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
- 2023(1764)
- 2022(1434)
- 2021(1377)
- 2020(1325)
- 2019(2698)
- 2018(2814)
- 2017(4687)
- 2016(3093)
- 2015(3386)
- 2014(3194)
- 2013(3159)
- 2012(2993)
- 2011(2650)
- 2010(2543)
- 2009(2100)
- 2008(2153)
- 2007(1848)
- 2006(1558)
- 2005(1351)
- 学科
- 济(7305)
- 经济(7296)
- 管理(5211)
- 业(4772)
- 学(4492)
- 方法(3823)
- 企(3419)
- 企业(3419)
- 数学(3345)
- 数学方法(3300)
- 财(2713)
- 中国(2675)
- 农(2127)
- 水产(1890)
- 动物(1760)
- 及其(1725)
- 害(1604)
- 虫(1591)
- 动物学(1587)
- 农业(1543)
- 地方(1539)
- 环境(1502)
- 制(1453)
- 银(1436)
- 银行(1417)
- 贸(1410)
- 贸易(1406)
- 易(1379)
- 务(1371)
- 财务(1371)
- 机构
- 大学(39755)
- 学院(39025)
- 研究(18356)
- 农(17876)
- 科学(16084)
- 农业(14755)
- 中国(12094)
- 业大(11814)
- 所(11771)
- 研究所(11134)
- 济(11052)
- 经济(10814)
- 室(9835)
- 实验(9368)
- 农业大学(9318)
- 实验室(9144)
- 管理(9075)
- 京(8926)
- 重点(8601)
- 业(8571)
- 省(8087)
- 理学(7945)
- 中心(7855)
- 理学院(7731)
- 管理学(7378)
- 管理学院(7323)
- 科学院(7236)
- 技术(7228)
- 江(6485)
- 部(6255)
共检索到59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 林顺权 高毅 张军 吕柳新 夏宁邵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 Ag)基因与 Ca MV3 5 s启动子及 nos终止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p1 3 0 1 HBs,直接法转入根癌农杆菌 EHA1 0 5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以该菌株介导叶盘法转化番茄 ,得到抗潮霉素的再生植株 .抗性苗总 DNA经 PCR、Southern斑点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EILSA检测证明在番茄中正确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李光地 汪垣
为了将生长抑索(Somatostatin,ss)基因融合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或 HBs)基因 C 末端 Acc Ⅰ 位点(aa223位置),先将质粒 pWR13-HBs/4的多接头区 Sal Ⅰ位点消除,因为它也可被 AccⅠ酶切。在AccⅠ位点加入 Bgl Ⅱ接头,用 Sac Ⅰ和 Bg Ⅱ切下 HBs 基因片段(700bp),并将其插入到 pUC12-ss/2中 ss 基因N 末端 Sac Ⅰ和 BamH Ⅰ位置.获得基因融合体质粒 pUC12-ss/HBs。经 DNA 序列分析,两基因融合处的阅读框架正确,且 HBs 基因的起始密码 ATG 和 ss 基因全序列都得以证实.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乙肝表面抗原 基因融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琼 颜华 王德彬
为建立表达含前S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细胞株,将笔者所在实验室构建的表达含前S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CHO/dhfr-细胞,通过筛选,获得可表达含前S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重组CHO细胞,然后进行亚克隆,用氨甲喋呤(MTX)加压选择,以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特性鉴定。最终获得了C10和A10两株稳定高表达含前S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细胞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李光地 汪垣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带 ss 决定簇的 HBsAg 杂合颗粒,并分泌到感染细胞之培养液中.杂合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与报道的 HBsAg 颗粒相似。本文还对该重组痘苗病毒可能作为 ss 活载体苗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向博 廖玉才 李和平
为了建立利用小麦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的方法,选择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表面抗原HA基因,与谷类作物启动子构建小麦表达载体,经基因枪法转入我国小麦栽培品种郑9023幼胚,在含5 mg/L草铵膦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及含4 mg/L草铵膦生根培养基上筛选后,PCR鉴定获得转HA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分析转基因T1代植株证实,外源HA基因确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勇平 李宇翔 张文连 申爱丽 李清禄
