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2)
- 2023(5834)
- 2022(5072)
- 2021(4603)
- 2020(4093)
- 2019(9400)
- 2018(9344)
- 2017(17132)
- 2016(9369)
- 2015(10612)
- 2014(10515)
- 2013(10379)
- 2012(9788)
- 2011(8964)
- 2010(9177)
- 2009(8695)
- 2008(8484)
- 2007(7669)
- 2006(6868)
- 2005(6278)
- 学科
- 济(36809)
- 经济(36748)
- 管理(25276)
- 业(21495)
- 企(18425)
- 企业(18425)
- 方法(14844)
- 数学(12355)
- 数学方法(12153)
- 学(11752)
- 中国(10983)
- 财(9437)
- 制(9183)
- 农(9083)
- 体(7793)
- 理论(7733)
- 地方(7187)
- 业经(7106)
- 融(6655)
- 金融(6648)
- 银(6477)
- 银行(6436)
- 行(6241)
- 贸(6160)
- 贸易(6157)
- 关系(6047)
- 易(5904)
- 教育(5865)
- 策(5654)
- 农业(5611)
- 机构
- 大学(135728)
- 学院(132232)
- 研究(53939)
- 济(49303)
- 经济(48051)
- 管理(44640)
- 中国(40090)
- 理学(37759)
- 理学院(37215)
- 管理学(36159)
- 管理学院(35935)
- 科学(35426)
- 京(31028)
- 农(30464)
- 所(29601)
- 研究所(26992)
- 财(24622)
- 农业(24325)
- 业大(23476)
- 中心(23125)
- 江(22078)
- 院(20059)
- 北京(19936)
- 范(18466)
- 财经(18368)
- 省(18298)
- 师范(18111)
- 州(17070)
- 技术(16863)
- 经(16686)
- 基金
- 项目(88309)
- 科学(67847)
- 基金(62904)
- 研究(60099)
- 家(58105)
- 国家(57631)
- 科学基金(46885)
- 社会(36006)
- 省(34549)
- 社会科(33825)
- 社会科学(33814)
- 自然(32227)
- 基金项目(32142)
- 自然科(31514)
- 自然科学(31498)
- 自然科学基金(30931)
- 划(30414)
- 教育(28419)
- 资助(26842)
- 编号(23247)
- 重点(20793)
- 成果(20509)
- 部(19004)
- 发(18636)
- 课题(18261)
- 计划(18259)
- 创(17845)
- 科研(17390)
- 创新(16675)
- 科技(16283)
共检索到21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严正凛
九孔鲍受精卵的第一极体、第二极体以及第一次卵裂的出现时间与水温有关。试验采用同一批卵子,在同一水温下,分别对同一次授精获得的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和第一次卵裂出现的时间进行三次以上观察,将得到的数值作为该试验样品的数值,并得出相关的关系式:(1)九孔鲍受精卵第一极体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1=2.530 26+0.021 11T;(2)第二极体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2=19.004 07-0.180 01T;(3)第一次卵裂的出现时间与水温的关系:Y3=40.629 1-0.315 81T。研究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九孔鲍染色体组操作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特别是对多倍体育种具有非常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正凛 陈建华
当 5 0 %九孔鲍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后 ,以 6 -DMAP为诱导剂 ,用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持续时间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 ;并进行了生产性苗种培育和养成试验。结果表明 ,6 -DMAP的诱导浓度为30 0μmol·dm-3 、诱导持续时间为 10min时 ,其胚胎的三倍体率为 90 %以上 ,并且胚胎的孵化率高达 85 % ,幼体的畸形率较低 ,为 5 0 %~ 5 5 % ;经过 7个月培育 ,试验组养成鲍的三倍体率为 6 5 %以上 ;试验组养成鲍的平均壳长比对照组增长 10 % ,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重 30 %。与二倍体鲍相比较 ,三倍体鲍在壳长增长和体重增重等方面 ,显示了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毛贤 姜卫国 潘金培
对CB抑制合浦珠母贝受精卵 (3n♀× 2n ,2n× 2n)第一极体释放的染色体分离行为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CB抑制第一极体改变了正常的染色体分离行为 ,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多极分离 ,主要有二极分离 (2 8.6 7% )、三极分离 (40 .5 6 % )及四极分离 (2 3.78% )三种模式 ,不能确定的占 6 .99%。均等的二极分离可能导致四倍体的产生 ,而部分四极分离也能产生四倍体 ,三极分离主要产生非整倍体。未处理组的染色体仍按正常的二极形式进行分离 ,释放两个极体 ,但两极的染色体数目通常存在极大差异 ,导致大量的非整倍体产生。二倍体组 (抑制第一极体 ...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南天佐 成永旭 吴旭干 王金庆 王丽娟 刘必林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的湿重、胚胎直径、含水率、总脂和Z1幼体的体长、累计死亡指数(CMI)、50%死亡时间(PNR5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第一次及第二次抱卵的胚胎和Z1幼体的性能。结果表明,两次抱卵的胚胎直径,湿重、干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孵化前第二次抱卵胚胎的总脂含量低于第一次抱卵胚胎(P<0.05)。两次初孵Z1幼体的体长、总脂、CMI、PNR50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第二次抱卵孵化所得的Z1幼体的质量不如第一次抱卵。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胚胎 Z1幼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升
