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
2023(1284)
2022(1083)
2021(1066)
2020(1236)
2019(1708)
2018(1714)
2017(2718)
2016(1645)
2015(1819)
2014(1658)
2013(1626)
2012(1647)
2011(1465)
2010(1563)
2009(1359)
2008(1366)
2007(1251)
2006(1133)
2005(933)
作者
(7218)
(6091)
(6017)
(5869)
(3828)
(3071)
(2677)
(2459)
(2374)
(2238)
(2196)
(2173)
(2090)
(2080)
(2000)
(1994)
(1874)
(1761)
(1752)
(1735)
(1724)
(1581)
(1530)
(1437)
(1364)
(1355)
(1350)
(1331)
(1330)
(1326)
学科
管理(4733)
(4482)
(4278)
经济(4272)
(4181)
(3433)
企业(3433)
(2122)
(1932)
植物(1900)
方法(1658)
(1577)
技术(1358)
人事(1287)
人事管理(1287)
数学(1281)
(1260)
水产(1257)
数学方法(1256)
业经(1216)
中国(1214)
(1214)
生态(1170)
农业(1144)
理学(1132)
动物(1089)
及其(1049)
生态学(987)
(949)
(933)
机构
大学(25946)
学院(25527)
研究(11295)
(10717)
科学(10168)
农业(8730)
中国(8097)
业大(7634)
管理(7382)
(7191)
(6850)
研究所(6796)
理学(6722)
经济(6635)
理学院(6559)
管理学(6225)
管理学院(6193)
(6113)
农业大学(5704)
(5488)
实验(5235)
实验室(5049)
(5018)
重点(4786)
(4760)
中心(4557)
(4221)
(4217)
技术(4171)
科学院(4007)
基金
项目(20348)
科学(15050)
(14758)
国家(14634)
基金(14554)
科学基金(11564)
研究(10192)
自然(9619)
自然科(9418)
自然科学(9412)
自然科学基金(9249)
(8514)
基金项目(7669)
(7531)
资助(6169)
科技(5802)
计划(5713)
社会(5557)
重点(5166)
社会科(5144)
社会科学(5143)
教育(4764)
专项(4366)
科研(4326)
(4275)
(4259)
(4254)
(4140)
创新(4021)
(3757)
期刊
学报(10669)
(9618)
(7647)
经济(7647)
科学(7644)
大学(7271)
学学(7142)
农业(6564)
中国(6435)
研究(5194)
业大(3771)
(3740)
管理(3101)
农业大学(3059)
林业(2584)
(2447)
科技(2318)
自然(2120)
(2116)
中国农业(1984)
教育(1900)
自然科(1847)
自然科学(1847)
农林(1646)
(1646)
水产(1609)
(1581)
科技大(1569)
科技大学(1569)
技术(1490)
共检索到37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金昭   张彬   梁海鹰   梁碧丹  
本研究为了探究乙酰化修饰在马氏珠母贝植核后的作用,通过注射赖氨酸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ysine deacetylase inhibitor,KDI)混合物,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抗氧化酶活性检测以及养殖指标等多水平综合分析,探究提高蛋白质乙酰化修饰水平对马氏珠母贝植核免疫的影响。注射KDI混合物后,首先检测HDAC 6/10(10006221)、Sir2家族成员(10031932和10020349)这3个去乙酰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均在不同时间出现显著下调,鳃组织总蛋白乙酰化水平在72 h显著提高,表明注射药物后提高了乙酰化水平;其次使用qRT-PCR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时序表达,结果显示,IRAK1、IL-17、NF-κB和CASP 2基因的表达在12 h都出现显著上调,IκK在48 h显著上调,而TRAF 3从48 h后则出现显著下调,表明KDI刺激后受体贝机体细胞免疫增强;抗氧化酶GSH-Px、POD和CAT酶活性在12 h和24 h表现出显著上调的趋势,表明受体贝机体体液免疫增强;最后,结合养殖数据分析,发现60 d的存活率和留珠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乙酰化修饰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植核免疫反应,KDI可能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调节马氏珠母贝的植核免疫应答。本研究为深入探究乙酰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为合理控制珍珠贝免疫反应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立鹏  邓岳文  杜晓东  王庆恒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速长系F2为材料,分析了贝龄对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影响。实验设2.0龄贝植核组(A)、2.0龄贝对照组(B),1.5龄贝植核组(C)和1.5龄贝对照组(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插核手术与海区养殖,育珠期为450 d。在插核后第15、30、60、180、270和450天,比较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差异;在插核后270 d和450 d,比较A和C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插核后第15、30、60、180和270和450天,4个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和D组的成活率显著大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琼珍  罗帮  张立  王有基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术前限食处理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每天投喂一次和两天投喂一次两个处理组,每天投喂两次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第1、2、3和4周取样检测血淋巴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限食1周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SOD、CAT、LSZ、ACP和AKP等酶活性均随限食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个限食处理组的免疫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天投喂一次处理组的各项免疫机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第4周。据此推断,限食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家琪  
