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8)
2023(4425)
2022(3743)
2021(3353)
2020(2855)
2019(6212)
2018(6202)
2017(11696)
2016(6624)
2015(7409)
2014(7405)
2013(7206)
2012(6607)
2011(6026)
2010(6148)
2009(6002)
2008(6065)
2007(5571)
2006(4923)
2005(4673)
作者
(19861)
(16945)
(16701)
(15987)
(10598)
(7989)
(7545)
(6454)
(6356)
(6037)
(5853)
(5616)
(5531)
(5518)
(5379)
(5206)
(5000)
(4991)
(4974)
(4819)
(4303)
(4244)
(4145)
(3955)
(3863)
(3824)
(3750)
(3721)
(3429)
(3291)
学科
管理(25359)
(22177)
经济(22114)
(21192)
(19045)
企业(19045)
(10877)
(10272)
方法(7698)
(7608)
体制(6677)
业经(6431)
数学(6330)
数学方法(6269)
(6260)
财务(6244)
财务管理(6227)
中国(6177)
(6048)
企业财务(5928)
(5353)
银行(5336)
(5334)
(5076)
(4921)
金融(4918)
(4717)
环境(4705)
(4492)
(4483)
机构
大学(97873)
学院(96716)
(38837)
经济(37978)
管理(34307)
研究(33582)
理学(29159)
理学院(28836)
管理学(28352)
管理学院(28167)
中国(25174)
(22282)
科学(20140)
(20059)
(18016)
(17216)
财经(16673)
(15883)
业大(15337)
研究所(15324)
(14978)
中心(14900)
农业(13864)
经济学(12467)
北京(12341)
财经大学(12318)
(12234)
(11971)
(11810)
经济学院(11097)
基金
项目(64075)
科学(50154)
基金(46981)
研究(45524)
(41454)
国家(41129)
科学基金(34954)
社会(29581)
社会科(28012)
社会科学(28005)
(25325)
基金项目(24616)
自然(22563)
自然科(22026)
自然科学(22018)
自然科学基金(21630)
(21150)
教育(21098)
资助(18843)
(17964)
编号(17299)
成果(15211)
重点(14948)
(14464)
(13692)
(13108)
创新(12985)
课题(12853)
国家社会(12588)
(12451)
期刊
(46050)
经济(46050)
研究(29926)
中国(22022)
(19443)
学报(18346)
(17396)
科学(15623)
管理(14600)
大学(14190)
学学(13631)
农业(10851)
(10113)
金融(10113)
教育(9305)
财经(9140)
(7787)
技术(7317)
经济研究(6897)
业经(6884)
问题(5943)
(5822)
科技(5174)
(5141)
业大(4968)
财会(4926)
会计(4674)
(4659)
改革(4328)
(4328)
共检索到15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红波  林巧婷  陈文娟  陈桂阳  王则金  赵卫星  林启训  
为探明乌龙岭龙眼贮藏保鲜过程中的褐变问题,以C6H6O2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底物浓度对龙眼果皮PPO活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分析了不同抑制剂、pH值和温度对乌龙岭龙眼果皮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果皮褐变反应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米氏常数为0.054 mol.L-1,最大反应速度为1.428×102U.m in-1.适宜的抑制剂可有效延缓龙眼果皮的褐变,保持龙眼质量.在相同条件下,Na2S2O3抑制效果最好.此外,还对影响龙眼果皮PPO活性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娥珍  李志春  孙健  游向荣  李昌宝  李丽  
以广西主栽龙眼品种"石硖","储良"和"大乌圆"为试材,分别研究这些品种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与主要褐变底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冷藏条件下龙眼果皮的褐变度与褐变底物的变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相一致,且PPO、POD活性高的龙眼品种果实易出现褐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安  施兆鹏  施英  谷纪平  陈金华  龚雨顺  
为探讨乌龙茶特殊"岩韵"与"音韵"的感官特征与物质特性,对8个有代表性的闽北与闽南乌龙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对与味感相关的主要内含成分进行常规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闽北武夷岩茶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及酚/氨值较高,其岩韵韵浓而凝重;闽南铁观音茶游离氨基酸含量、酯型儿茶素占儿茶素总量之比较高,其音韵韵厚而幽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乾刚  林智  蔡建明  
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化学涉及制造原料理化性状、制造过程化学变化和成茶品质化学基础 3方面内容 .从原料、制造到成茶 ,贯穿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技术原理是“控制”,即 :(1 )选择适当茶树品种和一定成熟度的新梢以限制原料中部分化学成分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 ;(2 )将多酚类物质制茶氧化控制在鲜叶局部和一定变化范围内进行 ;(3 )控制“做青”进程以促进内含物转移、转化 ;(4 )防止成茶色泽成分比例失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良进  吴美卿  苏秀  陈安良  张立钦  
利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进行了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1000g·mL-1的干样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5.40%和36.72%;对小麦白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00%和66.67%;室内盆栽黄瓜苗白粉病预防效果达到62.96%,治疗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良进  林君阳  李桥  张立钦  陈安良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秀  马良进  陈安良  张立钦  
