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4)
- 2023(12436)
- 2022(10875)
- 2021(10450)
- 2020(8389)
- 2019(19768)
- 2018(19614)
- 2017(37018)
- 2016(20154)
- 2015(22919)
- 2014(22974)
- 2013(22834)
- 2012(20959)
- 2011(18991)
- 2010(18818)
- 2009(17444)
- 2008(16805)
- 2007(14645)
- 2006(12952)
- 2005(11281)
- 学科
- 济(84281)
- 经济(84198)
- 业(60681)
- 管理(51063)
- 农(50588)
- 企(38992)
- 企业(38992)
- 方法(35154)
- 农业(33642)
- 数学(30768)
- 数学方法(30451)
- 业经(23434)
- 中国(23226)
- 地方(18959)
- 财(17691)
- 学(17024)
- 制(15326)
- 贸(14286)
- 贸易(14279)
- 易(13893)
- 发(13372)
- 技术(12567)
- 农业经济(12551)
- 理论(12073)
- 策(11863)
- 环境(11834)
- 和(11694)
- 银(11291)
- 银行(11257)
- 融(11062)
- 机构
- 学院(283884)
- 大学(282544)
- 管理(116213)
- 济(114523)
- 经济(112034)
- 理学(101424)
- 理学院(100355)
- 管理学(98762)
- 管理学院(98255)
- 研究(96761)
- 中国(72834)
- 农(64707)
- 科学(60359)
- 京(59563)
- 业大(49528)
- 农业(49395)
- 所(48401)
- 财(47774)
- 中心(45098)
- 研究所(44194)
- 江(40524)
- 范(38493)
- 财经(38480)
- 师范(38199)
- 北京(37205)
- 经(35317)
- 院(34173)
- 州(32956)
- 经济管理(32476)
- 经济学(32035)
- 基金
- 项目(199261)
- 科学(156454)
- 研究(148340)
- 基金(144227)
- 家(125178)
- 国家(124041)
- 科学基金(106479)
- 社会(93094)
- 社会科(87692)
- 社会科学(87669)
- 省(77925)
- 基金项目(77719)
- 自然(68463)
- 自然科(66808)
- 自然科学(66796)
- 教育(65832)
- 自然科学基金(65578)
- 划(64934)
- 编号(62505)
- 资助(57861)
- 成果(49899)
- 部(43896)
- 重点(43841)
- 发(43268)
- 课题(41402)
- 创(41041)
- 创新(38187)
- 国家社会(37812)
- 科研(37673)
- 教育部(37123)
- 期刊
- 济(130433)
- 经济(130433)
- 研究(82507)
- 农(67968)
- 中国(58116)
- 学报(46761)
- 农业(46574)
- 科学(43884)
- 管理(37632)
- 大学(36281)
- 学学(34265)
- 财(33291)
- 教育(30428)
- 业经(26792)
- 融(25557)
- 金融(25557)
- 技术(23927)
- 业(21071)
- 经济研究(18078)
- 问题(17898)
- 财经(17568)
- 版(15981)
- 图书(15697)
- 农业经济(15025)
- 经(14849)
- 理论(14689)
- 农村(14441)
- 村(14441)
- 科技(14438)
- 资源(14414)
共检索到41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奚正秋 吴志冲 庄荣盛 季学明
九十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研究奚正秋吴志冲庄荣盛季学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农村,农业有机构成提高。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晨熹
90年代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峰回路转,走出 80年代的阴影,开始新一轮的转移。本文主要根据已有调查结果分析了9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量、方式、产业、人口学等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实质性提高的作用,最后探讨今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课题组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指农业劳动力向农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的转移等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大,其转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以就地转移为主,从转移过程遇到的各种矛盾中,在当预示到九十年代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业劳动力向林、牧、渔业的转移,属于劳动力的合理利用问题,在转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失为解决矛盾的一条主要出路;搞好这项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宏观政策上的支持,又需要地方、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渠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继冲
作者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动就业面临的新情况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四川就业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对策措施。在指导思想是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失业,就业工作要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要重视农村就业,注意城乡劳动力统筹安排。在政策措施上提出了劳动就业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建立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全面开放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力利用方式,挖掘现有物质生产要素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包括改革工时制度,妇女灵活就业等;在改革劳动体制里,作者提出要树立将劳动作为一种经济投入的观念,使社会劳动力能更好地按价值规律参与经济活动,要打破不必要的界限,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毅夫 李周
一、改革的成就、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成因 (一)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成绩 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组织与制度创新方面,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格局,以合作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且相互交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集中度颇高、效率却很低下的传统计划机制随着其组织载体——人民公社的解体,对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市场机制在农村资源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锡文
九十年代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层次比较深、涉及面比较宽、需要从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考虑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不是在短期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但却必须及早地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逐步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和调控手段,去不断地缓解这些矛盾,这样才能保证九十年代以至下个世纪的农村经济更为顺利地发展。概括起来说,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筱文,陈志强
九十年代福建农村奔小康的进程分析预测和对策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林筱文福建省统计科研所陈志强本文通过建立六个方面16项指标来评价福建农村奔小康的进程,并结合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各指标的量化标准,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指标来评价和分析福建农村奔小康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昭耀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决定》中提出的发展与改革两大目标,即人民生活达小康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障农业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九十年代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路是:用系统工程观点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坚持以小康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产业化、区域化、一体化、系列化的发展路子。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把农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整个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和分析,根据农村特点和资源的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和对策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到本世纪末还有六年时间,在这期间,要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同时又面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形势。在这个时候,研究与讨论世纪之交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格斯·斯贝特
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在即将来临的几十年内,中国在保护它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面临满足它的人民对能源需求这一严竣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即部分地由于燃烧煤和其它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一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缺的前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效率,通过开发新型的、复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着眼于中国,也能为全世界所有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用。中国将能够在国际间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氮和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这些气体造成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和酸雨。2、温室效应。3、同温层臭氧的消耗。从全球角度看,增加天然气、石油或核电的使用,减少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威胁。但是,世界石油保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景并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元元
本文以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为研究背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解析,目的在于强调政府如何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切实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并且对比市场经济规律,探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统筹配置 城镇化建设 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市场发育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个重大课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指出这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本文是他们承担的国家“八五”期间重点课题的主报告,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鹰
城乡通开·就业转移·市场发育─—展望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杜鹰1992年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和农村又凸显出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诸如农产品收购“打白条”,农业资金外流,开发区圈占耕地,“民工潮”大涌动,农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农村改革已经在以下三方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重要的三步: 1.构造了对市场信号有一定反应能力和具有相当经营自主权的主体——农户及其它农村经济组织; 2.有60%以上的农产品已经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山水
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西部农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而今迈入90年代,要进一步开创西部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 笔者认为,在90年代,我国西部农村能够“触一发而动全身”、促进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就是发展乡村集体企业。这是因为:(1)发展乡村集体企业是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西部农村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但农民单家独户经营后,产前、产中、产后有许多生产环节,无法独立完成。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