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
- 2023(181)
- 2022(107)
- 2021(103)
- 2020(66)
- 2019(179)
- 2018(200)
- 2017(392)
- 2016(208)
- 2015(268)
- 2014(229)
- 2013(229)
- 2012(209)
- 2011(224)
- 2010(213)
- 2009(180)
- 2008(203)
- 2007(174)
- 2006(172)
- 2005(125)
- 学科
- 济(1418)
- 经济(1417)
- 方法(1017)
- 数学(985)
- 数学方法(918)
- 管理(489)
- 业(445)
- 企(383)
- 企业(383)
- 学(357)
- 理论(290)
- 业经(234)
- 统计(222)
- 财(211)
- 中国(185)
- 信息(184)
- 产业(177)
- 总论(173)
- 信息产业(168)
- 策(148)
- 经济学(145)
- 务(133)
- 财务(133)
- 财务管理(133)
- 数理(128)
- 数理统计(128)
- 企业财务(122)
- 技术(117)
- 农(113)
- 融(108)
- 机构
- 大学(3580)
- 学院(3522)
- 济(1468)
- 经济(1432)
- 管理(1311)
- 理学(1181)
- 理学院(1165)
- 管理学(1079)
- 管理学院(1071)
- 研究(1019)
- 中国(816)
- 科学(776)
- 京(766)
- 财(681)
- 财经(553)
- 业大(529)
- 范(518)
- 师范(512)
- 所(509)
- 北京(504)
- 经(489)
- 农(473)
- 研究所(464)
- 江(458)
- 经济学(458)
- 中心(456)
- 师范大学(408)
- 经济学院(408)
- 财经大学(406)
- 州(402)
共检索到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存芝 方定宝 汪晟昊 方方
本文在简述“乘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均衡产出的增量表达式与总量表达式的本质差异,指出张理智的《乘数原理:谬误与神话》(以下简称张文)提出的“‘乘数原理’含义谬误,需要推倒”的论断存在严重错误,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出的错误的推理结果,原因在于文中忽略了“乘数原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消费函数,并举一例予以说明,得出了“乘数原理”并非谬误与神话的结论,供商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关键词:
合成谬误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力
指数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中被普遍应用,但它却是最有争议的一项统计理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运用指数体系进行现象变动的因素分析。本文以销售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为例,考察并分析了传统乘法指数体系在现象变动因素分析中的方法特点及其谬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指数体系进行现象变动因素分析的新方法。
关键词:
乘法指数体系 共变影响指数 加法指数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理智
一、俄林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依林(Bertil Ohlin),在其代表作《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国际交换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并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因利用了自身相对丰饶的资源而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命题,被称为“俄林定理”(由于这一命题与赫克雪尔、萨缪尔森的学说相关联,又被称为“赫克雷尔——俄林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加良 刘柏生
作者通过对乘数原理应用的前提和假设条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得出在我国并不适用乘数原理的结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殿超
长期居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论之上。比较优势论缺少一个关于分工过程的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定义比较利益 ,贸易理论误认为 ,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分工。从决定分工的因素和贸易均衡看 ,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优势和绝对价格 ,而非比较优势和相对价格。由于有绝对优势 ,就有比较优势 ,许多分工表面上看是比较优势决定的 ,实则是其背后的绝对优势决定的。正是这些错觉才产生了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不过是经济学中流行了近 2 0 0年的一个误会 ,自由贸易理论必须退回到绝对优势论。这样 ,那些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贸易就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并非比较优势下的所有自由贸易都对双...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仁君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悄悄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斯密教条”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关键词:
斯密教条 生产资料 重复计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关键词:
异质性 模糊性 区间均衡 非线性期望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本文对投资乘数提出三点质疑 ,认为乘数作用不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 ,而决定于直接消耗系数。作者分别从直接消耗c和新创价值 (v +m)两方面 ,就投资对收入变动的乘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投资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 直接消耗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成谬误 贸易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会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本文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2002年以来,由于其他以制成品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中国外贸的进一步扩张。中国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才得以凸显,中国外贸增长对外福利转移效应在"合成谬误"条件下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呼吁战略调整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外贸增长 福利转移 大国效应 合成谬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永生 卢桂荣
2008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备受关注。分析美国救市法案的公允价值议题和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的责难,发现前者本欲减轻金融机构某些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压力,却将矛头指向仅提供计量和披露方法的SFAS157,后者则将确认巨额次贷减值损失的原因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论文认为这些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存在明显的谬误。
关键词:
美国救市法案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谬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莱谢克·巴塞罗维奇 王燕燕
人们在分析和评价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时,常常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本文指出了这些谬误、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正确观点,并以波兰为例证,对“渐进式改革”的支持者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关键词:
经济转轨 渐进式改革 大爆炸 谬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冬虎
在回顾我国地名罗马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遵循地名罗马化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根据实际调查材料,分析了当前北京交通干道沿线指路牌与立交桥地名牌上不符合地名国际标准化拼写要求的若干谬误,讨论了其产生背景与当前急需采取的纠正措施。
关键词:
北京 地名 罗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