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2)
2023(4247)
2022(3729)
2021(3861)
2020(2928)
2019(7156)
2018(6900)
2017(9985)
2016(6964)
2015(8121)
2014(8534)
2013(7694)
2012(7539)
2011(7181)
2010(7337)
2009(6435)
2008(6476)
2007(5555)
2006(5097)
2005(4976)
作者
(16751)
(13944)
(13732)
(13458)
(9239)
(6771)
(6717)
(5623)
(5411)
(5328)
(4989)
(4627)
(4608)
(4600)
(4555)
(4445)
(4407)
(4157)
(4151)
(4142)
(3804)
(3460)
(3369)
(3317)
(3307)
(3307)
(3233)
(3033)
(2939)
(2825)
学科
教育(19444)
(18252)
经济(18231)
中国(13509)
管理(11027)
(9174)
理论(8274)
(7891)
(7521)
企业(7521)
方法(6362)
教学(6249)
(5135)
数学(4872)
数学方法(4735)
(4697)
(4280)
发展(4268)
地方(4217)
(4145)
研究(4143)
(3994)
贸易(3992)
(3875)
金融(3874)
(3809)
(3661)
思想(3580)
技术(3487)
世界(3431)
机构
大学(94524)
学院(85842)
研究(38813)
教育(29902)
(28394)
经济(27566)
(24845)
师范(24745)
管理(24129)
(22612)
中国(22370)
科学(21605)
师范大学(20962)
理学(20297)
(19849)
理学院(19814)
管理学(19337)
管理学院(19094)
研究所(17969)
北京(15827)
中心(15807)
(14405)
(14347)
(13633)
技术(12936)
职业(12596)
教育学(11384)
(11321)
财经(10721)
(10682)
基金
项目(50120)
研究(44965)
科学(40568)
基金(32375)
教育(30105)
(27309)
国家(26909)
社会(25042)
社会科(23264)
社会科学(23260)
科学基金(21606)
成果(21367)
编号(20989)
(19896)
(19466)
课题(18426)
基金项目(15957)
(15841)
(13872)
规划(13543)
重点(13410)
资助(13268)
(12904)
教育部(12679)
项目编号(12582)
自然(12118)
(12073)
自然科(11823)
自然科学(11823)
(11705)
期刊
教育(49901)
研究(41995)
(33600)
经济(33600)
中国(29893)
学报(12366)
职业(11843)
技术(11367)
(10940)
大学(10616)
科学(10536)
管理(9557)
(8792)
技术教育(8041)
职业技术(8041)
职业技术教育(8041)
学学(7718)
图书(6742)
(6514)
论坛(6514)
农业(6367)
(6056)
金融(6056)
(5935)
经济研究(5476)
高等(5473)
财经(5286)
国际(5203)
(5143)
书馆(5094)
共检索到155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国华  
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是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和政治、民主意识培养的大问题。因而,它是近年来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它的发展也颇为迅速。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中,有两份文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份是八五年颁布的第一个《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另一份是九六年新近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八五年《指引》是一份开创性的文件,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起了开绿灯的作用,对此,笔者已作过专门的评述。九六年《指引》则被誉为“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新里程”,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有较大影响。结合八五年《指引》,对该指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它对香港年轻一代政治态度、思想面貌的影响,也可以为内地的学校德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华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评析刘国华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正由殖民统治向“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过渡。在这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公民教育的问题在香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认为,香港的社会和政制正面临巨大的转变,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适应即将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李荣安一、引言1996年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①(以下简称《九六指引》)可以说是面向香港回归祖国而编写的,正如指引的序言所说:正当香港为199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作准备及迎向二十一世纪的种种挑战之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香港《学校环境教育指引》祝怀新在香港,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知识早已被纳入中小学一些科目的教学大纲中,但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在促进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却一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1988年,香港教育署宣布在学校课程中引入诸如“香港的污染问题”等论题,标志着香港政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迎旗  唐克军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也就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学校应是爱的家园,关爱学生并被学生理解和接纳,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能力关爱他人、充满爱和可爱的人,具备创造民主正义世界的内在动力;学校应是一个道德的、关心每一个人需要的和分享其传统的社群,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条件,让学生协商与对话,积极参与改善学校和周边社区环境,才能让学生获得参与民主的经验与能力,成长为民主社会的未来主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伟  黄崴  
从过渡时期开始,港府公民教育政策中就开始渗透参与式公民学习的理念。回归祖国之后,"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关心社会"的公民精神成为公民教育政策的灵魂。进入新世纪以来,港府通过资助大学开展公民教育计划、推进义工服务等方式来践行公民学习的理念。参与式公民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表现在智性的理解、公民参与能力、公民态度和直接的公民参与四个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公民教育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的"公共"建构。当前,主要存在四种有关学校公共性的理解和建构:将学校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建构公共生活的机构;学校本身作为公共领域。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建构既体现了某些合理性,又在现实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从"规范的"、"形容词的"、"复数的"意义上理解"公共"或"公共性",上述建构之间就可能是相容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飞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亚夫  
一个国家不重视历史教育,受损害的是他的后代。历史课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它所体现的文化特质——能够赋予这个国家的公民怎样一种文化气质和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如此的认识,新历史课程当足备其公民教育理念,使自身的经验性知识更有助于造就有个性的公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Yoko Yamato  
本期专栏以翻译CERC英文通讯2001年1~2期刊载的内容为主。首先介绍了2001年CERC半日制硕士毕业生的论文标题及两篇优秀论文摘要,期望读者从中窥见本领域香港与内地硕士生培养的异同。其次,转载了刊登在本领域权威期刊由权威人士对CERC出版的专著所撰写的书评。此外,详尽介绍了将于秋季召开的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第20届年会将探讨的课题,旨在引起读者关注新世纪别国同行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航  
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变迁 ,它开始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 ,关注公民能力的培养。以此为依据 ,并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和发展趋向 ,本文认为 ,在中国现阶段实施学校公民教育应当注重 :建构以“个人 -社会 -国家”为轴心的教育目标模式 ,确定适合儿童发展各阶段的教育重点 ,设置包括公民教育和公民训练在内的课程体系 ,营造公民教育的“社会 -文化环境”等方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士明  
1992年,香港出口市场呈挣扎着走出谷底的态势,从主要出口市场衡量:内地市场的兴旺可以说是香港出口最突出的特点;美国市场虽然去年经济复苏缓慢,但毕竟终止了5年来香港对美出口下降的局面,在总出口值中的比重呈现回升。内地市场和美国市场是香港出口市场的两大支柱,德英日市场则欠佳。从行业上看,1992年香港各主要出口行业出口都有一定好转,尤其是北移内地的中下价货品转口旺升。展望前途,以香港经济、内地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前景佳象看,1993年香港出口应胜上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港商再次掀起北上新高潮,各大财阀率先带头,投资额大,这对贸易的直接或间接推动力是可以想象的。目前,人们忧虑的不利因素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万明钢  安静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公民与公民教育理论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人身份的复杂性的挑战,全球化进程与多元文化诉求之间形成强大的张力,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公民资质和公民教育观。因此,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教授提出了变革公民教育的一系列主张。承认、理解和尊重群体差异性和文化权利是其公民资质观的主要观点。在包容、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习得和构建起新的公民意识是其公民教育思想变革的精髓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