将楮头红醇提取物用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纯化得一纯净物,通过IR、ESI-MS和13C NMR谱等分析,鉴定为呋甾烷型甾体皂苷,命名为楮头红皂苷A(SWSA),系首次从楮头红中提取得到.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WS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耶尔森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8、3.3、2.5和2.2 Mg·M L-1;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验检测SWSA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雯 龚晓明 杨震 杜念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畜型和禽型两个融合基因HBsAg/LHRH的5′端分别作了改造,切去了融合基因起始密码ATG前一段非编码序列61个碱基,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插入pBluescripe11KS+质粒中。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序列分析均表明改造和克隆成功。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克隆到含T7Promoter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T15b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E.coliDE3中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0%,以兔抗LHRH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出现阳性反应带。用抗HBsAg抗体作ELISA检测,结果稀释1×10-6时仍为阳性反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龚红菲 庞富华 芮莹 韦欧 韦京辰
比较3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HBsAg、HBeAg和HBV-DNA表达的抑制效果。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在最高浓度200 mg/L时,拉米夫定组存活率为74.72%,恩替卡韦组存活率仅为36.74%,替诺福韦组存活率为95.22%;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对HBsAg、HBeAg表达无明显抑制,恩替卡韦对HBsAg、HBeAg表达有抑制并与其细胞毒性相一致。在第9天,3种药物对HBV-DNA抑制作用明显,在6.25 mg/L浓度时,抑制率均高于90%;3种药物在相同药物浓度下,恩替卡韦对HepG 2.2.15细胞毒性最大,替诺福韦几乎没有细胞毒性,拉米夫定有一定毒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社部发[2007]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当前,由于公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侵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榛 张延安 化娟莉
本研究对来自10个国家,国内27家单位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239个番茄品种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并分析,结果表明:Ty-1和Ty-3a是当前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中利用的主要基因,携带复合基因的杂种也主要是这两对基因的利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乌日琴 张培军 徐芃 李军 徐永立
To observe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features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and study the surface antigen on lymphocytes of Paralichthys oliveaceus by form rosette with sheep red bloods cells and the cross-reactivity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D.Under scanning microscope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茹 王银磊 赵丽萍 杨玛丽 姜静 赵统敏 余文贵
对抗病基因进行抗性评价是番茄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选用6种抗病番茄材料和2种感病番茄材料,利用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烟粉虱对所选番茄材料幼苗接种病毒,统计分析各材料的病情指数、病株率和带毒率,鉴定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接种材料中均可以检测到携带Tylcv,其中含有Ty-2和Ty-5基因的番茄材料对江苏地区Tylcv病毒种类抗性较好,Ty-3次之,Ty-1抗性相对较弱,Ty-3a在樱桃番茄中抗性强于大果型番茄。本试验为抗病育种过程中对抗病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强 崔百明 郑银英 向本春
【目的】克隆南方番茄病毒(STV)的外壳蛋白(CP)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制备检测该病毒的高效价血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一步法RT-PCR从新疆加工番茄上克隆STVCP基因,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STV C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STVCP基因,其长度为1 134bp。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TV CP,其在1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7ku的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STV CP基因,并诱导了pET-28a-STV CP重组蛋...
关键词:
南方番茄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厚凌宇 谢华 罗晨 柴敏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璪 陈青 薛朝阳 周雪平
从提纯病毒抽提基因组RNA ,并通过RT PCR扩增番茄花叶病毒 (ToMV)移动蛋白 (MP)基因。经克隆测序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的 35S启动子下游 ,通过PCR及酶切筛选分别获取正、反向插入的克隆 ,通过三亲交配导入农杆菌 ,叶盘转化法转化普通烟草。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一系列抗性小苗 ,对其进行PCR检测 ,Southern、Northern点杂交 ,Western blot检测 ,获得能正义、反义表达ToMVMP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番茄花叶病毒 移动蛋白 转基因 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