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2)
- 2023(12479)
- 2022(10301)
- 2021(9716)
- 2020(8027)
- 2019(18279)
- 2018(18058)
- 2017(33199)
- 2016(18068)
- 2015(20460)
- 2014(20289)
- 2013(19575)
- 2012(18185)
- 2011(16547)
- 2010(16695)
- 2009(16123)
- 2008(15074)
- 2007(13391)
- 2006(12072)
- 2005(11479)
- 学科
- 济(68495)
- 经济(68388)
- 管理(51315)
- 业(46781)
- 企(39249)
- 企业(39249)
- 中国(30604)
- 融(28107)
- 金融(28100)
- 银(26223)
- 银行(26205)
- 行(25410)
- 方法(25205)
- 制(23334)
- 财(23192)
- 数学(22207)
- 数学方法(22037)
- 农(19128)
- 业经(16513)
- 体(16453)
- 贸(15181)
- 贸易(15166)
- 易(14927)
- 务(13628)
- 财务(13588)
- 财务管理(13555)
- 地方(13094)
- 企业财务(12947)
- 体制(12941)
- 学(12889)
- 机构
- 大学(245493)
- 学院(242617)
- 济(110697)
- 经济(108558)
- 研究(92234)
- 管理(86431)
- 中国(79214)
- 理学(72419)
- 理学院(71591)
- 管理学(70616)
- 管理学院(70145)
- 财(56527)
- 京(53285)
- 科学(49594)
- 所(45868)
- 中心(43526)
- 财经(42853)
- 研究所(41028)
- 经(39130)
- 农(37742)
- 江(36673)
- 经济学(36446)
- 北京(34628)
- 院(33132)
- 经济学院(32659)
- 财经大学(32021)
- 范(31346)
- 师范(31013)
- 业大(30412)
- 农业(29216)
- 基金
- 项目(154971)
- 科学(122709)
- 研究(118365)
- 基金(114001)
- 家(98906)
- 国家(98099)
- 科学基金(83221)
- 社会(77746)
- 社会科(73827)
- 社会科学(73816)
- 基金项目(58546)
- 省(57346)
- 教育(54641)
- 自然(49436)
- 划(49269)
- 自然科(48301)
- 自然科学(48287)
- 自然科学基金(47461)
- 编号(46868)
- 资助(46719)
- 成果(40762)
- 部(36530)
- 重点(35825)
- 制(34725)
- 课题(34099)
- 国家社会(33880)
- 发(33846)
- 创(32821)
- 性(32046)
- 教育部(32035)
共检索到40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
本报告立足中国实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当代西方成功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对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一个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在商品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发展基本遵循同一规律运行,不应该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否定共同的规律和他国的成功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社会资金形成和分配关系扭曲是困扰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八·五”期间及今后十年金融深化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如何理顺社会资金分配关系,深化金融改革的取向,进行若干对策性的思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令芬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和外贸经营体制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转轨,汇率、利率和关税等经济杠杆在外汇调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由全面严格的外汇管制向宽松环境中的外汇间接调控过渡已成为显而易见的趋势。从外部环境看,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我们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现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即取消对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和实行单一汇率制。为加入关贸总协定,我们必须降低关税,逐步取消许可证和行政审批手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根有
金融是资金流通的总称,它产生于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的资金交易。资金交易的结果产生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在我国资金交易主要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条件下,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状况大体上就反映了社会资金交易即我国的金融状况。90年代的中国金融是80年代中国金融的发展,90年代的中国金融问题应从80年代以来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动中去揭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九十年代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筹集与运用体制改革思路”课题组
大力加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保证。90年代我国重点建设任务很重,为确保这一任务的实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理顺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体制。《9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筹集与运用体制改革思路》提出:9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筹集应采取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自筹资金、市场筹资及利用外资等多渠道进行;在资金使用上,财政资金以参股、控股方式投入到那些社会效益大、自身财务效益低,不具备偿还银行低利率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重点项目,银行信贷资金实行优惠利率和正常利率贷款两类,二者比例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影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利润率水平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运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国家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何静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90年代,我国将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其基本要求是: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此,一是坚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二是强调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分的对外经济贸易,既承担着继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玉成
文章认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预示着我国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将出现崭新的形势和格局。文章提出,当务之急是要从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使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思想解放的强力推动、展望未来的超前意识、政府机构的协调运转等良好的环境条件相配合,以确保各项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拉开序幕,贯穿整个八十年代,经历了扩大领域、分设机构,围绕目标、建立央行,开拓市场、发展机构等几个阶段,进程曲折复杂,成绩令人鼓舞。如何从更深层次上总结和认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将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微观到宏观都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寄望于突破效应,也不能过多过快地超前于整体改革步伐而孤军深入,而必须选择协调配套的推进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索,目前已形成拥有7000余家各类外贸企业的局面,并且这个数宇还未将外资企业包括在内。如何 发挥这些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做到相互渗透和共同参与?《申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90年代中后期趋势探讨》一文指出:在90年代的未来几年中,按照大经贸的战略设想,从转换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下手,提高企业素质,通过竟争实现企业的重新组合。而到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90年代商业改革”课题组
90年代商业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对商业进行整体再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是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具体化。这里,我们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构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明贵
九十年代西方流通体制的新变化孙明贵一、一种新型的流通体制──ECR系统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国内需求持续徘徊不前,流通体制改革之声不绝于耳,加之市场日趋饱和,商品日益成熟,流通环节日益复杂和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等新的条件,导致传统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198 5~ 1991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主要围绕加强与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培育与拓展金融市场 ,发展多种金融机构与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三方面进行 ,并呈现出改革进程的阶段性、改革内容的参差性及双轨体制摩擦与冲突开始加剧的基本特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宏观金融调控乏力、专业银行企业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江世银教授的新著《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的理性思考》最近已由京华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中国会融体制改革30年的实践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改革之中的货币金融运行发展规律。该书作者认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改单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体制,一步步地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一、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 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2)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利益。从理论上说这三个目标是统一的,但在实际中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 (一)这三个管理目标不仅相互依赖,而且又相互冲突。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则可能减少自由竞争,甚至提高经营成本,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同样,激烈的竞争虽然有对能降低经营成本,对消费者有利,但又可能引起银行体系不稳定。80年代前的宏观金融管理注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80年代的宏观金融管理改革注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而要兼顾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卉
本文尝试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行阶段性研究,力求在纵的和横的两方面得到清晰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更深层次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据此对中国金融的未来政策取向有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