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8)
- 2023(13748)
- 2022(11593)
- 2021(10815)
- 2020(8649)
- 2019(20051)
- 2018(19658)
- 2017(36494)
- 2016(19675)
- 2015(22421)
- 2014(22353)
- 2013(22266)
- 2012(21616)
- 2011(20309)
- 2010(20698)
- 2009(19313)
- 2008(19174)
- 2007(17067)
- 2006(15851)
- 2005(14912)
- 学科
- 济(104825)
- 经济(104732)
- 管理(50659)
- 业(48459)
- 企(35449)
- 企业(35449)
- 方法(33621)
- 中国(33027)
- 数学(29606)
- 数学方法(29305)
- 地方(28335)
- 农(27497)
- 业经(20786)
- 学(20574)
- 贸(20116)
- 贸易(20099)
- 易(19459)
- 财(19121)
- 农业(18551)
- 制(18058)
- 融(17187)
- 金融(17185)
- 银(17064)
- 银行(17045)
- 地方经济(16792)
- 行(16726)
- 环境(15586)
- 发(15160)
- 策(14118)
- 和(13228)
- 机构
- 大学(295150)
- 学院(294065)
- 济(138600)
- 经济(136035)
- 研究(118534)
- 管理(104985)
- 中国(92067)
- 理学(87892)
- 理学院(86735)
- 管理学(85434)
- 管理学院(84862)
- 科学(67958)
- 京(64924)
- 财(62542)
- 所(61238)
- 研究所(55127)
- 中心(51653)
- 农(48967)
- 财经(48055)
- 江(45811)
- 经济学(44292)
- 经(43722)
- 北京(42802)
- 院(42176)
- 范(41911)
- 师范(41574)
- 经济学院(39511)
- 业大(38328)
- 农业(37721)
- 州(36289)
- 基金
- 项目(183606)
- 科学(145492)
- 研究(136742)
- 基金(134313)
- 家(117397)
- 国家(116437)
- 科学基金(97873)
- 社会(89996)
- 社会科(85406)
- 社会科学(85390)
- 基金项目(68591)
- 省(68439)
- 教育(61371)
- 自然(59532)
- 划(59290)
- 自然科(58049)
- 自然科学(58028)
- 自然科学基金(57004)
- 资助(56364)
- 编号(53310)
- 发(46062)
- 成果(45503)
- 重点(42579)
- 部(42127)
- 课题(39271)
- 国家社会(38417)
- 发展(37848)
- 展(37265)
- 创(37176)
- 中国(36237)
- 期刊
- 济(168510)
- 经济(168510)
- 研究(102849)
- 中国(67128)
- 农(46536)
- 财(44892)
- 学报(43184)
- 科学(43142)
- 管理(41859)
- 融(35248)
- 金融(35248)
- 教育(33252)
- 大学(33105)
- 农业(31782)
- 学学(30876)
- 经济研究(28183)
- 财经(25192)
- 技术(25017)
- 业经(24779)
- 经(22014)
- 问题(21976)
- 贸(20552)
- 国际(19470)
- 世界(18847)
- 业(17399)
- 技术经济(15967)
- 资源(14183)
- 统计(14110)
- 现代(13666)
- 经济问题(13621)
共检索到486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守业 闫衍
九十年代中国西北经济区的开发及其对策选择杨守业,闫衍九十年代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新整合,从而形成了新的区域生产和要素的空间组合格局。我们在此所运用的西北经济区的概念同原有的六大协作区中的西北行政区的概念相比较,范围有所变化,主要考虑了区域开发和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均 汤永安 高忠勋 孔茂山 王荆玉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第3次年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开展各中等城市经济发展和对策的比较研究。本刊作为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成员,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把这个栏目办得更加生动活泼。现把这次会议上的几篇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寇作鹏 黄建军
资源因素。我国平均每人占有耕地1.7亩,只相当于世界水平人均占有量的1/4,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耕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0.5亿亩减少到1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5亩。我国耕地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较差,优质良田仅占22%,中低产田占78%,总耕地中有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耕层较浅的土地占26%,土地板结的占12%,故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并没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优势,纯属资源高强度约束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展与改革研究”课题组
三、来自成熟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成熟,80年代经济增长中以短缺为基础的各种矛盾将显著弱化。与此同时,以一大批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为基础的各类经济矛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有过渡型经济体制中也会相应暴露出不利于增长的许多制度缺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伟民
对8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作正确的分析和估量,有助于对90年代的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据此为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正确的对策。在90年代,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会继续遇到种种困难,其中包括可能遭到新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但经受80代初那样的经济危机的打击可能性不大。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像80年代那样出现前慢后快的情景。年均增长率有可能超过80年代,达到3%或以上。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较有利,9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比起80年代要严峻得多,我们应集中力量搞好我国国内建设,抓住机遇,做好工作,趋利避害,努力创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宏仁
