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
- 2023(1196)
- 2022(955)
- 2021(928)
- 2020(813)
- 2019(1820)
- 2018(1796)
- 2017(3527)
- 2016(2045)
- 2015(2249)
- 2014(2343)
- 2013(2398)
- 2012(2345)
- 2011(2152)
- 2010(2156)
- 2009(2080)
- 2008(2231)
- 2007(2077)
- 2006(1907)
- 2005(1794)
- 学科
- 济(7237)
- 经济(7232)
- 业(5381)
- 管理(4704)
- 企(4225)
- 企业(4225)
- 学(3248)
- 方法(3054)
- 数学(2574)
- 农(2510)
- 数学方法(2498)
- 财(1844)
- 制(1828)
- 中国(1788)
- 地方(1723)
- 农业(1704)
- 银(1458)
- 贸(1454)
- 贸易(1453)
- 及其(1450)
- 业经(1438)
- 易(1427)
- 银行(1423)
- 策(1385)
- 行(1372)
- 融(1298)
- 金融(1297)
- 体(1288)
- 和(1198)
- 环境(1196)
- 机构
- 大学(33589)
- 学院(33025)
- 研究(14788)
- 科学(11286)
- 济(11214)
- 农(11169)
- 经济(10948)
- 中国(10208)
- 管理(10045)
- 所(9171)
- 农业(8967)
- 研究所(8556)
- 理学(8463)
- 业大(8410)
- 理学院(8350)
- 管理学(8039)
- 管理学院(7987)
- 京(7586)
- 省(6434)
- 中心(5969)
- 江(5945)
- 农业大学(5942)
- 财(5708)
- 院(5485)
- 室(5023)
- 北京(4824)
- 科学院(4802)
- 业(4726)
- 实验(4595)
- 财经(4534)
共检索到5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润辉 张伟红 郑会全 晏姝 韦如萍 胡德活 植毓永 罗平峰 黄小平 吴雄光 何汉波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晏姝 郑会全 王润辉 胡德活
【目的】研究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幼林期与近成熟林期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探析乐昌含笑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方法】利用种植于广东省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和九曲水林场的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多个年度的观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性状在林龄为3、6、11、14 a的遗传变异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范围。【结果】种源试验林的保存率在林龄为11~14 a有较明显下降;各林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晏姝 郑会全 王润辉 胡德活 梁龙
【目的】对乐昌含笑种源和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调查,探析乐昌含笑的生长变异规律,为优良品系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同一造林点15年生乐昌含笑种源和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和分析胸径、树高、冠幅、主干通直度、枝叶浓密度、叶片大小等生长和形质指标,解析种源和家系性状变异特征,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选择优良种源和家系。【结果】种源和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变异幅度较大,均以5 m≤树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文辉 朱积余 刘秀 蒋燚
通过在广西3个不同的区域试验点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点间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及种源间显著,地点与种源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筛选出在各个区域点都表现优良的浦北和博白种源,与种源整体平均值比较,平均树高提高9.10%和12.24%,平均胸径提高13.49%,单株材积提高38.13%和44.68%,优良浦北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44%、11.33%、30.06%,优良博白种源遗传增益分别为10.02%、11.33%、35.23%;2个优良种源在形质指标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与种源整体平均比较,通直度、圆满度、枝下高...