从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段时期,曾先后出现过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举世震骇的“田中奏折”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日本政府还巧妙地利用国际形势和中国时局之变化,见缝插针地推行其“大陆政策”,并不断变换方式使其日益升级,终使“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段近20年的中日关系十分微妙且曲折复杂、变化多端,文章进而阐明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王如才 于瑞海 王昭萍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正>1月23日,“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GUAF)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担任GUAF轮值主席后组织召开的首次会议。学会会长杜玉波、副会长张大良,欧洲大学协会(EUA)主席乔瑟夫·加雷尔、秘书长阿曼达·克劳福特,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副主席萨拉·施普赖策、协理副主席冈花弘直,非洲大学协会(AAU)秘书长奥卢索拉·奥耶沃勒,阿拉伯大学协会(AArU)高级顾问瓦利德·萨拉马,东盟大学网络(AUN)执行主任乔蒂斯·迪拉蒂蒂,印度大学协会(AIU)主席高里·杜特·夏尔马、秘书长潘卡伊·米塔,加拿大大学协会(UC)临时主席、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兰登,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高等教育中心(ENLACES)、哥伦比亚大学协会国际关系协调员路易莎·费尔南达·维拉米扎出席会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振荣 纪荣兴 颜素芬 陈昌生 钟幼平 姜永华 倪子绵
对 1999年初春福建省东山县工厂化养殖九孔鲍中发生的流行性死亡 ,开展了九孔鲍的病理学研究 ,电镜下发现病鲍的肝脏细胞质中有大量具被膜 2 0面体、大小约为 10 0nm的病毒粒子。通过感染实验 ,推断该病毒是造成此次九孔鲍大量死亡的病原体 ;由于肝脏细胞的大量病变和坏死引起九孔鲍的大量死亡。该病毒的种类和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九孔鲍 大量死亡 球状病毒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严正凛 关瑞章 胡家财 陈晓凤 刘兴
九孔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鲍养殖品种,研究它的精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利血平、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孕酮等5种药物,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对壳长6.0~8.0cm,体重约17.0~25.0g的九孔鲍亲鲍个体注射0.02ml溶液,以研究其催产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效果最好,利血平次之,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孕酮3种药物在这次的试验浓度中都没有明显效果。设定的4个过氧化氢浓度:4.98×10-6ml/只、3.73×10-6ml/只、2.49×10-6ml/只和1.24×10-6ml/只,均可使雌、雄亲鲍较快地排放出精卵;尤其以4.98×10-6ml/只的浓度催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鹏 陈阿琴 曹娜 吴婷婷 魏华
用不同浓度的促滤泡激素(FSH)和17α,20β-双羟孕酮分别作用于斑马鱼卵母细胞。结果表明,1 IU/mL的FSH和5 ng/mL的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17α,20β-双羟孕酮的作用效果较好,经过SDS-PD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5 ng/mL 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诱导后,分裂原蛋白激酶被激活,生发泡破裂的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第Ⅰ期的卵母细胞中分裂原蛋白激酶没有激活,第Ⅱ期、第Ⅲ期细胞质中分裂原蛋白激酶开始激活,第Ⅴ期卵母细胞的胞质与核区同时存在活性的分裂原蛋白激酶,并伴有生发泡破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连升
新中国建立初期 ,由于社会秩序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 ,遇到了异常严重的失业问题 ,形成了我国第一次失业高峰。本文重点论述了这次失业高峰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政策 ,指出党和政府对这次失业高峰的治理对策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效果是良好与显著的。分析和梳理这一段历史经历 ,可为我们昭示许多宝贵的失业治理经验。
关键词:
第一次失业高峰 成因 治理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道明
历史上第一次国民收入试算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政治算术学派奠基人威兼、配第进行的。计算时期为1660年,计算范围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当时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处于重商主义晚期,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向前扩展,商品生产逐渐占居主要地位,开始了对财富的真正源泉——社会生产的研究。经济学者们逐渐摒弃了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即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 关瑞章 汪琳 罗佳
为研究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育苗期养殖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31个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得到20个不同的RFLP带型.对代表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鲍苗养殖池水体中细菌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主要分为3大类群: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黄杆菌纲细菌,分别占58%、32%和10%.γ-变形菌纲细菌中以弧菌最多,包括已知的鲍病原弧菌,其次是海洋螺菌目细菌.α-变形菌纲细菌主要与GenBank库中未培养的克隆子序列最相似,其中红细菌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