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5)
2023(4617)
2022(3888)
2021(3638)
2020(3185)
2019(7173)
2018(7339)
2017(13214)
2016(7657)
2015(8757)
2014(9022)
2013(8409)
2012(7733)
2011(7023)
2010(7180)
2009(6690)
2008(6218)
2007(5593)
2006(4828)
2005(4276)
作者
(23381)
(19559)
(19519)
(18282)
(12324)
(9239)
(8833)
(7725)
(7482)
(7021)
(6755)
(6695)
(6487)
(6351)
(6231)
(6003)
(5759)
(5686)
(5535)
(5482)
(4974)
(4952)
(4875)
(4556)
(4516)
(4379)
(4274)
(4190)
(4090)
(4027)
学科
(30552)
经济(30520)
管理(20854)
(16768)
方法(16199)
数学(14806)
数学方法(14460)
(14237)
企业(14237)
(7954)
中国(7914)
(6925)
理论(6575)
(6482)
(6349)
地方(5947)
(5855)
业经(5134)
(4797)
金融(4790)
(4756)
银行(4736)
(4581)
技术(4288)
农业(4239)
(4190)
(4152)
贸易(4149)
环境(4078)
教育(3977)
机构
学院(106378)
大学(105693)
管理(39179)
(38440)
研究(37710)
经济(37505)
理学(33850)
理学院(33444)
管理学(32305)
管理学院(32117)
中国(27573)
科学(25341)
(23024)
(21246)
(19922)
业大(18480)
研究所(18340)
(17673)
中心(17021)
农业(16864)
(16783)
北京(14311)
(14114)
(13979)
财经(13771)
技术(13770)
师范(13748)
(13117)
(12730)
(12482)
基金
项目(75137)
科学(58355)
基金(53349)
研究(51881)
(48098)
国家(47755)
科学基金(40142)
社会(31043)
(30659)
社会科(29350)
社会科学(29345)
自然(27587)
基金项目(27385)
自然科(26994)
自然科学(26987)
自然科学基金(26455)
(26021)
教育(25303)
资助(23146)
编号(21042)
重点(17367)
成果(17241)
(15883)
课题(15735)
(15715)
(15393)
计划(15124)
科研(14563)
创新(14406)
大学(13393)
期刊
(41368)
经济(41368)
研究(28677)
中国(23482)
学报(21316)
(19109)
科学(17548)
大学(15850)
管理(15248)
学学(15038)
教育(14939)
(13370)
农业(12937)
技术(11087)
(8140)
金融(8140)
统计(7936)
(7019)
经济研究(6871)
业经(6791)
(6674)
财经(6580)
业大(6443)
决策(6420)
(5992)
科技(5730)
(5640)
农业大学(5347)
问题(5288)
职业(5272)
共检索到15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海  卢泰山  南晓红  
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偏心铰弧门突扩跌坎体型的水流流态、空腔特性及其对掺气量、侧墙压力分布和水下噪声等的影响进行了观测,对突扩跌坎体型水力及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突扩宽度Δb=0.8m,并以突体高度低于4mm作为施工不平整度的控制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政  李守义  陈尧隆  杨杰  
【目的】研究混凝土衬砌的温变效应,为混凝土防裂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某工程泄洪洞衬砌高强硅粉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的裂缝,在考虑混凝土热力学参数随龄期变化及混凝土实际浇筑过程对温度应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衬砌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衬砌边墙、底板混凝土表面早期应力超过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表面将出现裂缝。泄洪洞混凝土衬砌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高且速度快、弹性模量增长快、混凝土养护方式以及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大等密切相关。采用表面保温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表面早期应力,防止早期表面裂缝的出现;采用低热混凝土和降低浇筑温度可改善衬砌混凝土的后期应力。【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海  李国栋  党彦  邵建斌  陈刚  