关键词:
红锥 种源 区域 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王晓荣 林富荣
研究枫香种源间性状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为枫香良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省份22个枫香种源为研究材料,选取生长性状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种源间差异性分析,广义遗传力估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等。结果表明:枫香种源间在胸径、树高、材积、第一枝下高、冠幅和通直度6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选出优良种源6个,入选的优良种源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通直度分别大于总体均值的5.25%、8.30%、16.51%、1.26%和2.11%。选出的优良种源对调种造林、杂交育种、"边选边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枫香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优良种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由浙江林学院、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香椿地理变异与优良种源选择”是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1981年下达的科研课题。该项目经过课题组近10年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于1991年12月8日在淳安县姥山林场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以著名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洪菊生、张培杲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仔细评审后形成的鉴定意见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荣文琛 岳水林 赵世远 廖明 赖天碧 戴唯娜
利用1976年开始的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13省(区)6批种源试验林(含局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及中试)材料,对幼林高径、材积生长,干形,结实,抗性,保存率等作性状间遗传、表型相关和年度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马尾松种源作早期选择是可行的。据两次全分布区试验多点材积资料分析,种源与造林区、种源与试验点间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种源材积在地点间相关密切;用Wright模型衡量两次试验各参试种源稳定性并划分类型;据保存率和抗寒性分析种源适应性差异。运用指数法为不同造林区和立地类型综合评选优良种源,发现我国马尾松优良种源区集中于南岭山地、云开大山及大娄山、武夷山地。不同造林区种源选择效果明显,材积增益平均达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梁一池
收集全国13个省(区)、183个产地的种源,按BIB设计进行杉木种源试验。结果表明:①杉木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树高大46%,胸径大55%,材积大2.16倍;②多性状主成分遗传距离综合评价,将参试种源分为四类,即速生、中等、慢生、极慢生。其中速生种源12个,大都集中在贵州东南和广西西北部的融江流域以及福建中北部的闽江上游流域;③杉木种源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具中上遗传力,h~2p为0.721 6~0.729 9,三个生长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3%~13.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彤 陈思琪 芦贤博 张非凡 潘振海 柳妍如 葛丽丽 赵曦阳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兴堂 夏德安 曾凡锁 姚盛智 商永亮 张桂芹 王元兴 张同伟 詹亚光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Eberhart&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带岭(7.34 m)、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
关键词:
水曲柳 种源选择 种源与环境互作 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英雄 傅承新 何云芳
利用inter -简单重复序列 (ISSR)标记对乐昌含笑 6种类型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从 30个引物中筛选出 12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 ,共扩增出 134条DNA带 ,其中多态性DNA带 6 7条 ,占 5 0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 11 16 7条。其中引物ISSR16、ISSR19能区分全部类型。引物ISSR16、ISSR19和ISSR2在不同的类型中扩增出了一些特有条带 ,对乐昌含笑类型和品种鉴定以及检验品种的真实性方面非常有价值。本研究对ISSR分析技术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讨论 ,并利用DNA扩增结果对供试类型进行了聚类分析
关键词:
乐昌含笑 类型鉴定 ISSR-PC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滕花景 袁金玲 栾启福 谭梓峰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分析了珍稀木兰科植物乐昌含笑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19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11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为81 98%,经POPGENE分析发现,乐昌含笑的Nei's基因多样度(He)为0 3255,Shannon表型指数(I)为0 4751,与其它植物比较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个乐昌含笑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0 2226,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按照遗传距离将乐昌含笑6个群体划分为两类:第1类有广西三江、湖南宜章、湖南双牌和湖南资兴的群体,第2类包括江西官山和湖南醴陵的群体;研究表明:第2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
关键词:
乐昌含笑 RAPD 遗传多样性 群体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刘景威 梁春祥
东北红豆杉优良种源紫杉醇含量高(60.5μg·g-1),比其他种源的紫杉醇含量高出1.5~3倍,生长量与其它种源相同。可以通过播种或扦插方法繁殖。播种前积种需要层积处理,变温层子可以缩短休眠期。扦插繁殖用休眠枝或绿枝。苗期主要管理措施是遮荫、保湿、防寒、防干热风。林下造林成活率较高,生长良好。东北红豆杉优良种源适宜在东北地区空气湿润、pH值小于7.0的沙壤土种植。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良种 选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良 尚旭阳 朱晓梅 袁虎威 姜英淑 卢宝明 李伟
【目的】筛选优良的白皮松种源和家系,以提高北京市白皮松绿化和造林的质量。【方法】以来自甘肃天水、陕西洛南、甘肃两当、陕西蓝田、山西孝义的5个种源各30个家系的白皮松为研究材料,以北京蟒山的30个白皮松家系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测定4年生白皮松苗的苗高和地径,在北京地区开展种源和家系对比试验。【结果】不同种源间4年生白皮松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北京当地对照白皮松表现处于中下水平,而甘肃两当和甘肃天水2个种源白皮松表现较好,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大;白皮松种源内不同家系间的生长量也具有极显著差异,甘肃两当、甘肃天水、陕西蓝田、山西孝义及北京蟒山种源中,白皮松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对照种源...
关键词:
白皮松 种源选择 家系选择 园林绿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