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9)
- 2023(6537)
- 2022(5829)
- 2021(5367)
- 2020(4781)
- 2019(11215)
- 2018(11138)
- 2017(21687)
- 2016(12218)
- 2015(14036)
- 2014(14251)
- 2013(14578)
- 2012(13852)
- 2011(12776)
- 2010(12965)
- 2009(12154)
- 2008(12410)
- 2007(11357)
- 2006(9804)
- 2005(8714)
- 学科
- 济(54193)
- 经济(54147)
- 管理(32409)
- 业(30703)
- 方法(26032)
- 数学(23372)
- 数学方法(23171)
- 企(23113)
- 企业(23113)
- 农(15789)
- 学(13896)
- 地方(13193)
- 中国(12736)
- 财(12644)
- 农业(10763)
- 业经(9861)
- 贸(9832)
- 贸易(9829)
- 和(9591)
- 易(9479)
- 制(9025)
- 环境(8709)
- 资源(7989)
- 务(7498)
- 财务(7481)
- 财务管理(7459)
- 地方经济(7161)
- 银(7159)
- 银行(7122)
- 企业财务(7022)
- 机构
- 大学(185983)
- 学院(184681)
- 济(73684)
- 经济(72017)
- 管理(68044)
- 研究(67102)
- 理学(58383)
- 理学院(57585)
- 管理学(56449)
- 管理学院(56094)
- 中国(50536)
- 科学(45393)
- 京(40715)
- 农(37843)
- 所(36814)
- 研究所(33955)
- 财(32919)
- 中心(31199)
- 业大(30869)
- 农业(30217)
- 江(28759)
- 财经(26421)
- 范(25925)
- 北京(25708)
- 师范(25658)
- 经(23864)
- 院(23769)
- 州(22867)
- 经济学(22723)
- 科学院(21475)
- 基金
- 项目(124587)
- 科学(96021)
- 基金(89259)
- 研究(86695)
- 家(80205)
- 国家(79587)
- 科学基金(65599)
- 社会(52671)
- 社会科(49745)
- 社会科学(49725)
- 基金项目(48114)
- 省(48077)
- 自然(44249)
- 自然科(42996)
- 自然科学(42979)
- 自然科学基金(42193)
- 划(41819)
- 教育(39317)
- 资助(36894)
- 编号(35882)
- 成果(29328)
- 重点(29086)
- 发(27882)
- 部(27660)
- 创(24625)
- 计划(24563)
- 科研(24531)
- 课题(24296)
- 创新(23156)
- 教育部(22561)
共检索到26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长艳 彭俊 李跃清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1959年~2004年共46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九寨沟、黄龙地区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691mm、247mm,季节变化明显。46年来,该区年平均降水以及水资源的总趋势是减少的,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减少趋势尤为显著;两者的减少主要发生在7月份。本区年水资源的年代际变化最显著,主要是15年左右的周期。九寨沟、黄龙地区7月份降水、水资源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南来水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巴尔喀什湖以东到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5...
关键词:
水资源 九寨沟、黄龙地区 变化 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长艳 李跃清 彭俊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 1959年~2002年共44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以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黄龙地区的年降水总量为693.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9月,干湿季明显,7月份降水最多。44年来本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尤其是7月。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水汽输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这种差异和季风环流演变有密切的关系。冬、春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季节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引起的南来水汽向北输送的减弱,是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章锦河 张捷 梁玥琳 李娜 刘泽华
建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保护区取得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键。文章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九寨沟为例,构建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的自然保护区居民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模型。结果表明:①2002 年九寨沟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61hm2,其年度转化值为8.881 7hm2,是当地居民人均生态足迹0.961 6hm2 的9.27倍;②叠加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九寨沟总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05 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02 6hm2,生态盈余为0.197 3hm2;③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8 643 元/hm2,是当地居民生态足迹效率2 613 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晏杰
近年来 ,借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年轻的九寨沟在旅游市场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笔者认为 ,旅游者的结构与行为特征极大地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所以进行相关的旅游者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本文浅析了九寨沟旅游者的结构、行为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来认识九寨沟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 ,从而促使其良性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献忠 张捷 吕菽菲 汤家法
九寨沟国内旅游流表现为九寨沟与几个地域结点间的线状季节性流动。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偏好等)对其所获取的感知映象、行为动机与决策、实际行为在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有决定性意义,而旅游地高质量的风景资源、文化特征、设施水平及居民态度会促使潜在旅游者产生由感知—动机—决策—旅游的良性循环,并影响旅游流的发展(壮大或分散)。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的结点特征与现状以及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开拓客流市场的建议性措施,并强调了形象与定位对山区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九寨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捷 李升峰 周寅康 都金康 包浩生
九寨沟风景区属于长江支流水系的上游 ,是长江支流源头区以景观资源 (尤其是水景观 )及生态旅游资源为特色的典型地区 ,目前旅游业成为当地及同类地区的旅游重要产业。旅游市场是当地旅游发展基础之一。在实地游客抽样调查及旅游区游客登记统计共涉及约 2万人统计资料及数据库处理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九寨沟入游游客的入游距离特征。对九寨沟不同目标市场游客的入游距离特征进行了统计描述 ,揭示了游客入游距离与年龄、收入、职业、文化、心理收入、旅游态度相关 ,而与旅游动机相关性不明显 ,景观偏好可以反映游客的旅游心理特征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入游距离。同时揭示了入游距离感知的距离衰减特征 ,印证了心理学感知理论...
