效力,但出于交易安全考虑,事后进行备案宣示登记是必要的,整体结构安排要和积极变动的登记程序相协调。我国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应明确规定对因非依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应该进行登记,考虑对类似强制执行、遗赠扶养协议的受遗赠等特殊情况,在立法上作出一些例外规定。同时,对基于非依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程序应作出一些具体的规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项有义 漆亮亮
遗赠动机是遗产税经济分析的基点。本文以国人的遗赠动机(包括利他动机、交换动机和安全动机)作为分析基点,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和当前主流观点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遗赠动机 遗产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鹏程 陈星
依据物权变动的发生根据,物权变动可以分为基于法律行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以及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也需要满足物权法所规定的公示公信效力,赋予某一项法律文书物权变动的效力,必须考量公示公信原则和法律效力类型两个方面的问题。故因仲裁裁决书未能达到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主义要求,《物权法》第28条宜适时作相应限缩修改。
关键词:
仲裁裁决书 物权变动 物权公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佑宁
问题某村村民张某在宅基地上建有房屋并长期居住,因无法定继承人,张某订立遗嘱决定在其去世后将该房屋赠与其好友李某(城镇居民)。张某去世后,李某拿到该房屋钥匙并时常下乡居住。现该村正在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请问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 杨德才
促进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但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数量的攀升将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我国居民具有普遍的遗赠动机这一现实特征,构建包含遗赠动机的拓展的OLG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延迟退休政策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影响结果取决于经济中的资本产出弹性。如果资本产出弹性较高,那么延迟退休将同时降低居民年轻时期和年老时期的消费;反之,延迟退休将降低居民年轻时期的消费,并提高其年老时期的消费和一生中的总消费。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使延迟退休政策效果发生改变的资本产出弹性的阈值介于0.5和0.6之间。以上研究结论为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以促进居民消费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遗赠动机 资本存量 消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桂红 高岚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确权的基础上鼓励与规范林权流转。然而,林权流转并不必然导致林业物权变动。首先以我国林业物权变动为研究对象,厘清了林业物权变动与林权流转的区别;其次,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林业物权变动的规定与德国和日本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再次,结合我国现阶段林业物权变动的现状,从林业物权变动模式和林业物权变动的各种限制条件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林业物权变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简化林业物权变动程序,加快完善与林业物权变动相关的服务和配套措施的建议,以期为深化、完善林权制...
关键词:
林业物权 物权变动 林权流转 林地 林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杜国明
物权变动模式关系到物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是集体林权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辨析中国现行法律体系物权变动的基本模式、例外模式和专门法律中的林权物权变动模式状况,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司法实践等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集体林权领域应当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关键词:
集体林权 物权 变动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松发 郑德璋 廖宝文 李云 陈焕雄 陈光禄
采用现代的灰关联分析和关联极性分析与传统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地研究了4个红树植物乔木种群被人工引入一个次生灌木群落后对原群落及其种群的扰动效应,扰动性质、强度和机制,揭示了原群落中的两个灌木种群受扰动后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性。据此,为改造与此同类的红树林灌木群落及利用种群对种群进行生物控制提供指导。
关键词:
红树植物,扰动效应,扰动性质,灰关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术魁 张孜仪 杨择郡
特许物权是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特许物权变动是指特许物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行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特征是为其变动过程被政府管制的重要原因,我国法律即采取特许物权变动行政许可制度,是国家为减少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而对私人权益实施的强制性干预。特许物权变动行政许可制度弱化特许物权人的最大化收益,产生了价格不菲的经济租。部分特许物权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做出各种努力旨在影响特许物权变动中行政许可的向度与强度。一旦寻租行为得逞,自然资源的法定变动路径将备受扭曲,社会总体福利下降。寻租行为在特许物权变动中的发生类型呈现出独占型寻租和竞争型寻租两种,但其有着共同的衍生路径。追踪寻租行为的发生脉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宗祥
近5年来 ,国内学术界关于提单是否物权凭证的讨论纷纷扬扬 ,但分歧至今未能消除 ,具权威性或结论性的观点目前尚难见到。本文在紧扣提单及其转让、物权范畴与其体系的基础上 ,密切结合有关的国际贸易与运输的法律、惯例和实务 ,全面深入地探讨提单的物权凭证功能 ,同时兼论提单的其它功能 ,最后还展望了提单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提单 物权 所有权凭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耀东 勾维民
动产抵押权变动由罗马法和日尔曼法的形式主义到近现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登记对抗主义,无疑走向了历史的倒退。由于登记的公示机能无法像占有那样随着动产物权变动而彰显,而且对一些价值不大的动产进行登记可能造成不便,增加抵押人的费用。因此,为了兼顾交易快捷与安全,有必要在登记之外寻求其他的"形式表象"来表征动产抵押权的变动。
关键词:
动产抵押权 公示方式 形式主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训苏
再论产权变动中企业整体资产的价格张训苏《投资研究》1995年第11期《论企业整体资产价格的评估》一文,从一定角度对商品企业的评估价格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就相关问题再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期有助这个问题的深入认识与研究。一、企业产权变动与企业作为商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枫林
论权变管理钱枫林一、权变管理的理论分析当人类社会跨入20世纪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员工知识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更加残酷、激烈,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魏远竹
针对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存在的山林权属不清、政策法规滞后、中介服务机构缺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对策,主要有:坚持正确的产权流转变动指导思想;切实搞好山林权属的界定与登记工作;建立和完善产权流转市场和各种服务中介机构;规范产权流转的程序和范围;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政府对产权流转的宏观间接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