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0)
2023(10427)
2022(8708)
2021(8124)
2020(6813)
2019(15321)
2018(15583)
2017(29812)
2016(16277)
2015(18272)
2014(18488)
2013(17772)
2012(16415)
2011(14875)
2010(15534)
2009(15239)
2008(14427)
2007(13113)
2006(12058)
2005(11435)
作者
(44777)
(37014)
(36821)
(35517)
(23174)
(17404)
(16930)
(14110)
(14095)
(13362)
(12591)
(12314)
(11974)
(11918)
(11731)
(11503)
(10845)
(10830)
(10669)
(10524)
(9640)
(9008)
(8970)
(8429)
(8400)
(8390)
(8344)
(8292)
(7459)
(7298)
学科
(57838)
经济(57735)
管理(49124)
(45113)
(38345)
企业(38345)
(27733)
金融(27726)
中国(27056)
(26600)
银行(26582)
(25749)
(23542)
(22376)
方法(20917)
数学(18102)
数学方法(17948)
(17243)
(16129)
业经(15297)
(13417)
财务(13377)
财务管理(13344)
体制(12807)
企业财务(12705)
地方(11832)
(11484)
贸易(11469)
中国金融(11353)
理论(11308)
机构
学院(225134)
大学(224940)
(95318)
经济(93074)
管理(80191)
研究(76766)
中国(67340)
理学(66772)
理学院(66094)
管理学(65122)
管理学院(64704)
(53882)
(48027)
科学(41460)
财经(40496)
(38239)
中心(36649)
(36498)
(35990)
研究所(33624)
(33162)
北京(31136)
经济学(30774)
财经大学(29964)
(28848)
(28694)
师范(28386)
业大(27960)
(27719)
经济学院(27711)
基金
项目(134889)
研究(105687)
科学(105191)
基金(95544)
(81105)
国家(80347)
科学基金(68168)
社会(66994)
社会科(63472)
社会科学(63460)
(53247)
教育(49786)
基金项目(49405)
编号(44574)
(44119)
自然(39773)
成果(39345)
资助(39135)
自然科(38780)
自然科学(38769)
自然科学基金(38071)
课题(32268)
(31463)
(30984)
重点(30698)
(29436)
(29070)
(28741)
项目编号(27747)
国家社会(27534)
期刊
(112493)
经济(112493)
研究(77970)
中国(53894)
(43575)
(41189)
金融(41189)
管理(32753)
教育(32103)
(31298)
学报(31074)
科学(27704)
大学(24971)
学学(23179)
财经(21427)
农业(19626)
技术(19493)
(18383)
经济研究(18347)
业经(17879)
问题(14839)
理论(12767)
(12694)
实践(11370)
(11370)
国际(11368)
改革(10218)
(10218)
职业(10204)
现代(10146)
共检索到370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联苗  李怡农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正因为如此,整个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对此都十分关注,议论也颇多。然而,在众多的议论里,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议论,却显得很不够。而这恰恰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功败与否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此发表一点很不成熟的意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一、两种不同意见分歧的实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讲的经济改革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现存的问题提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已经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以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我国的金融体制同样存在类似的毛病,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引泉  
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机构体系的改革。即各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撤销、分家、合并,权力与职能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重新分配与组合,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能转化。二是金融活动方式的改革。即信用体系的变革、融资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金融组织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变。三是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机制的改革。即适当放松国家对金融组织及全社会的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天科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其核心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济观念。1.经营观念,承认专业银行是企业,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必须有合理的存贷利差,必须计算资金成本,加强经营观念,努力增加盈利。2.市场观念,要充分运用信贷、利率经济杠杆,从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弘飞  胡春艳  陈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世振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伴随着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金融部门已由过去的简单中介人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正因如此,面对改革的大潮,商品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鲁海  谢霞  
我国金融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运营现状堪忧、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较多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宏观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这主要包括:(1)强化金融监管机制;(2)强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一是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完善政策性银行,三是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及农村信用社,四是设立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中介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建立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渐进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尚军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使新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到位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现提出我的一点构想。 1.改组我国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综合性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金融新体系。(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超脱性。中央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和社会信用规模,以及货币投放总额应由全国人民代表犬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刚性。在制定金融方针政策上,在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操作上,则接受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经济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和管理。(3)成立国家政策性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潼  
本文使用数量经济方法,刻画和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市场化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效是我国社会信用从计划化、行政化走向市场化。社会信用市场化的过程是与国有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不断企业化,与这些银行的商业化转变过程同步实现的。衡量社会信用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是社会货币信用乘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耀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科技成果转化陈耀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保证了金融部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今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丁焰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澎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急需解决三大问题 ,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和混业经营。需采取的对策是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 ,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实行利率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