关键词:
入游距离 距离感知 替代距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利用CFA结构方程验证集体记忆信息建构特征。研究表明:(1)九寨沟居民关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可以从社会交流、媒体宣传、生活场景、事件记载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2)"广播电视节目"的路径系数最大(1.31),说明居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自然灾害认识,它是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主要来源;(3)潜变量中"事件记载"和"生活场景"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的相关系数最低(0.29),这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和同质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者意愿有关系;(4)"广播电视节目"的残差(e4)方差较大,说明其信息来源多样且内容丰富,它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文跃
地方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旅游者地方感对其资源保护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是地方感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九寨沟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资源保护态度,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旅游者地方感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九寨沟的自然风景、社会人文对旅游功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风景、旅游功能对旅游者的情感依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旅游者的资源保护态度直接受其对九寨沟的情感依恋的影响,九寨沟的自然风景、社会人文和旅游功能主要通过旅游者的情感依恋影响资源保护态度,情感依恋在其中起着媒介作用;(3)对自然风景的感知评价是影响旅游者的资源保护态度的主要因素;(4)...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荣林 王建琼
本文参照已有的顾客满意、游客忠诚模型,提出了旅游景区的游客忠诚概念模型,构建了"服务行为"、"景区形象"、"景区设施"、"景区环境"、"游客忠诚"五个潜在变量和14个具体测量指标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九寨沟、黄龙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潜在变量均直接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其中以服务行为影响最大、景区环境次之;景区设施、景区环境正向显著影响服务行为,并通过服务行为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景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游客忠诚 游客满意 旅游目的地 景区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建华 张捷 刘法建 张宏磊 卢韶婧 孙景荣
旅游风险感知就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行为前及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的感知,风险感知目前已成为旅游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旅游者风险感知量表,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1)旅游者感知风险主要分为3个维度:功能障碍型、危机事件型及文化冲突型;(2)旅游者的总体风险感知较小,其中功能障碍型风险较大,其次为危机事件和文化冲突,并且地震等危机事件并未成为旅游者担心的主要风险;(3)不同旅游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花费冤枉钱"、"迷路或与同伴走失"、"语言障碍"等方面,性别、地域、是否经历过灾害、是否买保险、是否带药品等因素对各类风险感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风险感知研究为完善旅游安全理论提供...
关键词:
风险感知 旅游安全 感知量表 九寨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向阳
文章运用分形和分维的方法对九寨沟景区(点)"十一"黄金周的客流分布进行分析,对系统分形结构的分形度量进行了计算,发现了九寨沟景区系统客流分布的双分形特征,挖掘出其等级结构演变规律。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管理部门一方面应采取时空分流技术,科学调度和调节各景点之间的客流量,使更多景点发挥"中心性"作用;另一方面在以能够提升景区系统的整体性为前提条件下,适时成功开发一些新景点,推出一些新项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勇 刘黎明 茹红润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CM 6.0软件对百度知道、携程问答社区、马蜂窝问答社区中关于九寨沟景区的时间跨度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旅游提问信息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了游客对九寨沟旅游信息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不同旅游信息类别的需求不同;同一旅游信息需求类别下游客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有差异;游客非常关注地震等灾害后景点的开放情况。最后,本文还对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发展及网站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基于汶川"5.12"大地震前后(2008和2011年)分别进行的2次九寨沟景区实地问卷调研,将这2年的游客群作为2个样本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感知可进入性测量模型,从组内、组间2个角度研究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8年"5.12"大地震前的感知可进入性要好于2011年地震后;②游客出游后对于感知可进入性的评分都出现下降,说明当地实际感知可进入性较好,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可进入性存在较大偏差;③突发危机事件前,游客对于"人身安全"最为担心;突发危机事件后,游客对于"交通通畅"最为担心;④"5.12"大地震造成游客的感知可进入性明显下降,对于当地旅游业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造成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
突发危机事件 可进入性 感知 九寨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董亮
本文针对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三个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要素和维度、旅游动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旅游者特征和旅游者了解遗产地景区的信息渠道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差异及其生成原因。
关键词:
遗产旅游 旅游者 旅游动机 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贵平 覃建雄 颜磊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疏林/灌丛、耕地为净减少,而林地、冰雪/裸岩、建设用地、水域为净增加;从转出的比例上看,建设用地最大(132.07%),其次是耕地(100%)、草地(6.06%)、疏林/灌丛(5.35%)、林地(4.47%)、冰雪/裸岩(3.21%)、水域最小(2.07%);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到1997年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到2007年则有所恢...
关键词:
景观 旅游发展 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