简要论述了木材化学改性领域中的木材乙酰化,介绍了木材乙酰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乙酸酐法的工艺及其发展状况和乙酰化实水及人造板在性能上的改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畅  谢莉萍  张荣庆  
对插核手术前后合浦珠母贝血清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溶菌活力和抗菌活力以及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插核手术后贝血清的‘SOD活力明显上升,溶菌、抗菌活力明显下降,血细胞的吞噬活性降低,化学发光的各种参数显著改变,说明贝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都明显降低。据此推断手术贝的免疫力低下是导致手术贝高死亡率的最根本原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琼  顾志峰  王爱民  战欣  石耀华  
对本实验室和其他学者已经发表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和珍珠囊的454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数据以及NCBI中的EST数据进行了重组装、同源序列比对和GO注释分析。重组装获得了30266个contig,平均长度522 bp,其中最长的contig为4144 bp;NR数据库BLAST分析获取了2310个相似性contig(E≤10?5),其中1902个在模式动物(人、小鼠、海胆、线虫、斑马鱼、果蝇或者太平洋牡蛎和珠母贝)中可以查找到同源序列。基因注释(GO)结果表明,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的3846个contig可分为23个亚类,其中代谢过程蛋白、细胞过程蛋白和生物学调控蛋白为contig数量最多的3个亚类;注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  姬明丽  张军华  千智斌  
从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sirT3基因的编码阅读框(Orf),用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p eT32a/sirT3重组质粒,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将重组质粒p eT32a/sTrT3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诱导表达,并用镍柱纯化融合表达蛋白。结果显示,红鳍东方鲀sirT3基因(Tr sirT3)Orf区大小为1 263 bp大小,编码420个氨基酸。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1个带组氨酸(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目的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溶液中,为可溶性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唐有军  翟爱华  
为扩大米糠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利用乙酸酐对米糠蛋白进行酰化改性处理,改变米糠蛋白的功能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乙酸酐酰化改性米糠蛋白的最适反应条件:米糠蛋白质量浓度为60mg/mL,反应温度30℃,乙酸酐添加量为蛋白质质量的20%。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分别反应30和60min,制得酰化度分别为52.9%和78.3%的乙酰化米糠蛋白。对上述2种乙酰化米糠蛋白制品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酰化改性对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以及起泡性均有一定改善,而酰化米糠蛋白的乳化活性、泡沫稳定性随着酰化程度的提高有所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锋  王振忠  钱丽丽  李丹  关琛  
为探寻芸豆蛋白加工利用新途径,采用乙酰化处理对芸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通过分析改性过程中芸豆蛋白暴露巯基、游离巯基、二硫键及表面疏水性的变化,探讨乙酰化改性对芸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乙酸酐与芸豆蛋白质量比为0.2时,蛋白酰化度达到89%,改性过程基本完成,改性后的芸豆分离蛋白在中性条件下(pH6~8)表现出较高的溶解度;2)随乙酰化改性程度的增加,芸豆蛋白总游离巯基的质量摩尔浓度逐渐下降,表面巯基、二硫键的质量摩尔浓度逐渐上升,表面疏水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未改性蛋白相比,乙酰化改性后芸豆分离蛋白的表面巯基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表面疏水性显著性提高,增强了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凝胶的硬度、弹性和内聚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耀华  洪葵  郭希明  王嫣  侯占辉  顾志峰  王爱民  
