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8)
- 2023(4753)
- 2022(3810)
- 2021(3226)
- 2020(2550)
- 2019(5878)
- 2018(5674)
- 2017(10854)
- 2016(5498)
- 2015(6229)
- 2014(6399)
- 2013(6470)
- 2012(6395)
- 2011(6164)
- 2010(6485)
- 2009(6274)
- 2008(6020)
- 2007(5537)
- 2006(5312)
- 2005(4967)
- 学科
- 济(53199)
- 经济(53167)
- 管理(15549)
- 方法(14634)
- 地方(14443)
- 数学(12175)
- 数学方法(12083)
- 地方经济(11558)
- 业(11207)
- 学(10395)
- 企(9686)
- 企业(9686)
- 中国(9311)
- 业经(8801)
- 经济学(6930)
- 理论(6238)
- 农(6175)
- 环境(6076)
- 融(5766)
- 金融(5766)
- 和(5734)
- 制(5422)
- 财(5361)
- 发(5234)
- 产业(5186)
- 体(5104)
- 银(4652)
- 银行(4646)
- 策(4598)
- 行(4557)
- 机构
- 大学(98458)
- 学院(96980)
- 济(53944)
- 经济(53055)
- 研究(37723)
- 管理(34233)
- 理学(29035)
- 理学院(28680)
- 管理学(28245)
- 管理学院(28040)
- 中国(27792)
- 财(22301)
- 京(20656)
- 科学(20248)
- 所(18940)
- 经济学(18815)
- 财经(17753)
- 研究所(16989)
- 经济学院(16466)
- 经(15974)
- 中心(15391)
- 江(14528)
- 北京(13551)
- 院(13344)
- 财经大学(12996)
- 范(12467)
- 师范(12402)
- 农(11655)
- 科学院(11511)
- 业大(11361)
- 基金
- 项目(57004)
- 科学(45382)
- 基金(42424)
- 研究(42015)
- 家(36401)
- 国家(36133)
- 科学基金(30861)
- 社会(29732)
- 社会科(28240)
- 社会科学(28233)
- 基金项目(21363)
- 省(21220)
- 教育(18322)
- 资助(17787)
- 自然(17678)
- 自然科(17212)
- 自然科学(17205)
- 划(17152)
- 自然科学基金(16914)
- 编号(15293)
- 发(13697)
- 重点(13127)
- 国家社会(13060)
- 成果(12945)
- 济(12924)
- 经济(12814)
- 部(12687)
- 发展(11738)
- 展(11595)
- 教育部(11336)
共检索到157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炳源 万安培
作为美国1971年最高经济学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乔根森对经济学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资本服务的租佃价格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新古典投资增长理论;二是在分析批判刘易斯模式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学说。本文拟对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跃进
纵观十年来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不难看到二元经济理论在其中的深刻影响。但对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中国今天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经济,但若是不加批判地直接运用二元经济理论来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结构变革,其结局将事与愿违。本文试结合我国今天的现实,对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几个方面作点剖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经济的稳定成长。一、理论与现实的偏差:剩余劳动力的非均质构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彬 孙海鸣
迄今为止 ,二元经济理论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它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曾起到过不容忽视的作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支的迅猛发展 ,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实证分析中也随处可见上述理论运用的踪迹。本文在对此进行重点评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城乡经济结构的演变趋势与特点做出分析
关键词:
二元经济理论 要素配置 部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这一理论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却遇到了"民工荒"现实的严峻挑战。因此,在"民工荒"的现实条件下修正和完善二元经济理论,就成为经济理论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平
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刘易斯模型在分析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两部门交易条件的变化、输入地有效就业和传统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实用性。用区域生产总值(GRP)的概念,以向量内积的形式建立简单模型求证人口转移数量。实证揭示了人口流动的主方向是人均GRP较低的区域向较高区域的移动,但也存在反向移动。
关键词:
刘易斯 二元经济理论 人口流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月忠
二元经济错位对传统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挑战与选择姜月忠一、民族地区二元经济错位二元经济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落后的传统经济同先进的现代经济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表现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等等呈现高低悬殊的发展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将非正规部门视为一种边缘现象,认为其就业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减。而在中国,非正规部门已成为四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但尚无经验研究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存在何种关联,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认识。本文以"经济活动人口-失业人口-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思路估算31个省区市1990、1995、2000、2005、2010年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研究表明:2000-2010年中国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人数维持在1.2亿人左右,2010年占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32.3%,是吸纳城镇就业的最大部门。以估算结果为基础,拟合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就中国而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特征 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伟
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在制度目标与理念、筹资模式、个人账户管理、养老保障水平与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等宏微观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制度性差异。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制度性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养老保险制度既有损于社会的基本公平与正义,也不利于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目标,主张通过"统筹发展"方式来全面推进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养老保险 统筹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圣华 朴银哲
本文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三省当中吉林省接近刘易斯的转折点,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远没有到刘易斯的转折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陈华 柳思维
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和模型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二元市场提供了分析基础和工具。基于Harris-Todaro模型的思想,可以建立一个更为简化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农民工进城、城市失业、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基尼系数)等问题能够综合起来加以分析讨论。利用洛伦兹分析方法,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各种政策选择和政策效应都可以得到清楚的阐述,特别是可以清楚地揭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科学逻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红梅
戴尔·乔根森(Dale W.Jorgenson)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33年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博兹曼,于1959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59—1969年,他执教于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并于1963年成为该校教授。从1969年起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至今。1971年乔根森以其在新古典投资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上的贡献而荣获美国经济协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87年当选为经济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实证分析表明,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工业品与农产品理论价格的价值构成、工业与农业地租,均存在着基本的质的差异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饶旭鹏
经济投资是农户经济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乔村农户经济投资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并非一般地重储蓄而轻投资,农户的经济投资存在一种"二元结构":对于农业生产投资,奉行"能省则省"的投资观念;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则奉行"竭尽全力"的投资策略。这种二元投资结构是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锋 周江
本文基于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营规模的内生变化机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时的农业劳动生产弹性为负数,到达刘易斯第1转折点的劳动生产弹性为0,此后劳动生产弹性将变为正数。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获得,跨越刘易斯第2转折点前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营规模变化率方程。运用长江中下游9省市1998年到2016年农业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除江苏外,各省的农业劳动生产弹性在分析时期内均为负数,并且逐渐增大接近0,江苏在2004年跨越刘易斯第1转折点。在分析时期内,江苏的实际农业经营规模变化率趋势与方程估计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研究显示在2015年前后,江苏的农业经营规模趋于稳定收敛,显现跨越刘易斯第2转折点的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