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4)
2023(4143)
2022(3266)
2021(3089)
2020(2308)
2019(5158)
2018(4955)
2017(9247)
2016(5254)
2015(5480)
2014(5387)
2013(5004)
2012(4527)
2011(3819)
2010(3831)
2009(3535)
2008(3231)
2007(3047)
2006(2597)
2005(2293)
作者
(14733)
(12453)
(12425)
(11988)
(7877)
(6043)
(5500)
(4869)
(4796)
(4320)
(4287)
(4142)
(4017)
(3988)
(3983)
(3879)
(3786)
(3710)
(3698)
(3659)
(3215)
(3137)
(3124)
(2855)
(2798)
(2741)
(2720)
(2693)
(2568)
(2507)
学科
(18313)
经济(18304)
(12242)
管理(11217)
(9932)
企业(9932)
(6565)
方法(6405)
中国(5981)
(5634)
数学(5566)
数学方法(5503)
业经(5141)
结构(5121)
产业(4914)
(4901)
(4630)
(4583)
地方(4577)
农业(4362)
教育(3327)
体制(3171)
(3149)
(3141)
贸易(3138)
银行(3129)
(3099)
金融(3098)
(3066)
(3017)
机构
学院(69667)
大学(67660)
(26098)
研究(25657)
经济(25572)
管理(21966)
理学(19173)
理学院(18910)
管理学(18472)
管理学院(18343)
中国(18226)
科学(17427)
(15169)
(13983)
(13584)
研究所(12649)
业大(12316)
农业(11948)
(11878)
中心(11041)
(10937)
(9891)
(9670)
财经(9634)
师范(9459)
技术(8921)
(8802)
经济学(8720)
北京(8534)
(8464)
基金
项目(50279)
科学(39009)
研究(35854)
基金(35373)
(31929)
国家(31651)
科学基金(26243)
社会(22427)
社会科(21233)
社会科学(21226)
(21100)
基金项目(18317)
(17495)
自然(16697)
教育(16639)
自然科(16298)
自然科学(16287)
自然科学基金(15994)
编号(14457)
资助(14132)
(12099)
重点(12037)
成果(11673)
课题(10952)
(10699)
(10355)
创新(10020)
计划(9854)
科研(9553)
发展(9407)
期刊
(29609)
经济(29609)
研究(19183)
学报(15768)
(14687)
中国(13829)
科学(12664)
大学(11703)
学学(11361)
农业(9911)
教育(9253)
(8956)
管理(8064)
(5857)
金融(5857)
业经(5775)
技术(5558)
经济研究(5255)
财经(4969)
业大(4704)
(4451)
(4427)
(4408)
问题(3916)
农业大学(3783)
科技(3659)
林业(3548)
职业(3368)
商业(3076)
(2934)
共检索到100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湘平  赵志虎  王宏国  夏燕  欧阳建树  苏金为  
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分化过程中,外源乙烯诱导小孢子败育起始于造孢细胞至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败育过程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造孢细胞的内质网大量增生,分割和吞噬细胞质;细胞核聚集,核染色质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小球排到细胞质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原位自溶解体.(2)细胞核偏移贴壁;胼胝质过度沉积,电子密度增高,分布不均匀,不能形成连续的胼胝质壁;溶酶体过度吞噬细胞内含物,细胞结构混乱,质膜破裂,内含物外泻,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核解体的残物呈丝状.(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出现细胞核和质体穿壁,形成的四分体发育不均衡,相互粘连;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亚  李扬汉  
本实验选用乙烯利(Ethrel)对豚草杀雄,效果显著,在花序生长2.5cm 以下时期喷施2%浓度乙烯利较为适宜。败育雄蕊 PMC 粘连、退化,四分体形状不规则:花粉粒收缩、空瘪,内部无淀粉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绒毡层类似于腺质绒毡层类型,相互连成一圈后消失;花的败育出现无雄蕊型和花粉败育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竺俊全  杨万喜  焦海峰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疣荔枝螺精子的超微结构。成熟精子由头部与尾部组成。头部由顶体和核构成,顶体细长锥状;核呈长圆筒状,核内沟从核后端中央向前伸至核的近前端,位于核近前端的核内沟顶端有一单个中心粒形成的基体,由基体向后发出“9+2”结构的轴丝贯穿整个精子。尾部分中段、主段和末段,中段“9+2”结构外包丝状线粒体螺旋环绕形成的线粒体鞘;主段线粒体鞘消失,“9+2”结构外包糖元颗粒鞘;末段仅“9+2”轴丝结构外包质膜。比较了疣荔枝螺与前鳃亚纲其它动物精子结构的异同,进一步证明了顶体的有无及其形态、精核的长短与形态、尾部线粒体的形态与数目及其排列方式、糖元颗粒鞘结构的有无等是前鳃亚纲动物精子结构比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绍云  彭宏祥  何新华  丁峰  李鸿利  秦献泉  徐宁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2,4-D、6-BA、NAA和KT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禾荔花药、叶片及茎段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以期建立禾荔花药、叶片及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0.1 g/L Vc+30 mg/L蔗糖+7 mg/L琼脂为基本培养基,花药在添加2.5 mg/L 2,4-D、0.5 mg/L 6-BA和1.0 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叶片在添加4.0 mg/L 2,4-D、0.5 mg/L 6-BA和1.0 mg/L KT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茎段在添加2.5 mg/L 2,4-D、1.0 mg/L 6-BA和0.5 mg/L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鹏  郑月茂  卿素珠  徐永平  张涌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山羊胚胎期肝脏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 ,山羊肝细胞在胚胎早期就有明暗之分。胆小管在胚胎早期已经形成 ,胆管由肝母细胞演化而来 ;窦状隙随机发生 ;肝脏造血以红细胞为主 ,且随胚胎的发育 ,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展强  郑文彪  肖智  何小媛  叶艳艳  