90年代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90年代初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展望90年代矿产供应的情况具有很现实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上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政策。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系列重要矿产的已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建立了强大的能源及原材料工业。1987年中国产煤9.2亿吨,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煤炭总量的1/5。原油产量达1.34亿吨,居世界第5位。钢产量达5602万吨,居第4位。水泥产量达1.8亿吨,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我们仍面临着不少问题。集中起来,正如赵紫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简短几个字,勾画出了我国90年代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矿产供应所面临的挑战。从1978年起,中国的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对外开放政策为解决我国的矿产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矿产供应上闭关自守的局面已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各种矿产品及金属材料的进出口金额,在我国进出口贫易总额中已占有很引人注目的比重。以1986年为例,进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展与改革研究”课题组
报告试图概述作为中国经济走向成熟主要标志的增长特征和体制变革特征,分析在成熟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重大挑战,并相应提出90年代经济发展基本政策和体制改革基本战略的要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绍林
90年代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地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寻求提高经济素质、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则是促使我国经济在90年代起飞的必要选择。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90年代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及其技术进步需求 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促进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使产品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百甫
90年代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必将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防范于未然,本刊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陆百甫的文章"九十年代中国经济与对外经贸发展".该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及有利、不利条件,作者指出: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唯一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淮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个中长期的发展阶段内,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应是对原有战略的继承和调整。主要内容:从不均衡走向均衡,有重点地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合理布局的发展,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格斯·斯贝特
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在即将来临的几十年内,中国在保护它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面临满足它的人民对能源需求这一严竣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即部分地由于燃烧煤和其它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一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缺的前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效率,通过开发新型的、复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着眼于中国,也能为全世界所有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用。中国将能够在国际间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氮和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这些气体造成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和酸雨。2、温室效应。3、同温层臭氧的消耗。从全球角度看,增加天然气、石油或核电的使用,减少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威胁。但是,世界石油保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景并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建华
日本的“对外开发援助”由来已久。从根本上说,这是日本逐步成长为经济大国的产物,同时也是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结果。这种变化有一个过程,“对外开发援助”只是反映这一过程的一个具体方面。其明显的轨迹是,要求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分工,包括在世界的热点问题上和地区冲突中发挥作用,从而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就决定了日本90年代的“对外开发援助”必然会有许多新的调整和充实,以适应二极格局消失后依然动荡的国际社会的变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书奇
财政体制现状与改革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花钱搞改革,借债搞建设,让利求活力,补贴保稳定,以巨大的财力支持了改革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这个时期财政自身的建设在运行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在改革中处处被动,各种重要职能被分割,从而导致财政发展陷入困境。财政今后的出路就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中国乡镇企业在80年代后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挑战。除了外部条件的变化之外,传统发展战略的不适应性与旧的管理体制的矛盾是乡镇企业面临困境的症结所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才能使乡镇企业在90年代迎接挑战,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