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
- 2023(336)
- 2022(275)
- 2021(271)
- 2020(250)
- 2019(525)
- 2018(483)
- 2017(886)
- 2016(406)
- 2015(402)
- 2014(362)
- 2013(359)
- 2012(313)
- 2011(281)
- 2010(280)
- 2009(245)
- 2008(226)
- 2007(205)
- 2006(187)
- 2005(179)
- 学科
- 管理(2044)
- 业(1646)
- 企(1602)
- 企业(1602)
- 济(1209)
- 经济(1205)
- 技术(664)
- 人事(655)
- 人事管理(655)
- 技术管理(598)
- 财(531)
- 业经(389)
- 方法(383)
- 划(361)
- 学(358)
- 务(319)
- 财务(319)
- 财务管理(319)
- 企业财务(304)
- 数学(273)
- 供销(271)
- 销(271)
- 数学方法(270)
- 策(268)
- 环境(267)
- 地方(254)
- 经营(236)
- 税(235)
- 收(232)
- 税收(230)
- 机构
- 大学(6571)
- 学院(6371)
- 管理(2777)
- 理学(2666)
- 理学院(2617)
- 管理学(2537)
- 管理学院(2525)
- 济(2208)
- 经济(2176)
- 研究(2010)
- 农(1860)
- 业大(1732)
- 科学(1630)
- 农业(1516)
- 京(1474)
- 中国(1359)
- 农业大学(1165)
- 所(1088)
- 研究所(1017)
- 商学(949)
- 商学院(929)
- 中心(906)
- 财(905)
- 江(835)
- 室(793)
- 实验(771)
- 财经(770)
- 省(760)
- 北京(755)
- 南京(730)
共检索到8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明 曾武清 陈发棣
经GC检测,切花菊‘黄天寿’衰老期仅有极微量乙烯(ETH)产生,但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及乙烯利(ETP)均可诱导其花、叶释放乙烯,并缩短瓶插寿命。瓶插期动态测定表明,ETP可促进叶绿素、可溶性糖及蛋白质的降解,并可被硫代硫酸银(STS)拮抗,STS单独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间接证实,切花菊为ACC欠缺导致乙烯生成障碍的乙烯不敏感类型,但也对外源乙烯产生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京冬6号为材料,研究了田间生长条件下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6-苄氨基嘌呤(BA)和乙烯利的调控作用,结果 BA 提高了衰老后期旗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POD)活性,降低了超氧自由基含量,改善了活性氧代谢,延缓了旗叶衰老,表现在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膜脂过氧化程度(丙二醛含量)变化动态的改变。乙烯利作用相反,促进旗叶衰老。两者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叶片衰老进程,与籽粒发育更加协调。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衰老 6-苄氨基嘌呤 乙烯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锦霞 王榕杰 李石
研究含苯甲酸和磷酸二氢钾的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衰老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宜的保鲜剂,解决非洲菊花茎的弯颈问题。结果表明:含适宜浓度的苯甲酸和磷酸二氢钾的保鲜剂明显延长切花保鲜时间,维持切花鲜重,增强水分平衡,降低脯氨酸含量,延缓第二呼吸高峰的到来,解决了非洲菊鲜切花的弯颈问题;其中保鲜剂Ⅳ、Ⅴ(30g·L-1蔗糖+200mg·L-1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75mg·L-1磷酸二氢钾+40~60 mg·L-1苯甲酸)保鲜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蔚辉 林燕旋
为探明稀土元素钐(Sm)、钇(Y)、钕(Nd)对月季切花保鲜的机理,研究了浓度为5×10-4 mol/L的Sm3+,Y 3+,Nd 3+溶液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Sm3+和Y 3+能改善月季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增加切花鲜重和维持花径大小,减少花瓣溶质外渗,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呼吸速率,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2~3 d;Nd 3+对月季切花衰老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钐 钇 钕 月季切花 衰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盛爱武 郭维明 孙智华
GC及ETP处理证实,蜡梅内源乙烯匮乏,且对外源乙烯不敏感,是非乙烯跃变及乙烯不敏感切花.衰老期间IAA及ABA显著增加,是主要促衰因子.iPA呈单峰曲线,绽开期最高.SOD及MDA的动态表明了与衰老过程的规律性反相关.经鉴定,具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槲皮素为蜡梅花瓣主要色素之一,并测定了其动态.结合蜡梅的衰老表现类型讨论了内源激素对蜡梅衰老的调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闻文 陈瑞修 董丽 刘爱青 王莲英
以 5个牡丹切花品种为材料通过瓶插观察 ,测定失水量与吸水量的差异 ,研究了牡丹切花品种的采后衰老特征、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的关系。结果表明‘百花丛笑’、‘朱红绝伦’及‘雪莲’不仅开放进程快 ,而且可达到最大开放程度 ,瓶插寿命为 5~ 6d ;‘玉面桃花’与‘天香湛露’瓶插寿命长达 8d ,但由于开放进程慢 ,并没有表现最长的观赏期。水分平衡值品种间存在差异 ,但变化趋势仍表现为上述两组 ,前 3个品种的水分平衡值前期较高 ,之后下降 ;而后两者则前期较低。水分平衡值与瓶插寿命未见直接的关系 ,但其变化趋势与花朵的开放进程关系密切
关键词:
牡丹切花 瓶插寿命 水分平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宗娅 邹琦
用浓度分别为0.05、0.25、1.0、5.0、10.0、20.0mmol/L的SA溶液分别浸渍小麦幼苗地上部分(浸苗45min)和根部(浸根8h),自然光下8h后取第二展开叶测定。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调节,探讨了SA抑制乙烯生物合成与活性氧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A浓度增加,H2O2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酚特异性过氧化物酶(PP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O2-产生速率则先降低后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乙烯产生速率略有升高后迅速降低。小麦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对SA浓度小于1.0mmol/L的处理敏感。乙烯产生速率对外源SA敏感,体内...
