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0)
- 2023(7009)
- 2022(6248)
- 2021(5737)
- 2020(5216)
- 2019(12039)
- 2018(12052)
- 2017(23523)
- 2016(13109)
- 2015(14757)
- 2014(14924)
- 2013(14935)
- 2012(14194)
- 2011(12914)
- 2010(12999)
- 2009(12052)
- 2008(12295)
- 2007(11306)
- 2006(9391)
- 2005(8485)
- 学科
- 济(53105)
- 经济(53053)
- 业(33998)
- 管理(33762)
- 方法(28185)
- 企(26674)
- 企业(26674)
- 数学(25223)
- 数学方法(24960)
- 学(14769)
- 农(14452)
- 财(14348)
- 中国(12400)
- 贸(11143)
- 贸易(11142)
- 易(10848)
- 制(9782)
- 业经(9570)
- 地方(9536)
- 农业(9427)
- 务(9288)
- 财务(9271)
- 财务管理(9246)
- 企业财务(8777)
- 银(8368)
- 银行(8334)
- 和(8248)
- 融(8122)
- 金融(8117)
- 环境(8087)
- 机构
- 大学(195688)
- 学院(193614)
- 济(76790)
- 经济(75107)
- 管理(69135)
- 研究(68106)
- 理学(60099)
- 理学院(59350)
- 管理学(58046)
- 管理学院(57700)
- 中国(49837)
- 科学(46475)
- 农(43888)
- 京(41345)
- 所(37310)
- 农业(35422)
- 财(35082)
- 业大(35046)
- 研究所(34409)
- 中心(31418)
- 江(29386)
- 财经(28438)
- 经(25818)
- 北京(25315)
- 范(24646)
- 经济学(24542)
- 师范(24260)
- 院(23604)
- 农业大学(23120)
- 州(22882)
- 基金
- 项目(131248)
- 科学(101418)
- 基金(95591)
- 研究(88545)
- 家(85881)
- 国家(85233)
- 科学基金(70852)
- 社会(54583)
- 省(51861)
- 社会科(51647)
- 社会科学(51629)
- 基金项目(50749)
- 自然(48554)
- 自然科(47435)
- 自然科学(47417)
- 自然科学基金(46584)
- 划(44306)
- 教育(41157)
- 资助(39984)
- 编号(34499)
- 重点(30289)
- 部(29124)
- 成果(28324)
- 发(27916)
- 计划(26873)
- 创(26827)
- 科研(26501)
- 创新(25235)
- 课题(24138)
- 大学(24034)
共检索到27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吴庭才 王淑芳
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当地典型发病乌鸡群的IBDV(WJ株)进行了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J株与标准血清 型STC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91.39%和92.74%,而与超强毒株UK661和从当地鸡群中分离的超强毒株HN01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则较高,其中,与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43%和95.87%,与其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6.77%。且该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完全具备超强毒株的主要特征。由此说明,分离于当地发病乌鸡群的IBDV为超强毒株,并和当地流行的鸡IBD超强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志明 张春杰 李银聚 王臣 高争艳
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不同禽类的IBDV HN 01株(鸡源)、W J株(乌鸡源)和YL 997株(鸭源)的VP2基因分别进行了克隆,对其与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VP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此3株IBDV与标准血清Ⅰ型STC株的VP2基因和VP2蛋白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W J株、LY 997株、HN 01株与标准血清Ⅰ型STC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1.30%,92.50%和93.4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74%,91.90%和95.10%;HN 01株与W J株的核苷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4%,HN 01株与LY 997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全 王韦华 刘桂梅
【目的】克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J-10株VP2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IBDV BJ-10株VP2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pMD18-T连接载体,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将该质粒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α中,转化入JM109,经IPTG诱导表达,对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确定IPTG的最佳诱导表达时间和浓度。【结果】克隆到了全长1 356bp的IBDV BJ-10株VP2基因;PCR、酶切鉴定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α-VP2;SDS-PAGE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霞 贺秀媛 崔保安 王建华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IBVHN99株的N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op10,提取pMD18-T-N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52,Ark99,BJ等参考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Ark99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8.4%~90.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4.4%;HN99株与H52,Ark99和BJ等其他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金英 温志远 高宏雷 王永 胡森 鲍恩东 王笑梅 步志高
【目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作为新型的活病毒载体疫苗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作为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及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病毒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股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救获野生型NDV LaSota疫苗株rLaSota及表达vvIBDV Gx株VP2基因的重组疫苗株rLaSota-VP2,分别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SPF雏鸡,免疫后21d分别以vvIBDVGx超强毒和新城疫强毒进行攻击。【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邓小芸 步志高 王晓燕 王笑梅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结果】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莹 胡传伟 朱晓林 谢之景 赵宏坤 姜世金 张兴晓 陈甜甜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的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扩增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和结构蛋白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PPV泰安株(PPV-TA)NS1基因和VP2基因。结果表明,PPV-TANS1基因长1989 bp,编码662个氨基酸,与参考PPVNS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8.3%~99.9%之间。PPV-TA NS1蛋白有3个糖基化位点分别是356NIS、446NFS、513NLT,除PPV Tomau/1/02在356位缺失了一个糖基化位点之外,PPV-TA与其他PPV参考毒株一致;这表明不同毒株NS1蛋白调节功能可能有差异。PPV-TA NS1蛋白的潜在磷...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NS1基因 VP2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明 蔡宝祥 陈溥言
