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5)
2023(7503)
2022(6278)
2021(6289)
2020(5231)
2019(12355)
2018(11819)
2017(21817)
2016(12012)
2015(13727)
2014(13787)
2013(13456)
2012(12481)
2011(11147)
2010(11851)
2009(11895)
2008(11352)
2007(10298)
2006(9826)
2005(9639)
作者
(32199)
(26514)
(26054)
(25670)
(16951)
(12560)
(12261)
(10261)
(10056)
(9799)
(9115)
(9034)
(8820)
(8400)
(8344)
(8290)
(7684)
(7651)
(7510)
(7425)
(6782)
(6439)
(6292)
(6101)
(5984)
(5970)
(5968)
(5948)
(5455)
(5204)
学科
(42386)
经济(42327)
管理(41858)
(37345)
(33744)
企业(33744)
(26955)
金融(26955)
(25861)
银行(25858)
(24961)
中国(22595)
(19601)
(18229)
方法(13513)
(13027)
财务(12979)
财务管理(12939)
(12479)
企业财务(12350)
业经(11979)
中国金融(11227)
(11157)
数学(10523)
地方(10384)
数学方法(10342)
体制(9672)
理论(9432)
(9310)
制度(9305)
机构
大学(155431)
学院(155248)
(67274)
经济(65532)
研究(58148)
管理(57646)
中国(57091)
理学(44897)
理学院(44363)
管理学(43791)
管理学院(43446)
(40040)
(35159)
科学(30074)
(29989)
中心(29855)
财经(27962)
(26894)
研究所(25875)
(25194)
(24731)
北京(23942)
银行(23861)
(22414)
(22293)
(22096)
人民(21802)
(20845)
师范(20693)
财经大学(20661)
基金
项目(84269)
研究(67626)
科学(65499)
基金(59241)
(49829)
国家(49303)
科学基金(41959)
社会(41641)
社会科(39362)
社会科学(39351)
(32347)
教育(31292)
基金项目(30117)
编号(28609)
(27176)
成果(26241)
资助(25268)
自然(24523)
自然科(23899)
自然科学(23898)
自然科学基金(23484)
课题(20951)
重点(19591)
(19325)
(19010)
(18455)
项目编号(17806)
(17652)
(17539)
(17104)
期刊
(88528)
经济(88528)
研究(60883)
中国(44621)
(38816)
金融(38816)
(35356)
管理(27726)
教育(23743)
(20849)
学报(18865)
科学(18603)
大学(15423)
财经(15206)
技术(14250)
学学(13711)
经济研究(13350)
(13192)
农业(12360)
业经(12262)
国际(10714)
问题(10451)
(10208)
理论(10058)
会计(10028)
财会(8941)
实践(8824)
(8824)
图书(8676)
世界(8381)
共检索到29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一、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 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2)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利益。从理论上说这三个目标是统一的,但在实际中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 (一)这三个管理目标不仅相互依赖,而且又相互冲突。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则可能减少自由竞争,甚至提高经营成本,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同样,激烈的竞争虽然有对能降低经营成本,对消费者有利,但又可能引起银行体系不稳定。80年代前的宏观金融管理注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80年代的宏观金融管理改革注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而要兼顾消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厚  
本文介绍了泰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简况和发展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建光  
九十年代亚太金融业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吴建光一、亚太地区金融制度的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建设九十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已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亚太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尤其是那些从计划或高度集中管制经济向市场转化国家市场的逐步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伟军  
九十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趋势王伟军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从总体上看呈不景气状态,对外直接投资少于80年代后半期。尽管如此,由于进入9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的势头十分强劲,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仍保持着不小的幅度。其对外直接投资额1990年度为569亿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常崇保  
理论上讲,石油生产成本就是石油价格扣除利润,可见石油生产成本的变化对石油价格及利润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20年,世界油价大起大落。在世界油价涨落不定的情况下,为了正确把握石油供需平衡,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油,对90年代石油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作一分析是有意义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之祥  
90年代将成为本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年代。日益激烈的竞争、逐渐饱和的生产能力以及飞速发展的技术创新,使任何企业都难以永远保持领先一步的地位。微薄的利润,不断上涨的成本经常使许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在市场营销领域出现了以下几种新趋势。一、日益强调企业营销能力的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的提高主要从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目标入手。首先,在营销策略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把一部分简单的生产操作留给顾客,通过唤醒消费者的创造意识来吸引顾客。例如,布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辉  
一、80年代国际铝市场概况 80年代以来,国际铝工业在调整中迅速发展,世界铝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据国际原铝协会统计,1989年世界铝产量和消费量达1811.17万吨和1807.60万吨,分别比1980年的1603.50万吨和1529.80万吨增加12.9%和18.2%。随着铝生产和消费的增加,铝的国际贸易量也迅速增长,从1980年的430.20万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海东  
日本是最早也是主要的来华直接投资国家之一。继1984年、1988年之后,从1991年起,日本又掀起了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经过了早期徘徊观望和小规模试验性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广泛的领域。本文拟就九十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论述。 一、九十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 截止到1993年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7182个,在我国吸引外国和地区直接投资总项目中占4.18%;协议日资金额88.6亿美元,占外资协议总额的2.63%;实际投入金额51.7亿美元,占外资实际投入总金额的4.81%。其中,仅1992年批准的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翁昂若  张延衡  梁展崇  
作者认为,尽管目前承包制的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机制转换也较迫切,但目前全面中止或取代承包制的时机仍不成熟,条件仍不具备。本文冷静地分析了在90年代经济发展中承包制可能带来的矛盾制约和现阶段继续实行承包制的现实需要,探寻了完善承包制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一星,杨家文  
我国的货流联系与对外开放的进程息息相关。随着对外开放从沿海向沿边和内地扩展, 90年代的货运联系继承了开放前十年的变动趋势,各省区运输联系的开放性在不断增强;内陆省区到沿海发达省区的货运比重和沿海发达省区到内陆省区的货运比重都在增长;国外运输与国内区际运输在海港城市之间是高度同构的;海港腹地与口岸对内联系腹地在空间上是高度同构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何静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90年代,我国将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其基本要求是: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此,一是坚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二是强调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分的对外经济贸易,既承担着继续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  
本报告立足中国实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当代西方成功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对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一个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在商品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发展基本遵循同一规律运行,不应该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否定共同的规律和他国的成功经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长国  
九十年代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十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在我国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造企业,就必须注意到国际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九十年代将是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时代。CIM 的开发和应用,将推动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不仅对发达国家如此,对九十年代正在同国际经济接轨的中国企业也会发生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邵标章  祁建林  
九十年代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年代,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任务实现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我国的消费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九十年代居民消费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需求的特征将是:(1)消费行为和心理日趋成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选择消费的观念正在我国消费中逐渐形成。人们在消费心理上逐渐改变了过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少龙  
九十年代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总体设计,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背景之下,九十年代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将出现各种新的变化,突出反映在以下诸多方面:一是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二是消费个性特征将更加显著;三是消费观念将继续更新;四是消费心理预期将更加稳定;五是消费者权益意识将有所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