采用可行化k-ε湍流模型、VOF法界面跟踪技术及分区结构非结构网格区域离散方法,对甘肃九甸峡水电站双洞式溢洪道引水渠和溢流段的三维自由面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改善进口不良流态、消除堰顶较大负压,平衡两洞间的流量分配作为目标,对其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过堰流动水面严重扭曲,且存在明显的负压,体型设计不合理;优化方案获得了理想的进水口与溢流堰曲线形式。所有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说明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在岸边溢洪道的水力设计和体型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云康  齐实  郭建超  吴俊林  黄媛  
为揭示重庆缙云山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过程,选取裸地、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楠竹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用放水冲刷径流试验方法,设计0.12、0.18、0.24、0.30、0.36 L/min 5种不同的流量,测定蓄满产流下的地表径流水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放水冲刷条件下,4种地类径流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说明地表枯落物、有机质和根系能有效增加坡面糙度和阻力;随着流量的增大,径流冲走枯落物和有机质并形成细沟,浅层根系对径流的阻力效果增强,而根系较深的地类其阻力系数逐渐趋近于裸地的;2)4种不同地类的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地表枯落物和植物根茎对流速有减缓作用,且在大流量情况下,楠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运兴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原流传已久的民谚。但何时何因从山西洪洞移居中原,在许多人思想上还是个谜。一说明末清初,一说明初。 1983年以来,为了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撰写词条,舞阳县地名办的同志深入乡村实地调查,发现许多可靠的文字证据。胡岗村有一幅石刻,对联上书:“薄田几亩祭祀敬,洪洞一迁胡不归”。庞店村有块《庞氏始祖碑》,上刻:“庞公天章,粤稽其始,原籍山西,洪武迁民,移居于叶。”王楼村《王氏始祖墓志碑》载:“始祖原籍山右洪洞大槐树,自明初迁民,有诏。兄弟三人各挚铜佛相居于此,建修楼房,因名。村曰王楼,至今铜佛尚有。”据上述碑刻和最近查列的史料可以认定 山西洪洞移民中原的时间是在明初,而不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宏伟  康绍忠  张富仓  
 对非饱和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的标定理论、随机理论、土壤传递函数、分形理论和统计方法等5种研究方法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指出了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参数测定、模型系数单一化和参数空间变异特征3个关键问题,认为多种方法相结合是研究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尤其是大尺度空间变异的有效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佐庭  
深化水力学教学过程改革探讨肖佐庭一、面向21世纪,探索深化教学过程的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处于新的时代和环境。现代科技革命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已经使全球都要接受和经受它的考验,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体,带动科学技术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春燕  胡克林  邵元海  陈薇  
在美国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数据库(UNSODA 2.0)的基础上,考虑土壤质地不分类和分类2种情况,分别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比较了在土壤质地不分类和分类情况下预测土壤水力学参数(水分特征曲线和饱和导水率)的效果,并与建立在相同数据库上的基于神经网络的Rosetta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壤质地不分类的情况下,输入参数越多,基于SVR模型的预测效果越好;土壤质地分类情况下,基于SVM分类建模的预测结果普遍好于不分类情况。无论土壤质地是否分类,样本和输入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基于SVR的模型预测的效果都优于Rosetta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淑芳  吴普特  冯浩  李敏  
