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3)
- 2023(12254)
- 2022(10331)
- 2021(9712)
- 2020(8392)
- 2019(19493)
- 2018(19520)
- 2017(36888)
- 2016(20133)
- 2015(22923)
- 2014(23222)
- 2013(22493)
- 2012(20786)
- 2011(18617)
- 2010(18568)
- 2009(17227)
- 2008(17097)
- 2007(15178)
- 2006(12820)
- 2005(11362)
- 学科
- 济(82368)
- 经济(82269)
- 管理(58612)
- 业(53334)
- 企(44278)
- 企业(44278)
- 方法(41260)
- 数学(35969)
- 数学方法(35498)
- 农(22353)
- 财(22069)
- 中国(20551)
- 学(19712)
- 业经(17009)
- 制(15802)
- 地方(15529)
- 理论(15249)
- 环境(15052)
- 农业(14535)
- 贸(14118)
- 贸易(14117)
- 务(14004)
- 财务(13949)
- 财务管理(13914)
- 和(13790)
- 易(13679)
- 企业财务(13188)
- 银(12437)
- 银行(12395)
- 融(12239)
- 机构
- 大学(288180)
- 学院(288039)
- 济(115339)
- 经济(112868)
- 管理(111228)
- 理学(96512)
- 理学院(95457)
- 研究(94174)
- 管理学(93617)
- 管理学院(93088)
- 中国(70660)
- 京(60302)
- 科学(59830)
- 财(53249)
- 农(50588)
- 所(47443)
- 业大(45313)
- 中心(44570)
- 研究所(43484)
- 财经(42874)
- 江(42825)
- 农业(39929)
- 经(38945)
- 范(37678)
- 师范(37238)
- 北京(37231)
- 经济学(35550)
- 院(34221)
- 州(33779)
- 经济学院(32143)
- 基金
- 项目(197400)
- 科学(154880)
- 基金(142779)
- 研究(142092)
- 家(125215)
- 国家(124197)
- 科学基金(106301)
- 社会(89036)
- 社会科(84311)
- 社会科学(84290)
- 省(78339)
- 基金项目(75718)
- 自然(69909)
- 自然科(68218)
- 自然科学(68195)
- 自然科学基金(66950)
- 教育(66423)
- 划(66022)
- 资助(58679)
- 编号(57903)
- 成果(46389)
- 重点(44924)
- 部(43558)
- 发(42084)
- 创(40963)
- 课题(39888)
- 科研(38487)
- 创新(38326)
- 教育部(37131)
- 大学(36811)
- 期刊
- 济(122541)
- 经济(122541)
- 研究(78204)
- 中国(52995)
- 学报(48519)
- 农(44955)
- 财(43184)
- 科学(42622)
- 管理(38642)
- 大学(36457)
- 学学(34502)
- 教育(30993)
- 农业(30335)
- 技术(26395)
- 融(22244)
- 金融(22244)
- 财经(21073)
- 业经(20535)
- 经济研究(19103)
- 经(18096)
- 问题(16452)
- 业(16233)
- 版(14979)
- 统计(14567)
- 技术经济(13920)
- 图书(13278)
- 资源(13267)
- 理论(13244)
- 科技(13013)
- 策(12976)
共检索到412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强国令 孙亚奇
基于掏空理论,以乐视为例,分析其危机爆发的原因。研究发现,乐视设立错综复杂的金字塔企业集团,建立七大生态体系,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圈,营造概念,通过复杂的关联交易制造持续高增长假象,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司发展和盈利的预期,从而推升公司股价,大股东却在高位通过质押、减持套现,将风险转嫁给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乐视生态创新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掏空策略。这为掏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对于如何遏制虚假高新技术企业打着创新和构建生态圈名义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及加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杨松岩
我国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转回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从而为上市公司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空间,也为大股东减持掏空创造了条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乐视网高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形成路径和最终目标。研究发现,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来源于非全资子公司亏损,乐视网一方面通过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粉饰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抬高股票价格和公司总市值,另一方面大股东则通过择机减持掏空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京芳 刘睿智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内沪深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过度掏空对控股股东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净购买率与两权分离系数、两职兼任以及过度负债负相关;与法制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减持那些被过度掏空的公司股份,而增持那些没有被过度掏空的公司股份。因此,控股股东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场传递了有关公司掏空水平的内在信息,而这种交易行为反过来又会对公司未来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产生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交易 掏空水平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职业分割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资方程,提出工资差异变动分解方法,并依据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2002年间,性别工资差异呈扩大趋势;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完全是由性别歧视的加剧造成的;性别歧视的加剧不仅体现在职业内部针对女性工资歧视的加剧,而且体现在针对女性职业分割的就业歧视的加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将有助于抑制性别工资差异的持续扩大。
关键词:
职业分割 性别歧视 工资歧视 工资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丛颖 张楠楠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检验大股东行为对不同代理冲突的影响,分析其行为所产生的治理与掏空效应,并引入股权结构的交互项,检验股权结构对大股东行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行为存在治理与掏空效应,其中现金股利的分配一方面能够降低股权代理冲突,另一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掏空。股权结构不是影响大股东行为的直接因素,而是对大股东治理和侵占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其中国有股股东对股权代理冲突的治理效应要高于非国有股股东,而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效应要低于非国有股股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
