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
- 2023(1265)
- 2022(1040)
- 2021(1138)
- 2020(884)
- 2019(1996)
- 2018(1822)
- 2017(2880)
- 2016(1787)
- 2015(2330)
- 2014(2368)
- 2013(2016)
- 2012(1880)
- 2011(1714)
- 2010(1901)
- 2009(1638)
- 2008(1545)
- 2007(1473)
- 2006(1245)
- 2005(1194)
- 学科
- 教学(8018)
- 学(5682)
- 学法(5060)
- 教学法(5060)
- 理论(4606)
- 济(4181)
- 经济(4180)
- 学理(3307)
- 学理论(3307)
- 教育(3095)
- 经济学(2142)
- 计算(1624)
- 算机(1611)
- 计算机(1611)
- 机化(1598)
- 计算机化(1598)
- 组织(1468)
- 管理(1345)
- 思想(1310)
- 政治(1297)
- 研究(1262)
- 语文(1223)
- 中国(1206)
- 图书(1049)
- 书馆(1031)
- 图书馆(1031)
- 和(941)
- 文教(916)
- 方法(891)
- 业(860)
- 机构
- 大学(26208)
- 学院(26088)
- 研究(8251)
- 范(6592)
- 师范(6468)
- 科学(6369)
- 教育(6012)
- 济(5867)
- 经济(5637)
- 京(5525)
- 技术(5396)
- 师范大学(5115)
- 管理(5085)
- 职业(4881)
- 中国(4571)
- 所(4487)
- 江(4475)
- 研究所(4173)
- 农(4054)
- 理学(4051)
- 理学院(3944)
- 技术学院(3731)
- 中心(3689)
- 北京(3658)
- 管理学(3658)
- 州(3621)
- 管理学院(3602)
- 业大(3548)
- 职业技术(3457)
- 农业(3260)
共检索到41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红
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如何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文章从孔子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与核心,提出了"追求乐学境界"的教学主张,强调教学中以儿童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课程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方式、以激励为动力、以快乐为价值,采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切问、近思、明辨、践行",使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审美的满足、体验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
教学主张 追求乐学境界 语文教学的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元
在当前的课改实践中,对于语文课和语文教学质量的质疑颇多。其实,自建国以来的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争论、非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中“空对空”与“‘实’不到路子上”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与所付出的教学成本相比,语文教学的效率、质量确实不如意(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研究方面,经验不少,但仔细分析,往往取决于某些“特殊条件”(如,高频率大容量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汲安庆
语文教育天然地含有美的因子,本不会存在"美的缺失"的问题,但是因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侵袭,加之上个世纪以来科学主义的盛行、工具本体的张扬、情感本体的受抑,导致语文教育中美的淡化、边缘化,乃至失落。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唤"卡理斯玛"型教师,即指能反叛成规,拒绝奴性,以强大的精神能量、个性化的智慧魅力、渊深的学养积淀,引领学生与优秀的自我相遇,畅享语文之美的教师,进而追寻、建构、捍卫语文教育之美,便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美育 卡理斯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陶月英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为此,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真正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框架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对话"能成为一架彩虹,使师生心灵沐浴彩霞、精神自由翱翔,使语文教学的天空绚烂诱人!本文试从重视情感体验,与文本和作者平等对话,不做文本和作者的臣民,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风格,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两个方面谈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
创设 对话 语文教学 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娜
语文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课程,能够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以及综合能力素养。就当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成为一门必修课。文章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语文教学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实践方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莫丽
现行教材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往往精简内容,但考试中又出现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点,这也说明针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一些知识性补充和拓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一、教学内容拓展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拓展是将教材内容做进一步的整合,补充相关知识,使其更加具体、形象和丰富。要上出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课,教师有必要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并紧紧抓住教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德希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语文学科,指出:“整合”是一场面向未来而又立足于现在的教学改革。“整合”不是简单盲目地否定以往语文教学中的经验,而是力求把语文教学中许多该做却难以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文章还以高中语文第四册《窦娥冤》的一个课件为例,详细说明怎样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验。
关键词:
整合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窦娥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寒江 董素艳
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温寒江董素艳多年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是许多专家和广大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不少教师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总体上看,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语文课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的现象,还比较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晓新
外语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学不可替代。文章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在促成大学生成材成人、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完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魅力和深度,可以培育大学生的品格,发展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
外语情境 大学语文 教学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大为
本文针对当前语言知识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现实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全文探讨了三个问题:一、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该具有怎样的性质,分别从陈述性的语言知识与语感知识的关系、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针对性、语言知识的过程性进行了探讨。二、语言知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起作用,分别从语感与语言知识的互补、对语言自身的认识、探究的需要以及元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虽然限于篇幅,本文没有详细讨论如何建构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系统,但是指出了建立语言知识的三个系统:学生系统、教师系统以及教学工具系统的必要性。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蒋磊 冯铁山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部分指出,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达到“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责任教育旨在提高个体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志和信念,最终形成时刻尽责、主动担责的习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驰
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高职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出发,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夯实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关键词:
高职语文 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月兰
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教师讲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掌握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基准的宗旨,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状态提供了支持。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探究式、协作式、个别化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主、加强实践性、突出能力培养的高职教学理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法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寰英
由于语文应试教育的恶果愈演愈烈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育的广泛关注,对语文教材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很引人深思。其实,从语文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教材是一个焦点。因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方法都是要通过教材...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培芬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没有兴趣的教学不但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望,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会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由于语文学科内容的广泛性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性,教师要有目的地诱导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盛满水的杯子,教师左右手各持一块石块,其中,左手的石块小一些,右手的石块大一些,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如果老师把这两个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