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9)
2023(6411)
2022(5286)
2021(5023)
2020(4120)
2019(9453)
2018(8985)
2017(15508)
2016(8418)
2015(9715)
2014(9774)
2013(9270)
2012(8696)
2011(7962)
2010(8217)
2009(8129)
2008(6872)
2007(5914)
2006(5341)
2005(5046)
作者
(24035)
(19878)
(19478)
(18831)
(12375)
(9413)
(9093)
(7811)
(7668)
(7072)
(6795)
(6683)
(6446)
(6339)
(6337)
(6217)
(5870)
(5638)
(5600)
(5535)
(5079)
(4870)
(4745)
(4626)
(4549)
(4398)
(4366)
(4351)
(4123)
(4121)
学科
(28540)
经济(28502)
(25274)
金融(25267)
(22228)
银行(22208)
(21664)
管理(20729)
(20547)
中国(18913)
(16659)
企业(16659)
(11489)
中国金融(10997)
(10879)
(9092)
地方(8802)
方法(8788)
(8407)
数学(7578)
数学方法(7500)
(7333)
业经(7281)
(7153)
财务(7122)
财务管理(7108)
企业财务(6845)
理论(6678)
农业(6307)
体制(5900)
机构
学院(108389)
大学(107960)
(44638)
研究(43605)
经济(43509)
中国(40783)
管理(35798)
理学(29289)
理学院(28911)
管理学(28369)
管理学院(28168)
科学(25003)
(23781)
(23518)
(22545)
中心(22416)
(21403)
研究所(20374)
财经(17501)
(17317)
(17132)
农业(16730)
银行(16558)
(15928)
(15902)
(15795)
业大(15552)
金融(15503)
北京(15376)
(15368)
基金
项目(70001)
科学(53601)
研究(52957)
基金(48791)
(43036)
国家(42608)
科学基金(35056)
社会(32433)
社会科(30682)
社会科学(30678)
(28184)
基金项目(24965)
教育(24092)
(23776)
编号(22085)
自然(21068)
自然科(20570)
自然科学(20561)
自然科学基金(20185)
资助(20088)
成果(19366)
重点(16573)
课题(16509)
(15952)
(15113)
(14946)
(14371)
创新(14168)
项目编号(13687)
(13611)
期刊
(51531)
经济(51531)
研究(37997)
中国(29942)
(28600)
金融(28600)
(20253)
学报(19853)
(19315)
科学(16288)
教育(16053)
大学(14844)
管理(13853)
学学(13778)
农业(12771)
技术(9364)
财经(9076)
经济研究(8921)
(7831)
业经(7712)
国际(6987)
(6760)
理论(6479)
(6338)
世界(6171)
问题(5873)
实践(5860)
(5860)
图书(5682)
(5620)
共检索到191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振龙  
九十年代世界三次金融危机比较□郑振龙90年代的世界跌宕不宁,金融风暴频起。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都演化成了大规模的地区性危机,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动荡。本文旨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郝爱群  孟龙  朱长虹  刘绍德  
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国际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各国都在寻求强有力的应付之策。建立统一的全球金融谨慎监督体系的动议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进入九十年代后,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各国及国际金融监督组织正在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一、金融谨慎监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  
本报告立足中国实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当代西方成功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对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一个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在商品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发展基本遵循同一规律运行,不应该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否定共同的规律和他国的成功经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克湖  梅睿哲  
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倪克湖梅睿哲一、金融危机的特点1.主要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日本虽然也发生了住友储蓄银行、宇宙储蓄合作社引起的金融危机,可是这种危机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比较起来,还是爆发率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戎云飞  
一、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对我国外资利用工作形成严峻挑战局势。本世纪最后十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将更加激烈,全球范围资金供应趋于更加紧张,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外资利用工作造成严峻形势,这一估计基于如下因素分析:1.由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南北关系所造成的国际债务危机在九十年代不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一、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 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2)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利益。从理论上说这三个目标是统一的,但在实际中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 (一)这三个管理目标不仅相互依赖,而且又相互冲突。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则可能减少自由竞争,甚至提高经营成本,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同样,激烈的竞争虽然有对能降低经营成本,对消费者有利,但又可能引起银行体系不稳定。80年代前的宏观金融管理注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80年代的宏观金融管理改革注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而要兼顾消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敏芳  
本文根据指标理论建立了一套测评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及SAS软件对我国90年代以来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划分了90年代金融风险的阶段,并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历次金融风险的特点与成因。在不同的阶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来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并因此留下了不良的后遗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昌崇  
90年代初日本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日]清水启典由于90年代初"投机泡沫"的破灭,日本金融体系现在正面临许多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大多起因于80年代末景气时期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实施的过度扩张政策,其中也包括各金融机构所推行的货币扩张政策。本文既展示这些问题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建光  
九十年代亚太金融业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吴建光一、亚太地区金融制度的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建设九十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已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亚太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尤其是那些从计划或高度集中管制经济向市场转化国家市场的逐步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格斯·斯贝特  
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在即将来临的几十年内,中国在保护它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面临满足它的人民对能源需求这一严竣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即部分地由于燃烧煤和其它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一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缺的前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效率,通过开发新型的、复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着眼于中国,也能为全世界所有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用。中国将能够在国际间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氮和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这些气体造成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和酸雨。2、温室效应。3、同温层臭氧的消耗。从全球角度看,增加天然气、石油或核电的使用,减少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威胁。但是,世界石油保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景并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玛格丽特·夏普  吴传平  王志  
世界经济的方向已经转变。我们知道汽车工业在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但80年代增长最快的部门是那些与电子和信息技术、药物和高精化工制品以及新材料等被称为"新技术"有关的行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子技术。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新的"产业革命"。它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一些显示生产和贸易格局的迹象已经相当清晰地出现,但这种格局远未定型。还存在着一些能对社会经济组织产生长期影响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本文第一部分探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社会资金形成和分配关系扭曲是困扰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八·五”期间及今后十年金融深化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如何理顺社会资金分配关系,深化金融改革的取向,进行若干对策性的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拉开序幕,贯穿整个八十年代,经历了扩大领域、分设机构,围绕目标、建立央行,开拓市场、发展机构等几个阶段,进程曲折复杂,成绩令人鼓舞。如何从更深层次上总结和认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将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微观到宏观都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寄望于突破效应,也不能过多过快地超前于整体改革步伐而孤军深入,而必须选择协调配套的推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