对苏氏鲶鳃结构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鲶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结构 ,每一鳃丝两侧具许多呈褶状的鳃小片 ,相邻两鳃丝上的鳃小片紧密镶嵌排列。鳃弓和鳃耙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 ,高度血管化 ,形成呼吸面隆起 ;非呼吸面由微脊细胞彼此相连 ,间缝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外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 ,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 ,并有开口通外。还探讨了鲶鳃丝和鳃小片特殊的结构与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灵  肖培村  谢从简  曹厚明  赵鹏  陈勇  
【目的】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成熟花药的育性,进行系统的细胞学研究揭示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形态观察与光镜分析,运用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外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以及内部细胞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1)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减数分裂前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绒毡层细胞质浓缩,细胞内呈现空泡化,内质网清晰可见,此后逐渐消失。(2)空泡期早期花药表皮细胞外部逐渐增厚,最终形成具有保护功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富华  黄真池  
为了阐明诱导因子诱导系统获得性抗性机制,研究了百草枯PQ,钛铁试剂Tiron和稻白叶枯菌弱毒株XOO75-1等诱导因子对稻白叶枯病的系统获得抗性、诱导叶活性氧代谢及挑战接种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Q和XOO75-1可诱导系统获得抗性.XOO75-1使处理稻叶SOD和CAT活性降低,使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PQ使SOD,CAT,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两者均使处理稻叶膜脂IUFA降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PQ和XOO75-1使挑战接种叶病斑附近组织结构受保护,比未处理叶的细胞结构损伤小,较接近正常叶,细胞内结构以叶绿体变化最为显著.Tiron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雅楠  辛蓓  刘佩旋  
为明确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毒器官的超微结构和毒器官的功能,本研究利用显微解剖技术解剖周氏啮小蜂毒器官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外部形态,随后将毒器官经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后采用超薄切片技术进行切片,切片经染色、脱色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由一个毒囊和一条毒腺构成,证实周氏啮小蜂毒腺含有大量分泌细胞,其中细胞器有细胞核、分泌囊泡、线粒体、自噬小体、末端附器及末端微绒毛。同时还观察到,周氏啮小蜂毒囊由肌肉鞘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肌肉鞘层中肌纤维规则地排列且不交错,上皮细胞层细胞器稀少,内膜层呈波浪状加厚。因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  刘慧芬  刘梦园  程凯歌  马晓  于淼  赵艳静  聂国兴  李学军  
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宿鸭湖水库采集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雌鱼样本190尾,体长7.12~32.21 cm,体重10.55~330.22 g,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花?卵母细胞发育各时期的特征。结果表明,花?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5个时相,第I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卵原细胞增殖阶段;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初级生长阶段,出现滤泡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出现皮质液泡,细胞质膜之间形成放射带;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处于大生长后期,卵黄颗粒增多。电镜下观察发现放射带表面形成微孔状结构,核仁外排,可能与卵母细胞内营养物质积累有关;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中细胞核消失,卵母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与卵膜脱离,准备排卵。繁殖季节,花?卵巢成熟系数达到13.78%~17.04%。研究结果可为花?人工繁殖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兵  李庆章  郝艳红  
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5头仔猪,分别经口服感染3节猪带绦虫孕卵节片,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剖杀,剥离囊尾蚴。取囊壁和头颈部,作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猪囊尾蚴细胞或组织的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只在大小或发育程度上有所增加。头节和囊壁均由皮层和实质区构成,但二者的超微结构有差别。头节肌肉较发达,皮层外表面的微毛较短,基质区线粒体较少,实质区糖原颗粒不及囊壁贮存多,并且排泄管也较少。提示二者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囊壁与营养吸收有关,而头节可能与将来的发育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王军卫  王小利  方振武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勇  沈春章  傅廷栋  董元彦  