用氟利昂去除法氏囊组织杂蛋白,并经甘油-酒石酸钾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通过电镜观察、光密度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明得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形态完整。将纯化的IBDV 免疫 BALB/C 鼠,取其脾细胞与 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VNT)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 IBDV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 NIB_1、NIB_2、NIB_3、NIB_4、NIB_5、NIB_6。还建立了检测 IBDV 的单克隆抗体双抗体 ELIS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树英 吕宁 何晓宁 张涌
采用RT-PCR和重组PCR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TSX毒株纤突蛋白(spike protein,S)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离纯化PCR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pGEM-S,并对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对测序结果及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S基因全长为4 350 bp(GenBank登录号DQ001167),编码1 449个氨基酸,N端前16个氨基酸为推测的信号肽序列,其后1 433个氨基酸构成成熟蛋白;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9个TG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崔保安 李新生 杨明凡 赵丽 方剑玉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X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ILTV河南株(ILTV-CG)GX基因。将ILTV-CG接种10日龄鸡胚,提取ILT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回收的PCR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进行连接,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菌液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菌株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GX基因全长为950 bp,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299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的氨基酸有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有11个与二硫键形成有关的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ILTV-CGGX基因与GenB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波 黄兵 马秀丽 张素芳 张秀美 陈溥言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烟台株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1条1.5kb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电泳分析、酶切鉴定,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gE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与ILTV美国标准攻毒毒株和中国王岗株,BHV-1,EHV-1,FHV-1,HHV-2,HHV-3,HVT,MDV-1,MDV-2,PRV的gE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7%~11.9%和99.4%~15%。结果表明,不同ILTV毒株之间gE基因还是比较保守的,但不同疱疹病毒之间,gE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志勤 谢芝勋 吕华刚
利用IBV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0株IBV毒株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Mass41、Conn、Ark、PA、Del、JMK、H5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与美国80年代分离的毒株MW34、hotle、cal15、AustT株的序列同源性也很低。这一结果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当今流行的标准株以及过去流行的毒株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由此推断广西已有不同血清型IBV毒株存在,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流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洁 卢宇 张金秋 苗晋锋 侯继波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旨在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蛋白VP4和VP5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P4和VP5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Vero细胞,再用IBDV CV03病毒株感染转染后的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及下游转录因子的表达;rt-q PCr检测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IBDV CV03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VP4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tlr3、rIG-Ⅰ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VP5对tlr3、rIG-Ⅰ等介导的天然免疫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治军 张改平 杨汉春 杨艳艳 赵东 李学伍 邓瑞广 柴书军 邢广旭 杨继飞
为检测Ⅰ型IBDVVP2蛋白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肽PJ14和PJ5的免疫原性,将人工合成并纯化的PJ14和PJ5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将与BSA偶联的PJ14和PJ5分别免疫BALB/c小鼠,然后以与OVA偶联的PJ14和PJ5作为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分别测定免疫鼠血清中抗相应多肽的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小鼠产生了抗PJ14和PJ5的抗体,抗体持续期达21周。表明PJ14和PJ5具有免疫原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和 陆苹 赵渝 李晖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攻击 4周龄的非免疫鸡 ,以超速离心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 ,应用蛋白酶K消化和Trizol(异硫氰酸胍 -酚 -氯仿法 )处理 2种方法从纯化的IBDV中抽提dsRNA。通过低熔点琼脂糖割胶 -酚 -氯仿抽提可获得纯化的dsRNA ,研究发现应用蛋白酶K消化获得的纯化RNA产量高 ,用其作模板进行RT -PCR可扩增IBDV基因组全长cDNAA片段和B片段、VP2基因和VP2 - 4 - 3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