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9)
- 2023(10580)
- 2022(9546)
- 2021(9465)
- 2020(7836)
- 2019(18773)
- 2018(18518)
- 2017(34178)
- 2016(18942)
- 2015(21687)
- 2014(21857)
- 2013(21831)
- 2012(19713)
- 2011(17541)
- 2010(17454)
- 2009(16128)
- 2008(16279)
- 2007(13801)
- 2006(12058)
- 2005(10649)
- 学科
- 济(68182)
- 经济(68108)
- 管理(63920)
- 业(56633)
- 企(50051)
- 企业(50051)
- 方法(33171)
- 数学(27741)
- 数学方法(27440)
- 财(23490)
- 中国(18259)
- 农(17392)
- 务(17074)
- 财务(17005)
- 财务管理(16963)
- 学(16597)
- 企业财务(15943)
- 业经(15821)
- 地方(13672)
- 制(13304)
- 理论(13184)
- 和(12738)
- 贸(12238)
- 贸易(12231)
- 易(11865)
- 农业(11577)
- 划(11472)
- 银(11311)
- 银行(11278)
- 技术(10991)
- 机构
- 大学(257987)
- 学院(256083)
- 管理(108546)
- 济(95901)
- 经济(93474)
- 理学(92382)
- 理学院(91349)
- 管理学(89958)
- 管理学院(89460)
- 研究(83065)
- 中国(65367)
- 京(56195)
- 科学(52267)
- 财(49152)
- 所(42099)
- 中心(39031)
- 农(38323)
- 江(37933)
- 研究所(37737)
- 业大(37362)
- 财经(37315)
- 北京(35912)
- 经(33805)
- 范(33555)
- 师范(33269)
- 州(31325)
- 院(30424)
- 农业(29888)
- 商学(27751)
- 财经大学(27698)
- 基金
- 项目(173224)
- 科学(134992)
- 研究(128092)
- 基金(124350)
- 家(107598)
- 国家(106661)
- 科学基金(91852)
- 社会(77492)
- 社会科(73271)
- 社会科学(73249)
- 省(67377)
- 基金项目(67125)
- 自然(61012)
- 自然科(59529)
- 自然科学(59519)
- 教育(58620)
- 自然科学基金(58432)
- 划(56878)
- 编号(53799)
- 资助(51241)
- 成果(43875)
- 重点(38233)
- 部(37852)
- 课题(36301)
- 创(35783)
- 发(35575)
- 项目编号(33807)
- 科研(33321)
- 创新(33267)
- 大学(32520)
- 期刊
- 济(107915)
- 经济(107915)
- 研究(77337)
- 中国(52837)
- 财(43055)
- 管理(41895)
- 学报(39753)
- 科学(36917)
- 农(33408)
- 教育(30070)
- 大学(29958)
- 学学(27664)
- 农业(23730)
- 技术(23088)
- 融(21647)
- 金融(21647)
- 财经(17765)
- 会计(17553)
- 图书(16955)
- 业经(16730)
- 经济研究(15968)
- 经(14927)
- 财会(14802)
- 理论(14483)
- 业(14102)
- 实践(13556)
- 践(13556)
- 问题(13002)
- 技术经济(12694)
- 科技(12588)
共检索到39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格斯·斯贝特
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在即将来临的几十年内,中国在保护它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面临满足它的人民对能源需求这一严竣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即部分地由于燃烧煤和其它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一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缺的前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效率,通过开发新型的、复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着眼于中国,也能为全世界所有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用。中国将能够在国际间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氮和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这些气体造成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和酸雨。2、温室效应。3、同温层臭氧的消耗。从全球角度看,增加天然气、石油或核电的使用,减少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威胁。但是,世界石油保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景并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一、前言技术政策是指导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准则,在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今天,技术政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士国 王纪伟 杨晓兵 李达章
一、外债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外债余额已突破700亿美元,并迈进偿债高峰期。如何使经济平稳地度过这一还贷峰期,为90年代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是我国外债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10多年来,我国借用外债的政策已取得了明显效果,成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外债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外债规模的扩展势头过猛,对规模控制和还贷形成后续压力。 按人均外债额计算,我国的外债规模虽尚属低度负债国,但每年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已对外债规模管理和还贷形成潜在压力。80年代以来,除1989年特殊因素影响引致债务增长明显放慢外,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燕慎
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旧的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动荡不定的过渡时期。90年代国际形势发展有进一步缓和的一面,但动荡不安的情况依旧,新的冲突不断,南北矛盾更为突出,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文章认为,我国90年代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规范化要求初步实现企业股份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宏观管理方面进行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制度、价格体制、金融体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健全股份制法规等八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作者提出,90年代的股价制改革要分三步推进:第一步扩大试点;分二步逐步推开;第三步广泛推行,健全完善。到2000年,我国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将初步得以实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江永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50~60年代为第一阶段,中日两国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和尚未复交的状态下,通过民间贸易方式互通有无。60~70年代为第二阶段,中日民间贸易以“备忘录贸易”形式取得较快发展,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70~80年代为第三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贸易进入官民并举、迅速发展的时期。80~90年代为第四阶段,中国改革开放,日本经济结构调整,两国合作从贸易向投资、技术、资金合作等多元化合作方向全面展开。90年代,中日经贸关系将进入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定国
本文在分析了台湾经济进入九十年代后所出现的新动向的基础上,预测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台湾经济在总体上将以实现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为目标.以建设“亚太营运中心”为蓝图.全面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台湾经济,新动向,发展前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世德
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是近年在基本建设压缩的形势下。仍保持兴旺发展势头的重要产业。全市城镇住宅年竣工建筑面积已连续7年保持在500万m~2以上。1981—1990年10年间共新建住宅5072万m~2,相当1949—1980年32年建成住宅3323万m~2的1,5倍。1991年北京城镇住宅竣工578.4万m~2,占当年全市竣工总面积1049.8万m~2的55.1%。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市场展望许溶烈等日前撰文对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市场作了展望,预计今后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8—9%左右。今后八年(1993—2000年)建筑业需求增长速度预计达12%左右,产值预计将达5亿元,年均6200亿元,九十年代对建筑业的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沈立人
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究其原因,一是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专心致志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逐步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搞活经济,促进了发展。虽然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一些曲折,表现为增长过热并导致通货膨胀,但是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开始走上持续、隐定、协调发展的道路。1991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1)农业生产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后,仍取得较好收成。(2)工业生产全面回升,全年约增长一倍左右。(3)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市场趋向活跃,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徐昌军
日本石油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60年代廉价石油的供给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也使其备尝苦果。能源安全保障一直是令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头痛的问题。果然,海湾战争给国际石油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再之海湾战争的尽早结束,总算使日本免受了可能到来的“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但心有余悸的日本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实施新的能源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历
九十年代欧洲天然气市场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崔历二次大战后,世界天然气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从局限于地区使用的燃料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重要燃料和原料。根据世界能源保护委员会的研究,天然气与石油、固体化石燃料、核能已并列为四大初级能源。截至1989年1...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回顾与展望:九十年代香港高等教育邬大光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香港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变化正在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在香港本土,九十年代以来香港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也在引起人们的争议,如何评价九十年代以来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及迎接二十一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熊业田
一、经贸发展趋势 90年代拉美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率可达4—5%。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必须把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据测算,如果要使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5%,该地区每年的储蓄总额必须达到750—850亿美元。当然,如此巨额资金单靠拉美各国的内部积累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即使在外债减少,国际贸易条件改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每年至少仍需吸收100亿到150亿美元的外资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从目前拉美地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看有许多有利因素可以确保这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