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
2023(481)
2022(404)
2021(348)
2020(277)
2019(645)
2018(672)
2017(1249)
2016(698)
2015(769)
2014(743)
2013(753)
2012(664)
2011(640)
2010(653)
2009(584)
2008(609)
2007(521)
2006(489)
2005(410)
作者
(1991)
(1658)
(1647)
(1532)
(1072)
(796)
(687)
(636)
(599)
(589)
(576)
(553)
(534)
(513)
(488)
(482)
(477)
(468)
(465)
(449)
(415)
(387)
(386)
(386)
(367)
(353)
(345)
(340)
(321)
(312)
学科
(3350)
经济(3346)
方法(1984)
数学(1826)
数学方法(1736)
管理(1735)
(1622)
(1437)
企业(1437)
(1001)
(931)
中国(747)
理论(664)
(652)
财务(652)
财务管理(652)
企业财务(633)
业经(502)
(497)
(463)
银行(462)
(423)
(407)
教育(403)
(386)
(386)
贸易(386)
(385)
金融(385)
(383)
机构
大学(10457)
学院(10123)
(4228)
经济(4140)
管理(3537)
研究(3208)
理学(3128)
理学院(3083)
管理学(2919)
管理学院(2903)
中国(2545)
(2240)
(2151)
科学(2115)
财经(1760)
(1608)
(1586)
(1561)
师范(1546)
(1505)
中心(1471)
经济学(1438)
研究所(1434)
(1348)
北京(1340)
财经大学(1325)
业大(1323)
经济学院(1286)
师范大学(1255)
(1217)
基金
项目(6440)
科学(5201)
基金(5037)
(4341)
国家(4318)
研究(4233)
科学基金(3847)
社会(2864)
社会科(2760)
社会科学(2760)
自然(2684)
自然科(2644)
自然科学(2643)
自然科学基金(2593)
基金项目(2450)
(2378)
资助(2318)
教育(2135)
(2023)
编号(1562)
(1455)
重点(1453)
成果(1335)
科研(1303)
教育部(1290)
大学(1270)
人文(1233)
国家社会(1166)
(1137)
计划(1113)
期刊
(4122)
经济(4122)
研究(3289)
中国(1928)
(1871)
学报(1836)
科学(1481)
大学(1439)
管理(1394)
学学(1304)
统计(1213)
(1040)
教育(1001)
(966)
决策(923)
财经(922)
经济研究(898)
技术(888)
(862)
金融(862)
图书(829)
(762)
书馆(682)
图书馆(682)
农业(677)
(632)
技术经济(618)
(571)
财会(487)
会计(471)
共检索到1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存芝  方定宝  汪晟昊  方方  
本文在简述“乘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均衡产出的增量表达式与总量表达式的本质差异,指出张理智的《乘数原理:谬误与神话》(以下简称张文)提出的“‘乘数原理’含义谬误,需要推倒”的论断存在严重错误,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出的错误的推理结果,原因在于文中忽略了“乘数原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消费函数,并举一例予以说明,得出了“乘数原理”并非谬误与神话的结论,供商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智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阐述的"乘数原理"含义谬误,需要推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欣广  
《世界经济文汇》1994年第一期发表了张理智撰写的《论俄林定理之谬误——国际贸易原理再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张文”),本人读后很感兴趣,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愿提出来就教于张理智同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力  
指数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中被普遍应用,但它却是最有争议的一项统计理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运用指数体系进行现象变动的因素分析。本文以销售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为例,考察并分析了传统乘法指数体系在现象变动因素分析中的方法特点及其谬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指数体系进行现象变动因素分析的新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理智  
一、俄林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依林(Bertil Ohlin),在其代表作《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国际交换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并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因利用了自身相对丰饶的资源而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命题,被称为“俄林定理”(由于这一命题与赫克雪尔、萨缪尔森的学说相关联,又被称为“赫克雷尔——俄林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加良  刘柏生  
作者通过对乘数原理应用的前提和假设条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得出在我国并不适用乘数原理的结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殿超  
长期居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论之上。比较优势论缺少一个关于分工过程的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定义比较利益 ,贸易理论误认为 ,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分工。从决定分工的因素和贸易均衡看 ,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优势和绝对价格 ,而非比较优势和相对价格。由于有绝对优势 ,就有比较优势 ,许多分工表面上看是比较优势决定的 ,实则是其背后的绝对优势决定的。正是这些错觉才产生了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不过是经济学中流行了近 2 0 0年的一个误会 ,自由贸易理论必须退回到绝对优势论。这样 ,那些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贸易就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并非比较优势下的所有自由贸易都对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仁君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悄悄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斯密教条”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鹏  
刘慧勇同志在他的一系列著作和文章中(参见[1]、[2]、[3]、[4]、[5])对凯恩斯的投资乘数论展开了“批判”,但我认为这些责难是片面的。现提出我的看法与他商椎。一、关于投资乘数论的“根本错误”作者在文章[4]中说:“我认为,投资乘数论的根本错误,是它颠倒了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之间的主从关系,把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扭曲为投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作者的这段指责是针对萨缪尔森关于投资乘数论的一段注释而谈的。萨缪尔森说:“在本章所假设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本文对投资乘数提出三点质疑 ,认为乘数作用不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 ,而决定于直接消耗系数。作者分别从直接消耗c和新创价值 (v +m)两方面 ,就投资对收入变动的乘数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均林  岑少起  
首先概述知识服务的研究情况,然后根据图书馆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从理论、实践与图书馆的存在价值等方面分析张晓林先生所定义的知识服务不能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理由,并提出新世纪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的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李瑞芬  
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 ,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 ,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 ,不具有普遍意义 ,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 ,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