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2)
- 2023(10338)
- 2022(8942)
- 2021(8189)
- 2020(7170)
- 2019(16484)
- 2018(16389)
- 2017(31682)
- 2016(17776)
- 2015(20142)
- 2014(20640)
- 2013(20361)
- 2012(19356)
- 2011(17477)
- 2010(17711)
- 2009(16436)
- 2008(16492)
- 2007(15246)
- 2006(13087)
- 2005(11893)
- 学科
- 济(71922)
- 经济(71834)
- 管理(47929)
- 业(46159)
- 企(37135)
- 企业(37135)
- 方法(34466)
- 数学(30372)
- 数学方法(30043)
- 财(20535)
- 农(19750)
- 中国(19156)
- 学(19120)
- 制(16727)
- 地方(14176)
- 业经(13928)
- 贸(12989)
- 贸易(12987)
- 务(12635)
- 农业(12633)
- 银(12609)
- 财务(12600)
- 易(12585)
- 财务管理(12562)
- 银行(12555)
- 体(12485)
- 融(12199)
- 金融(12191)
- 理论(11975)
- 行(11972)
- 机构
- 大学(263399)
- 学院(261012)
- 济(103389)
- 经济(101003)
- 研究(95132)
- 管理(93211)
- 理学(79805)
- 理学院(78800)
- 管理学(77118)
- 管理学院(76654)
- 中国(70451)
- 科学(62399)
- 京(57420)
- 农(56010)
- 所(51416)
- 财(48726)
- 研究所(47032)
- 业大(45062)
- 农业(44834)
- 中心(43105)
- 江(41103)
- 财经(38440)
- 北京(36109)
- 经(34878)
- 范(34356)
- 院(33998)
- 师范(33815)
- 经济学(32202)
- 州(32133)
- 省(30611)
- 基金
- 项目(174189)
- 科学(134443)
- 基金(124821)
- 研究(120643)
- 家(112551)
- 国家(111664)
- 科学基金(92296)
- 社会(73827)
- 社会科(69824)
- 社会科学(69799)
- 省(68835)
- 基金项目(65544)
- 自然(62138)
- 自然科(60678)
- 自然科学(60649)
- 自然科学基金(59600)
- 划(59112)
- 教育(56490)
- 资助(52759)
- 编号(48103)
- 重点(40627)
- 成果(40242)
- 部(38655)
- 发(37464)
- 创(35288)
- 课题(34815)
- 计划(34716)
- 科研(34329)
- 创新(33162)
- 教育部(31941)
- 期刊
- 济(112715)
- 经济(112715)
- 研究(74793)
- 中国(53210)
- 学报(52605)
- 农(50042)
- 科学(44061)
- 财(39322)
- 大学(38049)
- 学学(36099)
- 农业(33222)
- 管理(33166)
- 教育(28719)
- 融(23490)
- 金融(23490)
- 技术(21942)
- 财经(19689)
- 经济研究(18819)
- 业(18071)
- 业经(18006)
- 经(16964)
- 问题(15382)
- 版(14925)
- 业大(13871)
- 统计(12725)
- 技术经济(12609)
- 科技(12185)
- 贸(12106)
- 图书(11872)
- 理论(11781)
共检索到38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高天翔 王俊 宋娜
为了解乌鳢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8个群体共212个个体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乌鳢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907 bp,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变化较大,中国黄河及以北的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比淮河和长江等南方群体相对较低,所有群体表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h<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聚类树结果均未显示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多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相同水系间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新培 穆淑梅 周楠 康现江 罗青 白俊杰
为研究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控制区结构,实验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长序列为905~908 bp。104个序列中共发现了37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同时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关键序列。3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875、0.003 27和2.939。群体间的平均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 distance,K 2-P)、遗传分化指数(Fs...
关键词:
乌鳢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露 樊威 苏建 焦晓磊 周剑 黄志鹏 赵瀚 赵仲孟 段元亮 李强 杜军 卓婷 苏全森 吴俊 罗煜
【目的】为了解7个不同地理位置的4个乌鳢(Channa argus)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育成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特点。【方法】采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育成群体,共计350尾个体的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分型检测,分析了所有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遗传多样性信息,并分析了群体间遗传分化特点。【结果】所有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出356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N_(a))介于4~40个,每个位点平均有17.8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_(o))介于0.000~0.791,平均值为0.578;期望杂合度(H_(e))介于0.31~0.91,平均值为0.732;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271~0.901,平均值为0.700,且所有乌鳢群体的N_(a)、H_(o)、H_(e)、PIC均高于白化乌鳢群体。7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在0.07 876~0.40 303,所有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均达显著水平(P<0.05)。将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群体分为两组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发现这几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个体内,占遗传变异来源总量的69.65%。而UPGMA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显示4个乌鳢群体和3个白化乌鳢群体分别被聚类到了2个独立分支上。【结论】本研究的3个白化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相对低于4个乌鳢,在繁育过程中应加强白化乌鳢遗传多样性保护,尽量避免近亲交配,本研究为乌鳢和白化乌鳢的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乌鳢 白化乌鳢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倚剑 刘卫东 柳李旺 王倩 崔群香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70份茄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扩增出375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7.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72个,多态性比例为19.2%,各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88 9~0.958 3,平均值为0.705 3,表明参试材料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群体结构分析则得出84.29%的材料遗传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仅15.71%拥有复杂的遗传背景。从材料划分类群来看,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只有少数遗传背景复杂的材料类群划分有些差异。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RA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明霞 强巴央宗 李齐发 商鹏 谢庄
通过19对微卫星引物对西藏不同地区的藏鸡群体(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藏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F-统计量和群体内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构建群体的聚类图,比较藏鸡不同地方鸡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试验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多态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个,藏鸡群体PIC值分布在0.223 2~0.823 1之间,H值在0.256 8~0.846 0之间,PIC和H平均值分别为0.615 1和0.694 3。在所检测的4个地方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杂合度。哈代-温伯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均...
