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72)
2022(946)
2021(902)
2019(1820)
2018(1778)
2017(2990)
2016(1875)
2015(2115)
2014(2208)
2013(2157)
2012(2130)
2011(2138)
2010(2288)
2009(2363)
2008(2358)
2007(2338)
2006(2197)
2005(2138)
2004(2020)
2003(2193)
作者
(6105)
(5060)
(4799)
(4722)
(3297)
(2426)
(2200)
(2018)
(1891)
(1878)
(1787)
(1754)
(1749)
(1681)
(1560)
(1514)
(1510)
(1459)
(1387)
(1381)
(1306)
(1289)
(1260)
(1203)
(1192)
(1166)
(1141)
(1042)
(992)
(990)
学科
(8138)
经济(8125)
管理(5786)
(5120)
(4795)
企业(4795)
教育(3482)
(3241)
中国(3086)
理论(2957)
方法(2505)
(2319)
(2200)
业经(1978)
(1778)
(1770)
金融(1769)
(1726)
(1720)
银行(1719)
(1661)
(1582)
研究(1540)
(1462)
(1396)
地方(1353)
数学(1347)
数学方法(1319)
(1300)
财务(1287)
机构
大学(34739)
学院(32168)
(11580)
研究(11524)
经济(11268)
管理(9119)
中国(8582)
(7624)
(7193)
理学(6929)
理学院(6801)
科学(6788)
(6721)
师范(6704)
管理学(6664)
管理学院(6592)
(6073)
(5900)
师范大学(5371)
财经(5351)
研究所(5283)
北京(5103)
(4850)
教育(4834)
(4737)
中心(4519)
(4475)
(3892)
经济学(3879)
财经大学(3784)
基金
项目(14928)
研究(12458)
科学(11368)
基金(10121)
(8577)
国家(8468)
社会(7466)
社会科(7008)
社会科学(7005)
科学基金(6815)
教育(6410)
成果(5887)
(5660)
编号(5367)
(4974)
基金项目(4832)
课题(4276)
资助(4211)
重点(3637)
(3605)
自然(3545)
(3545)
(3510)
自然科(3458)
自然科学(3458)
自然科学基金(3404)
项目编号(3287)
(3171)
(3167)
阶段(3162)
期刊
(17217)
经济(17217)
研究(14766)
教育(8362)
中国(8280)
(6891)
学报(6549)
大学(5031)
科学(5017)
学学(4369)
财经(4229)
管理(4205)
图书(3739)
(3730)
(3666)
(3349)
金融(3349)
书馆(3083)
图书馆(3083)
技术(2702)
问题(2507)
(2241)
经济研究(2237)
农业(2138)
(2079)
(2075)
论坛(2075)
业经(1921)
社会(1765)
国际(1701)
共检索到5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施伟青  
新近,周厚强同志的《秦士伍的身份及其阶级属性辩析》一文,对秦“土伍”的身份和阶级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士伍”仅仅是指“尝有爵而被夺去爵位的人”。笔者认为周文的立论和取证都是可以商榷的。 一 史书上有关“士伍”的记载,最早的见于《史记·秦本纪》:“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如淳注“士伍”说:“尝有爵而以罪夺爵,皆称士伍。”《史记·白起列传》对此事的记载类《本纪》,然未作注。较迟的见于《汉书·景帝纪》,“吏迁徙罢免,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土伍,免之。”李奇注云:“有爵者夺之,使为士伍,有位者免官也。”颜师古则注说:“此说非也。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学俊  
教育改革"不问国情"是不可能的,但是,以怎样的思想方法全面而辩证地看待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国情,怎样理解"能动地适应国情",这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如果忽视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如果忽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多次决定的精神,如果不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结合的层面并以"现代、世界、未来"的国际视野来思考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那么我国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能动地适应国情",就会始终被动地落后于国家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就注定会步入歧途。这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大而化之的空谈要不得,非此即彼的片面思维方式和论风应该停止,因为它对学术讨论和教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也论谁是企业的主人──兼与张泽荣同志商榷郭跃进明确谁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转机建制,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2期刊载了张泽荣同志的文章──《股东与职工,谁是企业的主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烈龙  
关于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专文集中论述的并不多见,而分散地不同程度地涉及其内容的文章却有不少.贺疆同志的《论速度与效益》一文是一篇专论文章,读后受益匪浅.然而,文中也有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里借用一下论题,笔者也来一番论速度与效益.与贺疆同志商榷,同时就教于大家,共同探讨. 我国曾经有过高速度、低效益的较长发展历史,由于重速度、轻效益使我们吃够了苦头.经济速度一开始就一直是政府行为的追逐目标,而且常盛不衰;经济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十分重视,已经把它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核心.然而速度过高、效益太低的现象,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难道说抓了速度就难以提高效益,抓了效益就会失去速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金海  
读了《卫生经济》杂志1985年第7期沈群同志《讨论医疗消费的性质》一文,很受启发。文章中的很多观点与我的看法一致。但是,沈群同志提出“将医疗费用归入职工工资,企事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平均分给每个职工。”我认为这种观点似有不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宗全  
周开岳同志《兼并在卫生部门》一文(载《中国卫生经济》1989年1期)运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的理论,对卫生部门的兼并进行了探讨。拜读后使人颇有别开生面之感。这种探讨对深化卫生改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兼》文认为,“具有企业性的卫生机构间的兼并是它们的一种内在机制。”在卫生部门“也一定会出现兼并”,当引起人们注意后,兼并现象就可能“形成一股浪潮”,“成为一种倾向”。对此,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远宏  
怎样评价流动资金周转的效益,通行的教科书用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次数或天数)来反映。如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说:“在资金相同的条件下,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创造的社会的财富就越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缪建行  
宋文认为;“公司法人财产权是法律赋予公司法人对自己的法定财产所应行使的一切法定权利”。这就是说法人财产权是来自于法律赋予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没有投资者的投资,法律是创造不出法人财产来的;如果没有投资者的高度分散,投资者只有一个或者某一投资者掌握了51%以上的股权那就没有法人财产权;如果没有自然人的财产权也就不会有法人财产权;如果没有股份制和股票的出现也就不会有法人财产权;如果没有资本市场也就不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本文对研究者建立的一个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新的理解。本文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理解为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市场对旅游企业或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他们采取合作行为的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也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与余书炜同志商榷□张凌云《旅游学刊》今年第4期刊登了余书炜的《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一文(以下简称余文),就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以旅游活动作为起点推导构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华  
分析了用基尼系数评价森林资源分布的几点缺陷,运用3种统计方法建立森林分布量化评价指标,对中国6次资源清查期间的森林分布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森林覆盖率与森林分布反方向演进的规律;建议在强调森林资源数量增长的同时还应重视地域上的均衡分布,更充分地发挥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淑江  范开秀  
本文认为虽然教育中的产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但不需要建立教育产权的概念 ,并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非营利性和投资回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信元  
《财经研究》1991年第10期刊登了赵友良同志的文章《张謇——一个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以下简称《赵文》),笔者深为在清朝末年中国已具有如此现代的会计思想而感到自豪,但对文中“关于公积金性质的理论”一节中张謇的论点和赵教授本人的评述持有不同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昌  
《统计与决策》1988年第3期刊登了宣乐新同志的题为“指数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消除”一文(以下简称“宣文”),对指数体系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读后确有不少启发。但宣文仍然不少地方值得再加以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