通过放水冲刷实验,研究草地与裸地坡面土壤水分入渗及产流产沙过程,分析草地减流减沙效益,并从水力学特性剖析草地调控水沙的机理.结果表明:①裸地与草地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均符合Horton入渗公式i=ic+(i0-ic)e-kt;与裸地相比,草地入渗率增加40%,产流时间推迟2.5 min,径流系数减少28.3%,输沙率减少78.4%.②裸地坡面输沙过程呈高—低—高变化趋势,而草地呈现先增后减趋势.③草地坡面流属于层流中的缓流流态,裸地则属于过渡流的急流流态,说明草地坡面抵抗侵蚀力和泥沙搬运的能力明显强于裸地;草地可明显降低径流流速,增加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但对径流深度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晓晗  白一茹  王幼奇  高小龙  钟艳霞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_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_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_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_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和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  代永欣  郭晋平  高润梅  万贤崇  
【目的】通过分析刺槐在干旱和复水过程中水力学性状和非结构碳(NSC)储藏的变化,研究在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对刺槐苗木的影响,以探讨在经历导致落叶的严重干旱胁迫之后叶片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可以阐明刺槐干旱和复水过程中水力学结构和碳代谢的交互作用方式,同时为揭示干旱半干旱地区刺槐衰败死亡的生理学机制提供思路和试验证据。【方法】测定3年生刺槐苗在严重干旱导致落叶后和复水后叶片长成时的小枝凌晨和正午水势、枝条正午气穴栓塞、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单株叶面积、枝条和根的非结构碳含量,测定严重干旱后刺槐枝条的栓塞脆弱性,并比较复水后茎干基部和上部新发叶片的叶面积、比叶质量和光合作用及新发小枝的凌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秧秧  石辉  邵明安  
以黄土丘陵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7种典型乔灌木(乔木:山杨、油松、辽东栎;灌木:山桃、荆条、黄刺玫和狼牙刺)和人工种植种刺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水力学特性(比导水率Ks、比叶导水率Kl、Huber值HV、导水率损失50%所对应的木质部负压P50、木材密度WD)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灌木的WUE明显高于4种乔木。4种乔木中,以刺槐的WUE为最高,演替早期种山杨的WUE高于演替后期种油松和辽东栎。2)4种乔木的平均Ks明显高于4种灌木,但HV明显低于4种灌木,其Kl与灌木相比差异不大。演替早期种山杨的Ks和Kl明显高于演替后期种油松和辽东栎,但木材密度则小于后两者。山杨的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代永欣  王林  万贤崇  
【目的】通过分析碳限制条件下2种植物的碳素分配和水分关系,研究碳限制对树木水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了解碳限制对水力学特性的影响模式,揭示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的交互作用方式。【方法】采用遮荫和环剥处理对刺槐和侧柏造成碳限制,测定2个树种生物量分配、不同部位非结构性碳(NSC)浓度,并测定根系系导水率、枝条凌晨和正午水势、粗根和枝条导水率损失值(PLC)、叶片气孔导度。【结果】遮荫和环剥均显著降低刺槐和侧柏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尤其是细根生物量降幅最大;遮荫和环剥使2个树种根NSC浓度显著降低,环剥使侧柏茎N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苒  张祥雪  伍敏  贾黎明  
【目的】研究相同环境中不同树种采取的水分适应策略多样性,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参考。【方法】在山东省高唐地区选取分别在根系分布深度、材性和生长速度方面有着较大差异的4个典型适生树种,元宝枫、紫叶李、毛白杨和刺槐。比较了4个树种叶片的水力学特性和等水评价,其中水力学特性包括栓塞脆弱性参数,压力-容积(PV)曲线参数,水力结构和功能性状。【结果】结果表明,适应相同的环境的不同树种采取的水分适应策略差异较大,其中紫叶李和元宝枫的水分适应策略较为保守,而刺槐和毛白杨则采取了较为冒险的水分适应策略:浅根性散孔材速生树种紫叶李,其叶片栓塞抗性最强(栓塞脆弱性P_(50)为-2.67 MPa),用水安全性非常高(水力安全边际HSM为1.57 MPa),水分适应策略较为保守;浅根性散孔材慢生树种元宝枫,其叶片偏向于等水调节(水力学面积为0.049 MPa_2),可以在水分胁迫时更早的关闭气孔来维持叶片水势和膨压稳定,由于P_(50)比较高而HSM比较低,表现出了低抗栓塞能力和低水力安全性,叶水势的调节范围较窄,但其高Huber值(Hv)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抗旱性,采用了较为保守的水分适应策略;浅根性环孔材速生树种刺槐,其叶片偏向不等水调节方式,抗栓塞能力较强,叶水势调节范围较广,水分适应策略较为冒险;深根性散孔材速生树种毛白杨,栓塞抗性不强,用水安全系数接近极限(HSM为0.002 MPa),其叶片维持膨压能力最强(膨压损失点水势ψ_(tlp)为-3.36 MPa),确保其在缺水情况下从土壤深处获取水分,采取的水分适应策略较为冒险。【结论】综上所述,树木可以采用不同的水力学特性、等水特性、形态结构特征,应用不同的水分适应策略来适应相同的环境,这种水分适应策略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