大股东行为 治理效应 掏空效应 股权结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张蕊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内部控制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方法,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和关联交易正相关: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关联交易的金额、次数和比例更高。将关联交易分类为效率促进类的正常关联交易、掏空类异常关联交易,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异常关联交易的影响要比正常关联交易的影响更大。还采用具有准自然实验性质的双重差分方法,利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事件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前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差异,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整改后,异常关联交易显著减少而正常关联交易不受该整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抑制异常关联交易的发生,能够授权效率促进类正常关联交易的实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关联交易 效率促进 掏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洪茜 郭菲 Hamish Coates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低年级直博生学术热情消减的原因,指出学术热情消减是在个体入学前学习基础、动机与准备,教育情境中的重要他者和发展平台,以及就业前景等因素的作用下引发的行动回应,在不同个体身上体现为"主动放弃"或"被动抽离"两类维度,进而对个体后续发展趋向产生差异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建议:贯通"后推免时期"与博士生教育阶段,提升本博衔接水平;因人施教,设定合理角色期望与支持策略;适应学生多元的发展需求,建设开放包容的博士生培养体系。
关键词:
直博生 学术热情 扎根理论 博士生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永维
教师离职是个体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产生的张力,是理性主体与文化冲击之间协商建构的结果。探赜新手特教教师离职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亦反映出深嵌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自我状态。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运用质性研究范式,对五位培智学校教师进行近距离接触以及深度访谈,通过搜集、整理、体认相关资料,解读其离职过程的图景,廓清离职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认为,“生存之困”与“生活之绊”的重叠交织是影响他们离职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需要在提高薪酬竞争力、助推专业成长、建构组织与学校文化三方面统筹设计,为新手特教教师“留得住”发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孟竺 王艳丽
本文通过研究大股东掏空的成因、实现方式、影响因素、支持行为等方面,以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大股东掏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防范掏空风险,保护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关键词:
大股东掏空 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瑜 刘振天
大学教师冷落教学已成普遍现象。基于政策工具和教学要素二维框架,以4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1所普通本科院校在2013—2023年间制定的170份教学类政策为分析对象,探究这一现象形成的政策逻辑。研究发现,这类政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利于其教学能力的提升。政策工具上,强制型工具占主导而激励型和建设型工具占比较低。教学要素上,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占比较低,且教学方法重技术轻人文。二维交叉上,教学评价缺乏激励型工具,教学内容缺乏组织建设型工具,教学方法则缺乏能力建设型工具。政策工具和教学要素的非均衡以及二者交叉的低匹配都会导致教师陷入不愿教、不会教的窘境。未来,高校政策的制定应加大激励型工具的使用力度,实现教学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供给,提高政策工具与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匹配度。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学 困境 政策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金红 余珍
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视角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当公司存在纵向兼任高管时,其投资效率更高;从兼任者的职务类别分析发现,与总经理担任纵向兼任高管相比,董事长担任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作用更显著。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同时发挥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具体而言,纵向兼任高管通过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发挥了"监督效应",通过减少企业关联交易的利益流出发挥了"更少掏空效应"。文章拓展了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是对其经济后果的有益补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文章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探究了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度根源。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现金股利政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使大股东存在掏空的动机,第一大股东仍有较强的激励优化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资源配置;而且,第一大股东优化公司资源配置的激励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强。第一大股东在决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的积极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媛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税收征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这一结论在替换税收征管指标度量方式后依然成立;基于内部治理因素检验发现,企业内部治理与外部税收征管呈现替代作用,在股东治理和经理人治理更差时,外部税收征管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基于外部治理因素检验发现,企业外部治理与外部税收征管呈现互补作用,在外部媒体关注程度更高时,外部税收征管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研究从内外部治理角度丰富了税收征管与大股东掏空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税收征管 大股东掏空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纵向兼任高管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监督效应”与“掏空效应”的分析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掏空或支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实证分析
农地缘何被抛荒:基于湖北农村土地现状的实证分析
国际缘何对华反倾销?——基于面板负二项回归的多样化动因分析
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导向”特征缘何阻碍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基于“生产-消费”分离成本作用机制分析
证券分析师缘何复述市场信息——基于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与治理探讨
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缘何阻滞?——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
风险投资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吗?——基于合谋掏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