采用甲醇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进行提取,并用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cucumerin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vasinfectum等15种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100 g.L-1时,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菌核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辣椒疫病菌等4种病菌的抑制率为100%,除玉米小斑病菌Bipola...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君阳  马良进  陈安良  张立钦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达到100%,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抑菌活性较强的氯仿相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2种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艺晖  林河通  林艺芬  张居念  赵云峰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 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莲  陈梦茵  林河通  陈艺晖  林艺芬  陈绍军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mmol·L-1的DNP浸泡0.5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志伟  
光大证券"8·16"乌龙事件发生距今已经一年有余,但学者对其关注度却有增无减,研究的角度涉及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光大证券的内控机制失灵导致内部斗争是事件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8·16"乌龙事件与光大证券内部控制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又称为"8·16"光大乌龙事件,是指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的巨量乌龙交易引发的系列事件。2013年8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颢  杨伟丽  文海涛  
为了探明乌龙茶做青过程中果胶酶活性及相关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选用金萱、白叶单枞的新梢,设置了新工艺摇青和在新工艺基础上加大强度摇青2个处理,并以在制品的不摇青处理作为新工艺的对照,研究了各处理过程在制品的果胶酶(PG)活性动态变化,同时,研究了Ca2+处理对PG活性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生化成分的变化探讨了PG在做青过程中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生化效应.结果表明,茶鲜叶晒青后,PG活性明显上升,并在摇青期间的一摇或二摇后PG活性达到峰值;在新工艺基础上加大强度摇青,PG活性逐步下降,摇青处理的PG活性明显高于不摇青处理;Ca2+能显著抑制PG活性,PG活性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消长有密切联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志龙  林宏政  金心怡  江丽萍  黄毅彪  陈寿松  
为研究振动做青对闽南乌龙茶青叶做青物理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气流输送方式的环境条件、不同气流输送方式和不同摊叶厚度对青叶叶温、水分和细胞破损率的影响,优化了气流输送方式和摊叶厚度参数,并与传统做青和空调做青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振青、晾青均输送0.64 m·s(-1)微风气流,摊叶厚度为50 mm时,振动做青叶层空气的温度22.07℃、相对湿度66.61%、CO_2含量362.50μL·L(-1),做青叶的叶温20.44℃,能为闽南乌龙茶振动做青提供适宜的叶层环境条件;振动做青叶的失水量和失水速率显著高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磊  林锻炼  高志鹏  孙威江  付凤富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武夷山市、南靖县供试茶园茶树和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在茶树和土壤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全量为99.24-312.87 mg.kg-1,中值196.68 mg.kg-1;土壤中的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为9.13-159.94 mg.kg-1,中值37.34 mg.kg-1.同一茶园土壤表层(0-25 cm)、中层(25-50 cm)、下层(50-75 cm)中的15种稀土全量无显著差异,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部分茶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茶区茶园土壤中的稀土含量也有差别.茶叶中的15种稀土总量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晓波  周奋  
1987年美国股灾凸显出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瀑布效应",随后跨市联合监管思想和研究开始缘起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跨市联合监管主要围绕着跨市稳定机制、跨市信息监管和跨市反操纵监管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力图全面覆盖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以解决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结构错位,保障股指期现市场之间的稳定协同发展。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出以来,有关股指期现市场之间风险濡染的事件并不多见,但光大816乌龙指事件剑指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跨市监管真空,构建和完善我国股指期现市场的跨市监管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