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0)
- 2023(15267)
- 2022(13157)
- 2021(12190)
- 2020(10083)
- 2019(22853)
- 2018(22768)
- 2017(43207)
- 2016(23403)
- 2015(26364)
- 2014(26666)
- 2013(26577)
- 2012(24850)
- 2011(22711)
- 2010(22895)
- 2009(21131)
- 2008(20444)
- 2007(17983)
- 2006(16165)
- 2005(14626)
- 学科
- 济(113978)
- 经济(113874)
- 管理(64025)
- 业(59187)
- 企(48239)
- 企业(48239)
- 方法(42390)
- 数学(34975)
- 数学方法(34619)
- 中国(30484)
- 地方(29247)
- 农(26658)
- 业经(24937)
- 学(24301)
- 财(20521)
- 农业(18493)
- 理论(17807)
- 和(17362)
- 贸(17280)
- 环境(17278)
- 贸易(17266)
- 制(17009)
- 地方经济(16862)
- 易(16588)
- 融(15874)
- 金融(15872)
- 银(15593)
- 银行(15549)
- 技术(15194)
- 发(15163)
- 机构
- 大学(341239)
- 学院(341037)
- 济(140008)
- 经济(136919)
- 管理(130984)
- 研究(122652)
- 理学(111700)
- 理学院(110354)
- 管理学(108569)
- 管理学院(107951)
- 中国(90578)
- 科学(76132)
- 京(74772)
- 所(62919)
- 财(61922)
- 研究所(57094)
- 农(55114)
- 中心(53797)
- 江(51313)
- 业大(49155)
- 财经(49023)
- 北京(48419)
- 范(48302)
- 师范(47864)
- 院(44528)
- 经(44356)
- 农业(42763)
- 州(41788)
- 经济学(41728)
- 师范大学(38762)
- 基金
- 项目(226002)
- 科学(176572)
- 研究(166871)
- 基金(161255)
- 家(140468)
- 国家(139235)
- 科学基金(118365)
- 社会(104443)
- 社会科(98896)
- 社会科学(98872)
- 省(89068)
- 基金项目(85585)
- 自然(75836)
- 教育(75695)
- 划(74573)
- 自然科(73826)
- 自然科学(73808)
- 自然科学基金(72458)
- 编号(68254)
- 资助(66806)
- 成果(56110)
- 发(52586)
- 重点(50609)
- 部(48973)
- 课题(48094)
- 创(46245)
- 创新(43054)
- 科研(42330)
- 国家社会(42291)
- 发展(42160)
- 期刊
- 济(166643)
- 经济(166643)
- 研究(106737)
- 中国(69030)
- 学报(53409)
- 农(50956)
- 科学(50239)
- 管理(50226)
- 财(44344)
- 教育(41188)
- 大学(39952)
- 学学(37364)
- 农业(35667)
- 融(30391)
- 金融(30391)
- 技术(30293)
- 业经(26745)
- 经济研究(26473)
- 财经(24116)
- 问题(21301)
- 经(20725)
- 图书(19283)
- 业(18551)
- 技术经济(17518)
- 科技(16394)
- 理论(16265)
- 现代(15716)
- 世界(15581)
- 商业(15571)
- 资源(15491)
共检索到522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元同
本文分析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剖析了乐山旅游经济发展中对遗产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协调乐山旅游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1)地方政府应该以遗产保护作为主导,协调保护与旅游开发;(2)建立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行为约束机制;(3)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4)充分挖掘自然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乐山 旅游经济 双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杰 杨绍骏 谭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融合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分清谁的遗产、谁的文化、谁的旅游,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推导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相应政策调节,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可以达到总体或局部最优水平,政府收取的排污费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旅游业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区进行实证检验显示: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同时存在正、负相关关系,低排污费率反而对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排污费率虽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却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华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但现实中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上一些官员和企业往往倾向于开发利用,学术界一些学者强调保护,因此一直存在着的开发与保护的激烈争论,似乎具有不可调和性。但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折中,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旅游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研究始终围绕"保护与利用"的核心矛盾展开,这个矛盾既包含人—地矛盾与共生关系,如游客利用与遗产地完整性、原真性的问题,也包括人—人矛盾与共生关系问题,如主人—客人关系、开发商、政府与保护者等利益相关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是战略评价与控制,包括战略评价和战略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遗产旅游 可持续 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主题化展示为凝视确立了具体的视觉焦点,文化凝视又以获取文化记忆为旨归。继而,在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张力下,本文从主人与客人、实践与表征、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考察了乡村遗产的主体、性质和构成。本文并以鲁西南3个典型村落为例,从记忆符号梳理、展示主题定位和凝视目标强化等方面,构建起乡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春雷
从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转化利用的机制的分析入手,从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地域身份构建与文化经济发展三个层面论证文化遗产管理的战略性与可持续性,以此希望能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确保其发展的规范性、持久性和扩展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发挥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两方优势,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更有力地传播弘扬和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观光旅游全面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格局过渡阶段,消费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消费升级与多元并存。提质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也因此成为旅游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利用 文化自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建安
国家公园制度在我国实行的财政、行政管理、法治等条件尚未成熟 ,而且效率条件即使在美国是否满足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遗产旅游的政府经营存在一个悖论 :规模经济在行政性垄断条件下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应该立足于经济规制职能的发挥 ,突出表现在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的维护。本文以一个价格下限模型为例 ,说明通过控制旅游者数量的方式限制经营者的可能实现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明林 刘旺
目前,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促进遗产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及旅游发展,主要应由政府作为;在分析影响政府作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政府作为效能的主要措施,并指出政府应在制度、组织、公务员(职务)等3个方面加强作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林 邱膑扬
鉴于目前在遗产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切实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作为。而在政府的各种作为中,制度作为又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政府与制度的关系分析,政府制度作为的涵义及其重要性的探讨,政府制度作为的制度体系的讨论,认为在遗产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中,要强化政府的制度作为,应从制度构建的队伍、制度体系、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
政府 制度 制度体系 制度作为 遗产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