关键词:
水杨酸 小麦 活性氧 乙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启玲 王运华 吴礼树
在土培条件下,对棉花喷施乙烯的抑制剂(CoCl_2)、拮抗剂(STS)和促进剂(Eth),研究其对棉花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使棉花叶片及蕾的乙烯释放量增加。调节棉花乙烯释放量,能改变棉花叶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棉花叶片N、P、K的含量,并最终影响棉花的产量。
关键词:
硼,乙烯,棉花营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川 俞炳杲
0.1~1.0μmol/L Na_2SeO_3处理不同程度地延缓了玉米连体叶片的衰老,其中1μmol/L 效果最好。30C 黑暗条件下,1μmol/L Na_2SeO_3处理,玉米离体叶的 H_2O_2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变化平稳;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比活力,处理比对照变化平稳。可见以适当浓度硒处理玉米叶片可以降低其 H_2O_2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延缓衰老。
关键词:
硒 玉米 衰老 活性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明 盛爱武
瓶插实验、GC及ELISA检测证实,STS及6BA可有效抑制梅花脱落及乙烯释放,间接表明梅花脱落与乙烯有关.动态测定还表明,乙烯及IAA是调节梅花脱落衰老的重要因子.在离体及连体梅花中,ABA分别在开放期前后参与了衰老调节.CTK匮乏导致梅花衰老,其外源应用可抑制乙烯生成及梅花脱落,因此CTK是梅花延衰的主要因子.GA仅有利于促进梅花绽开率,而并非为其延衰因子.根据上述结果,制定了切花梅科学的保鲜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熹 俞美玉 陶龙兴 黄效林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关键词:
小麦,叶片衰老,烯效唑,超氧物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云 郭维明 陈发棣 韩亮 李正名
【目的】探讨N-月桂酰乙醇胺[N-lauroylethanolamine,NAE(12:0)]延缓香石竹切花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5μmol·L~(-1)NAE(12﹕0)对香石竹切花(Dianthus caryophyllusL.)‘Red Barbara’进行瓶插处理,研究瓶插试验进程中NAE(12﹕0)对花瓣微粒体膜组分和功能的影响。【结果】香石竹切花开放和衰老进程伴随着花瓣微粒体膜磷脂含量、膜脂流动性、膜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以及膜结合酶比活力的下降,外源NAE(12﹕0)处理能在切花盛开后期至初萎发生前明显滞缓香石竹花瓣微粒体膜上述指标的下降速率,同时降低作为膜衰老可靠指标的电导率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 吴萍 细田浩
去根小萝卜(RaphanussativusL.)幼苗,放置在0.5L的塑料盒中,用0.05~1.0ml不同量的乙醇处理不同的时间,4d后测定叶绿素损失量、氧的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结果发现,经乙醇气处理后的样品组,叶绿素损失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和氧的消耗量也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呼吸作用减缓并受到了抑制,延迟了衰老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
萝卜,幼苗,乙醇,叶绿素,衰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迪 施江 高双成 王占营 史国安
【目的】探讨牡丹切花衰老过程中花瓣萎蔫脱落的生理机制,为更好地开发牡丹切花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洛阳红’牡丹为试材,分别用去离子水(CK)、20μL·L~(-1)乙烯拮抗剂可利鲜(AVB)、20μL·L~(-1)乙烯释放剂乙烯利(CEPA)处理1 h时及20μL·L~(-1)可利鲜预处理1 h后再用20μL·L~(-1)乙烯利处理1 h(AVB+CEPA),然后插入去离子水进行单枝瓶插,观测不同预处理的生理效应。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瓣离层细胞形态,通过拉力试验测定瓶插过程中花瓣抗脱落力,运用生理生化手段测定乙烯与生长素代谢、离层水解相关酶活性和PsETR1、PsCTR1、PsEIN3、PsERF1、PsYUCCA10、PsPIN1、PsPME1、PsPG1及PsBG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牡丹‘洛阳红’切花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离层结构;AVB预处理明显推迟了切花乙烯跃变出现的时间,乙烯释放峰值降低34.9%(P<0.05),提高了花瓣的抗脱落力,降低了花瓣基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PsPG1、PsBG1表达量,延缓了牡丹切花的衰老进程,显著延长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外源CEPA明显加快了花瓣内源乙烯的释放速率,提高了生长素氧化酶(IAAO)、PG和BG活性,加快了切花花瓣的离层细胞的衰老,减小了花瓣的抗脱落力,从而促进了花瓣的萎蔫脱落;AVB+CEPA复合预处理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与对照组相差不大,CEPA能够部分抵消AVB的生理效应。【结论】对乙烯敏感型切花牡丹‘洛阳红’,内源生长素参与了乙烯促进花瓣离层细胞脱落的过程,控制乙烯是改善其切花瓶插品质的基础途径。
关键词:
牡丹 切花 离区 乙烯 生长素 脱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