构建了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足、鳃、胃、肝、心脏、外套膜、珍珠囊和感染多毛虫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血感)等9个组织的cDNA文库,测序获得了6979个EST序列,从中查找到了268个重复序列,隶属于243个EST,含微卫星的EST数占EST总数的3.48%。珍珠囊cDNA文库含微卫星的序列所占比例最高,为6.16%,血感的最低,为1.65%。双碱基重复序列130个,占48.5%,(AT/AT)n类型最常见;三碱基类型的83个,占约31%,其中(AAT/ATT)n和(AAG/CTT)n较多;四碱基重复的有30个,占11.2%,(AAAT/ATTT)n占了该类型的约50%。一共能够设计151对微卫星引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碧丹  卢金昭  梁海鹰  张美珍  申铖皓  张彬  
为了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中的免疫应答机制,本实验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马氏珠母贝TNFR27(PmTNFR27)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马氏珠母贝在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及镉胁迫后,PmTNFR27 mRNA在其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NFR27 cDNA全长为1 524 bp,5′UTR长为186 bp,3′UTR长为248 bp,包含28 bp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ORF)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表明PmTNFR27具有一个典型的CRD结构域和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域,符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特征;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贝类种间的相似性不高,但功能结构域位置较保守。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与其他贝类聚为一簇。qRT-PCR结果显示,PmTNFR27 mRNA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相对表达量最高。LPS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于3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于72 h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9.67倍;Poly (I:C)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在6、12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至96 h时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3.16倍。镉胁迫后,3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24、48 h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PmTNFR27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TNFR在贝类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利平  周学家  于光溥  耿孝同  马明正  唐芳  
1994年马氏珠母贝由广东省海康县雷州湾北移到山东省蓬莱县进行人工育苗。在水温21-23℃的条件下控温促熟13天产卵,较南海自然繁殖季节提前40余天。采用阴干—升温刺激法产卵,平均个体产卵量为292万粒,受精率为96%。D型幼虫培育密度12.2个/mL。以等边金藻为饵料,在水温20.5~23.6℃下培育19天即出现眼点。以聚乙烯网片、棕帘和聚乙烯板为附着基,幼虫6天即附着完毕。在15m3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壳长2.8mm,壳高1.91mm的幼苗1440万粒,出苗量为96万粒/m3,比南方常规育苗的产量提高10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云雁  刘文广  何毛贤  
采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壳高选育品系(JCS)4个世代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从2.096下降至1.435,平均等位基因丰度(Rs)从3.556下降至2.556,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92渐次下降至0.269,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来看,部分呈上升趋势,部分呈下降趋势,部分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一些低频基因甚至会趋于消失。在所有等位基因中,大部分的频率呈随机变化趋势,并在不同的世代间上下波动;HHM20-158 bp的频率呈有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广丽  叶富良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平板电泳技术 ,研究了马氏珠母贝的 8种组织 7种同工酶的酶谱表型 ,结果表明 :所测组织中未检出α -磷酸甘油脱氢酶 (α -GPDH)和醇脱氢酶 (ADH) ,乳酸脱氢酶 (LDH)只在肝脏有一条微弱谱带 ,苹果酸脱氢酶 (MDH)、苹果酸酶 (ME)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部分组织间有显著差异 ,而酯酶 (EST)则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恒  郝瑞娟  郑哲  邓岳文  杜晓东  
硫酸角质素具有丰富的携带大量负电荷的磺酸基团,参与生物矿化的成核过程。磺基转移酶催化磺酸基团的转移,对硫酸角质素的生物合成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马氏珠母贝磺基转移酶PmCHST1a全长,并通过RNA干扰技术检测PmCHST1a对硫酸角质素合成及贝壳珍珠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PmCHST1a基因全长1385 bp,编码366个氨基酸;含有磺基转移酶结构域,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定位于高尔基体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PmCHST1a在中央膜显著高表达。注射PmCHST1a的RNAi探针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