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4)
2023(12843)
2022(10802)
2021(10224)
2020(8565)
2019(19360)
2018(19108)
2017(36143)
2016(19236)
2015(21464)
2014(20690)
2013(20479)
2012(18908)
2011(17354)
2010(17499)
2009(16645)
2008(16380)
2007(14748)
2006(13219)
2005(11949)
作者
(51606)
(44358)
(43346)
(41177)
(27655)
(20906)
(19323)
(16950)
(16737)
(15396)
(15111)
(14604)
(13994)
(13929)
(13727)
(13298)
(12870)
(12661)
(12426)
(12363)
(11136)
(10589)
(10419)
(10124)
(9825)
(9766)
(9630)
(9577)
(8735)
(8652)
学科
(80749)
经济(80642)
(67117)
管理(58635)
(46852)
(45701)
企业(45701)
农业(30951)
方法(29143)
中国(25967)
数学(25581)
数学方法(25352)
业经(22731)
(21888)
(20299)
技术(19075)
(16633)
贸易(16619)
(16309)
(15650)
(15273)
银行(15256)
(14771)
(13816)
金融(13814)
地方(13694)
(13054)
(12857)
(12752)
技术管理(12693)
机构
学院(270050)
大学(268690)
(125988)
经济(123905)
管理(107033)
研究(96040)
理学(92155)
理学院(91247)
管理学(90118)
管理学院(89590)
中国(77286)
(56605)
(56244)
(55889)
科学(52179)
(46847)
中心(44219)
财经(43740)
农业(42882)
研究所(41835)
业大(41020)
(40713)
(40080)
经济学(38636)
北京(35254)
经济学院(34607)
(33782)
(32770)
师范(32522)
财经大学(32201)
基金
项目(178686)
科学(144278)
研究(136760)
基金(133199)
(115251)
国家(114227)
科学基金(98904)
社会(91775)
社会科(86884)
社会科学(86867)
基金项目(70147)
(68215)
教育(60973)
自然(59833)
自然科(58535)
自然科学(58521)
自然科学基金(57583)
(56688)
编号(54438)
资助(52235)
成果(44434)
(42622)
(41901)
(40405)
重点(39949)
国家社会(39587)
(39369)
创新(39086)
课题(37072)
教育部(36455)
期刊
(144691)
经济(144691)
研究(85017)
中国(63075)
(59972)
(42307)
农业(40368)
管理(40039)
科学(38383)
学报(37274)
(31614)
金融(31614)
大学(30663)
学学(28914)
教育(27598)
业经(26976)
技术(23263)
财经(22198)
经济研究(21776)
(20516)
问题(19720)
(19220)
世界(17254)
(15548)
农村(15144)
(15144)
技术经济(14679)
农业经济(14252)
科技(14233)
国际(14052)
共检索到423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飞虎  徐伟  
本文基于九龙坡合作社"二次分红"案例的剖析,在一个扩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模型内探讨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一般制度特征,并对均衡状态下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在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最优农业产业化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分市场的交易效率,这一模型也揭示了商品契约与要素契约的互补特性,并认为运用跨市场的"补偿"不但可以解决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在不稳定性,而且有利于解决产权的谈判力效应与违约诱惑的共生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国鲁来  
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合作社是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主要模式。与新一代合作社相比,市场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如管理人员缺乏激励、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过低以及资本筹措能力不足等等。市场合作社的制度"缺陷"是以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为依据,与股份公司等营利企业比较而言。虽然这些"缺陷"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营利能力——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合作社能够成为合作社——创造了社会公平。在目前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些社员(尤其是大户社员)的行为,已经显示出他们在客观上存在对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需求,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不断完善现有合作社制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合作社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合作社制度下农户的不同行为会导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不同关系,也会对农户福利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决策产生不同农社关系,并导致农户福利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双重选择模型(Double Selection MoDel,DSM),在处理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偏误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决策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导致了四种农社关系,价格溢价以及农户的专用性投资是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农户的两类决策都对农户的农业收入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明晰农社关系、规范合作社社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东  
过去行之有效的"土地承包制"为什么今天不灵了?产生"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是什么?这一切都根源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产权制度变革,组建股份制的"土地合作社",是农业土地制度的第二次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唐敏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的准确判断,无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于徘徊和低水平的增长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颖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亟待规范,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以保证发展活力。规范的标准与创新的边界直指体现合作制基本属性的合作机制的完善,具体表现为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控制几个方面。成员具备同质性、原则上基于使用进行分配、成员退出能力强即体现了自我服务的本质;民主管理表现为以按惠顾额分配管理权限为原则,落实了知情权与监督权;成员具有较大满意度及受益度与民主控制密切相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俊梁  张雅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治理结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扩张很快,但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效应所抵消,合作社的组织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在治理结构设计上要充分重视不同成员的能力差异与利益关系,区分两类决策类型并赋予不同的投票权,设立独立监事以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监督与制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玉珉  
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现存的供销合作社相比 ,具有制度创新的特征。依托型专业合作社“依托”供销社 ,存在着对供销社的“路径依赖”现象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依托型专业合作社制度再生产必须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 ,由政府选准制度创新的可行区域 ,推行合作教育 ,转变“初级行动团体” ,真正实现社员自主选择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召将  
基于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和自身组织效益的考虑,合作社越来越重视自身声誉。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声誉究竟产生哪些特殊效应?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又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给予解释。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表现以及影响声誉效应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制度创新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忠富  
我国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来的改革 ,取得了成绩 ,但仍然存在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健全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制度成本、政策成本和实施成本等方面的分析 ,证明按照现行改革方案 ,难以达到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初衷。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 ,通过不同的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的创新 ,建立明确的产权约束和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黎  
本文从关注中国农民合作社异化现象出发,选取荷兰与意大利这一北一南两个欧盟成员国作为案例,通过分析与比较案例国家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揭示出制度环境和政策设计对合作社转型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就其为理解中国当下合作社异化现象所带来的启示展开探讨。与以往对中国农民合作社"失范"现象的观察结论不同,本文分析表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特殊组织质性充分表现出其对制度定义、性质、理念与环境的诠释与适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企业形态 ,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遇到的更多的是制度上的障碍 ,因而面临着制度创新的紧迫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