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810)
- 2022(12014)
- 2021(10989)
- 2020(9664)
- 2019(22295)
- 2018(22307)
- 2017(43000)
- 2016(23529)
- 2015(27270)
- 2014(27683)
- 2013(27359)
- 2012(25536)
- 2011(23316)
- 2010(24052)
- 2009(22907)
- 2008(22965)
- 2007(20923)
- 2006(18574)
- 2005(16942)
- 学科
- 济(115703)
- 经济(115570)
- 管理(73263)
- 业(65940)
- 企(56021)
- 企业(56021)
- 方法(48742)
- 数学(42902)
- 数学方法(42181)
- 财(27702)
- 中国(26749)
- 农(25630)
- 地方(23674)
- 制(23453)
- 学(23073)
- 业经(22556)
- 贸(17827)
- 贸易(17813)
- 理论(17233)
- 易(17205)
- 务(16726)
- 财务(16662)
- 财务管理(16615)
- 体(16522)
- 银(16518)
- 农业(16511)
- 银行(16482)
- 融(16106)
- 金融(16102)
- 和(15951)
- 机构
- 大学(354025)
- 学院(352781)
- 济(149785)
- 经济(146517)
- 管理(132498)
- 研究(119846)
- 理学(113306)
- 理学院(111996)
- 管理学(109606)
- 管理学院(108961)
- 中国(91767)
- 京(74731)
- 科学(72996)
- 财(70722)
- 所(62169)
- 农(57984)
- 研究所(55848)
- 财经(55202)
- 江(55183)
- 中心(54645)
- 业大(51177)
- 经(49631)
- 北京(47458)
- 经济学(46712)
- 农业(45400)
- 范(45218)
- 师范(44770)
- 州(43240)
- 院(42316)
- 经济学院(41667)
- 基金
- 项目(223816)
- 科学(175380)
- 基金(161869)
- 研究(161466)
- 家(140642)
- 国家(139492)
- 科学基金(119299)
- 社会(102321)
- 社会科(96856)
- 社会科学(96826)
- 省(88048)
- 基金项目(84590)
- 自然(77266)
- 教育(76197)
- 自然科(75525)
- 自然科学(75504)
- 自然科学基金(74106)
- 划(73659)
- 资助(68514)
- 编号(65290)
- 成果(54573)
- 重点(50866)
- 部(49831)
- 发(47495)
- 课题(46095)
- 创(45932)
- 创新(43040)
- 教育部(42904)
- 科研(42726)
- 制(42565)
- 期刊
- 济(173931)
- 经济(173931)
- 研究(106332)
- 中国(73399)
- 财(57642)
- 学报(55669)
- 农(53029)
- 管理(51566)
- 科学(50714)
- 大学(42512)
- 学学(40096)
- 教育(38273)
- 农业(35007)
- 技术(33188)
- 融(33111)
- 金融(33111)
- 财经(28697)
- 经济研究(28124)
- 业经(25690)
- 经(24712)
- 问题(22193)
- 统计(20479)
- 技术经济(19448)
- 业(18884)
- 策(18413)
- 贸(17776)
- 版(17221)
- 决策(16677)
- 理论(16249)
- 商业(15856)
共检索到541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刊登的张维迎博士的论文“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以下简称“张文”),提出了一个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代理模型,但其理论假定太强,有些很难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削弱了模型的力量。为此,本文将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吴有昌 马捷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督和激励机制。我们首先将公有经济描述为初始委托人(共同所有者)与最终代理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双重等级结构,然后分析“正宗”公有经济中公有化程度(初始委托人的数量)和公有经济规模(公有企业的数量)对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的效应。我们的分析得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笠农
本文就如何正确构建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 ,对张维迎博士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性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是 :( 1 )用“完全放权和约”(把国有资本的经营权完全下放给国有资本的代理人 ,从而使企业成为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来构筑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仅是合理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并且它也不会使国有制的性质发生改变。( 2 )“完全放权合约”能否是有效率的 ,取决于我们能否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创造一种有效的合约安排 ,以使最终代理人不可能通过侵蚀国有资本而获取利益 ;二是创造一种特殊的签约机制 ,以使合理的“完全放权合约”的签定不依赖于签约双方的主观意...
关键词:
国有资本 委托代理关系 剩余索取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隋学礼 周裕 李江城
中国公立的研究型大学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国家与学校的委托代理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委托代理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委托代理关系。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委托关系,本文分别通过建立静态、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激励机制有效的关键是存在恰当的第三方。
关键词:
高校管理 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博弈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孝感 王伟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关系是财政分权理论的基础。本文通过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关系的问题 ,并将模型进行了改进 ,加入了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概率约束参数 ,得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着力降低参与经济活动的努力成本系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信息决策模型构想 ,使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更趋合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淮建军 刘新梅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委托人如何设计一个激励机制来诱导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动,从而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委托代理模型在管制研究中分为三类,形成了三类激励机制:(1)管制者-被管制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L-M”、“B-M”、“V-F”、“F-V”、“ISS”和“L-T(86)”机制;(2)国会-管制机构-被管制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L-T(93)”机制;(3)新近出现了一批将信息结构内生化的研究。这些对于研究我国的管制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管制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东辉
利用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政府官员 (代理人 )与公共权力的授予机构 (委托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 ,为了解释腐败产生的原因 ,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模型集中分析了代理人的选择问题。该模型是根据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构建的。依据该模型分析得出若干结论 ,这些结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腐败问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博弈 监督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显东 王锦
从委托代理问题的角度分析了弹性工作制为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多赢效用,并给出了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定量参考模型及建议,以期促进企业通过弹性工作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收益。
关键词:
弹性工作制 委托代理问题 激励 约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李斌
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于风险态度与最优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等值的概念,具体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激励效应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代理人的风险态度、企业经营情况与激励系数的关系。利用拉丰的显示原理,分析了代理人能力对于激励机制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线性契约假设下相同的结论。究其根源,两者都是建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风险 激励机制 代理人能力 最优行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斌 倪林明 林晓辉
在我国,信用缺失使交易各方往往将交易看作是一次性博弈行为,造成交易各方经营成本大幅度攀升和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失信者行为具有普遍"记忆力"和"约束力"且功能长久的动态诚信数据库系统,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诚信度约束条件,使改进后的委托代理模型更能合理解释经济现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道德风险问题是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关。而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多层级委托代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制度缺陷和道德风险隐患。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博弈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伟斌 杨义群 荣先恒
本文基于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博弈确定性模型的分析 ,探讨了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彼此的影响 ,并结合期权激励理论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随机模型。随后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随机模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博弈 随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中昭 陈喜强 曾宪友
本文在分析作为非营利部门的社区组织与社区政府的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从投入费用与产出的关系、特殊的自我激励形式等角度,提出了既有自我激励愿望又具有监督机制特征的社区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委托代理关系。
关键词:
社区组织 社区政府 委托代理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珏宇 姚东旻 罗潇
本文主要把委托-代理模型应用到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设计中,利用契约理论的分析方法对高校教师在对称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最基本无进修费的模型开始,再加入进修费,得出教师进修能改善学校和教师双方的收益;接着分别考虑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两种情况下学校的最大化收益,通过比较求出解代理成本的解析式,从而分析影响代理成本的因素。通过计算发现学校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系数的变动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教师的工作成本以及教师的风险类型和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分析对完善我国的教师激励机制、有效减少代理成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 不对称信息 代理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淑贤 李德志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两个模型,模型Ⅰ采用纯激励机制,模型Ⅱ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机制。在纷杂的商业银行企业契约中,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