关键词:
藏鸡 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同心 刘海洋 张晋 欧密 罗青 费树站 陈昆慈 赵建
为探讨斑鳢(Channa maculata)自然分布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基于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了斑鳢7个群体(广东阳春、广东化州、广西南宁、广西贺州、湖南江华、福建邵武、台湾台北)的SNP标记,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出2502887个SNP位点,平均测序深度为20.19X,平均Q30和GC含量分别为95.31%和41.16%。7个斑鳢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72~0.2872,期望杂合度(He)为0.3304~0.3580,观测杂合度(H_o)为0.2145~0.3393,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300~0.78658,基因流(Nm)为0.24118~0.62035,群体间表现出高度遗传分化状态,台北群体与其他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极大(Fst>0.5)。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7个群体均单独聚类,遗传结构单一。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野生斑鳢群体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对斑鳢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遗传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后续的育种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不同斑鳢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期提高斑鳢亲本质量和育种效率。
关键词:
斑鳢 SNP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池炳杰 常玉梅 闫学春 曹顶臣 高玉奎 柳玉海 李勇 梁利群
选用5个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Dybowski)微卫星标记和13个草鱼微卫星标记,对分别采自内蒙古境内的达里湖和乌苏里江抚远江段的各15尾野生瓦氏雅罗鱼个体进行STR-PCR分析。结果显示,18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基因座扩增得到6.166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 o)0.1000~0.9333,平均为0.5315;期望杂合度(H e)0.0966~0.9328,平均为0.6298;多态信息含量(PIC)0.0905~0.9113,平均为0.5774;乌苏里江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5.5556和0.5778,达里湖群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铖铖 燕丽萍 吴德军 王因花
【目的】白蜡是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了解白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白蜡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筛选的SSR标记,对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共380份白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12对SSR引物在所有白蜡中都能进行扩增,等位基因(N_a)共51个,平均每对引物观察到4.287个等位基因,PIC为0.119 7~0.750 9,平均为0.532 9,高于0.5;白蜡居群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平均为0.016,群体近交系数(F_(it))平均为0.091,显示杂合频率高,居群近交较多,群体分化率(F_(st))平均为0.095,存在中度程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_m)平均为4.199,居群间基因交流非常丰富;AMOVA分析结果表明9个白蜡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91%);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9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蜡居群中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库,居群间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合,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个SSR标记多态性较好、稳定性较高,能有效鉴别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白蜡居群的380份种质资源,并揭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可为白蜡的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SSR标记 白蜡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平 Philipp W.Simon 李锡香 程嘉琪 沈镝 宋江萍 邱杨 张晓辉
【目的】从分子水平了解中国大蒜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方法】利用AFLP、SSR和InDel这3种分子标记对国家无性繁殖蔬菜资源圃保存的212份大蒜资源进行检测,通过Mega软件进行最大相似性聚类分析,Structure 2.1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SSPS软件进行分子标记与大蒜辣素含量和21个数量性状进行一元线性模型检测,考察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3种分子标记在212份种质中扩增出5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492个。群体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均将所有资源划分为5个群体,划分的类别基本一致。然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划分的5个群体,群内遗传信息多样性指数较小。对...
关键词:
大蒜 关联分析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文涛 邹宇凡 白志毅 王志炎 李典中
为了解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实验以芜湖(WH)、宣城(XC)、合肥(HF)3个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以铜陵(TL)、马鞍山(MAS)2个安徽野生群体和监利(JL)、建湖(JH)、滆湖(GH)、兴化(XH)4个人工养殖群体作为对照,选用10对克氏原螯虾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地区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均高于2个野生群体和江苏、湖北4个地区的人工养殖群体,其中XC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9个群体全部10个位点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绝大多数位点显示杂合不足。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是由群体内部决定的;大多数组的F_(st)表现出中度分化(0.05 < F_(st )< 0.15)。基因流表明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换,尤其是GH和JH群体之间。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树结果显示,WU群体、GH群体、MAS群体和JH群体聚为一组,XC群体和HF群体同属于一组,而JL群体、TL群体、XH群体分别自成一组。STRUCTUR结果显示,XC群体和HF群体的大多数个体被分配到相同的遗传群中,说明上述群体起源相同。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为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改良,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微卫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义 鲁翠云 郑先虎 那荣滨 唐富江
为研究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从大银鱼基因组中筛选了18对多态微卫星引物,对2016—2020年采集的4个水系(8个水体)大银鱼共计281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共得到172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N_a)为3~24,平均值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039~4.595,平均值为2.384;期望杂合数(H_e)为0.035~0.804,平均值为0.50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4~0.775,平均值为0.469,其中10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3.389~5.3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0.479,8个水体的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水平(0.250.15)。为防止群体遗传衰退,建议将南方和北方作为不同群体进行保护,连环湖作为大银鱼的主要产地,应当进行重点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斌 张方秋 潘文 刘有成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的常绿乔木,天然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福建南部(中国树木志编委,1981;《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红锥为二倍体,2n=2x=24(Http://www.tropicos.org/Name/),单性花、雌雄同株,以风媒传
关键词:
红锥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荷子 易提林 梁旭方 杨敏 田昌绪 张进 赵程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逐代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14下降到2.57,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05下降到0.2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702下降到0.42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代增加(从0.345 4到0.751 7),遗传相似度逐代减小(从0.707 9到0.471 6),遗传分化指数逐代增大(从0.093 8到0.239 7)。结果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