采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方的化杀灵WP对Napus SW 0742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杀雄后盛花期油菜的乙烯释放量,研究油菜育性转换与乙烯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化杀灵处理后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化杀灵应用于Napus SW 0742油菜的最佳用药浓度为1.4 g/L,化学杀雄效果越好,乙烯释放量越高,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油菜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春旺  周小娟  陈燕  刘梦雨  薛晓东  肖学宸  林文忠  赖钟雄  林玉玲  
【目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是植物合成乙烯的3个关键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龙眼SAMS、ACS和ACO(Dl SAMS、Dl ACS和Dl ACO)基因家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体细胞胚早期不同阶段及不同浓度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不同处理时间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Dl SAMS、Dl ACS和Dl ACO基因家族奠定基础。【方法】从拟南芥数据库(TAIR)下载SAMS、ACS和ACO家族蛋白质序列作为参考序列,TBtools、NCBI Blast等工具搜索龙眼基因组数据库,鉴定Dl SAMS、Dl ACS和Dl ACO基因家族。使用Ex PASy、Predi Si、TMHMM Server 2.0、Net Phos 3.1 Server、Plant-PLoc、MEME、Plant CARE、STRING、TBtools等软件和在线工具预测Dl SAMS、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保守基序(Motif)与互作关系,定位染色体,分析基因共线性与选择压力、基因结构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Clustal W和MEGA-X软件对龙眼、拟南芥、番茄、水稻和玉米的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蛋白质序列分别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龙眼转录组数据库的FPKM值,应用TBtools软件绘制Dl SAMS、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在体细胞胚早期不同阶段的表达热图;采用q RT-PCR法分析不同浓度ACC和不同处理时间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 SAMS、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结果】龙眼第三代基因组中分别鉴定获得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4个、11个和4个,在家族成员数量上与拟南芥、番茄等物种差异不大。Dl SAMS家族成员最保守,所有成员的Motif相同;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也含有较多保守的Motif。3个家族共19个成员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有6对共线性基因,与拟南芥有30对共线性基因,均受纯化选择作用。3个家族的成员均含有大量光、激素和逆境响应元件。家族成员内部的蛋白互作关系较弱,但家族成员之间互作关系非常紧密。多物种系统进化关系表明,SAMS、ACS和ACO家族均可分为3个亚家族,Dl SAMS家族成员仅分布在SAMS-Ⅰ和SAMS-Ⅱ中,SAMS-Ⅲ可能为单子叶植物所特有;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在3个亚族中均有分布,且分布较为均匀;Dl SAMS、Dl ACS和Dl ACO均与番茄和拟南芥的SAMS、ACS和ACO亲缘关系较近。对转录组FPKM值的分析表明,Dl SAMS家族的所有成员以及Dl ACO4B在体细胞胚早期的3个阶段均高表达,可能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Dl ACS1和Dl ACS6B在球形胚阶段高表达,可能与球形胚的形成密切相关。在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CC能显著影响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量及Dl SAMS、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的表达。培养20 d时,主要表现为基因的上调表达,且ACC浓度越高,上调越明显;在25—35 d则主要表现为基因的下调表达。但是在20 d时,0.01 mmol·L~(-1) ACC处理的基因主要表现为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其增殖量显著大于对照的原因。【结论】龙眼第三代基因组中分别有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4个、11个和4个,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均较高,且包含大量激素和逆境响应元件;3个家族成员对龙眼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起重要调控作用,0.01 mmol·L~(-1) ACC处理可能通过调控Dl SAMS、Dl ACS和Dl ACO家族成员的表达促进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强  范崇辉  韩明玉  刘彦珍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果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套袋 苹果果皮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整齐、角质层加厚均匀,细胞壁内胞间连丝等输导系统发达,细胞壁各组成成分之间 结合稳定。而未套袋苹果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