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8)
2023(2459)
2022(1952)
2021(1789)
2020(1566)
2019(3233)
2018(3163)
2017(5245)
2016(2893)
2015(3255)
2014(3275)
2013(3322)
2012(3181)
2011(2886)
2010(2909)
2009(2698)
2008(2642)
2007(2493)
2006(2192)
2005(2016)
作者
(11586)
(9875)
(9776)
(9315)
(6320)
(4723)
(4259)
(3876)
(3798)
(3540)
(3415)
(3334)
(3273)
(3208)
(3181)
(3169)
(3060)
(3022)
(2958)
(2940)
(2745)
(2673)
(2571)
(2364)
(2280)
(2257)
(2189)
(2178)
(2106)
(2098)
学科
(11918)
经济(11916)
(11400)
技术(10242)
管理(9709)
(9630)
企业(9630)
(9010)
技术管理(5621)
方法(4654)
数学(3752)
数学方法(3720)
理论(2849)
经济学(2808)
(2718)
中国(2557)
新技术(2509)
高新(2502)
高新技术(2502)
农业(2173)
业经(2170)
教学(2020)
教育(1936)
环境(1839)
(1794)
贸易(1793)
产业(1776)
(1752)
水产(1744)
(1742)
机构
大学(50249)
学院(48718)
研究(20492)
(17671)
经济(17298)
管理(15881)
科学(15814)
(14101)
理学(13378)
理学院(13205)
中国(12968)
管理学(12913)
管理学院(12813)
(12045)
农业(11597)
研究所(11356)
业大(11208)
(10935)
技术(9095)
中心(8596)
(8366)
农业大学(7424)
(7409)
(7366)
(6900)
北京(6720)
(6579)
实验(6462)
(6435)
师范(6359)
基金
项目(34887)
科学(25696)
基金(23653)
(23167)
国家(23025)
研究(22070)
科学基金(17788)
(14712)
(12695)
社会(12541)
自然(12518)
基金项目(12294)
自然科(12210)
自然科学(12202)
自然科学基金(11977)
社会科(11860)
社会科学(11855)
教育(10101)
资助(9613)
科技(9111)
重点(8859)
计划(8595)
(8334)
技术(8117)
创新(7967)
编号(7964)
(7950)
(7529)
(7161)
科研(6937)
期刊
(18692)
经济(18692)
学报(14707)
研究(12096)
(12083)
科学(11371)
中国(11137)
大学(9878)
学学(9395)
农业(8656)
技术(7194)
教育(6467)
管理(6132)
科技(5146)
(5035)
业大(4562)
(4538)
技术经济(4265)
农业大学(3702)
图书(3612)
(3363)
林业(3341)
(3255)
论坛(3255)
经济研究(2904)
财经(2710)
书馆(2522)
图书馆(2522)
(2418)
中国农业(2342)
共检索到7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人群  代绍祥  刘吕生  张晓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书堂  岳朝霞  邓凤姣  徐红漫  柳左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德英  
乌鳢俗称黑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氧、适应性强等特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人工催产50组,获卵150万粒,平均受精率7458%,孵出种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出长50~67c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司亚东  姚卫建  李文祥  陈英鸿  张帆  
池塘试验表明,乌鳢可以在四周有浅滩并生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发育成熟并产卵,在无浅滩和水草的池塘中则不能产卵。乌鳢受精卵漂浮于水面,能在静水中孵化出鱼苗。21~26℃时,从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摄食的鱼苗需4昼夜的时间,孵化率92.8%。刚孵出幼苗的开口饵料同样为轮虫和枝角类等,因此可以象“四大家鱼”一样进行池塘发花培育鱼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重志  董崇智  姜作发  赵春刚  
本文报道了蛤蟆通水库的乌鳢生物学特性和讨论了乌鳢在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捕捞群体中平均体长21.4—66cm,体重118—3510g,体重体长关系式为logW=3.0466lonsL1.9666。3+龄达到性成熟,雌雄性比为1:0.97;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L(cm)相关关系式为Y=2.5974L-78.9183。5月下旬一6月下旬在水库岸边有水草处筑巢产卵,卵为浮性。水温23—25℃时,受精卵约3天孵出仔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朱国平  陈新军  魏广恩  陈洋洋  
作为栖息水域最冷的枪乌贼科头足类,巴塔哥尼亚枪乌贼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信息仍较有限。为此,本研究对巴塔哥尼亚枪乌贼的雌雄组成结构、性腺发育及其生殖投入等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巴塔哥尼亚枪乌贼雌雄比例约为1.79∶1,基本接近雌雄比例1∶1假设。雌雄个体大小以单一峰值区间分布个体为主,雌雄个体之间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116.44,缠卵腺指数为10.7436.51,二者密切相关;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295.7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云  廖博儒  范义荣  吴学敏  
Red-leaf Hydrangea strigosa is an infrequence color-leaf flowery frutex.The int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of cuttings,seedlings and seeds of wild Hydrangea strigosa were carried out in Linan based on intensive observ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Hydrangea strigosa for 2 years.The resu...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健  杨培民  胡宗云  蒋湘辉  王建军  
为了解大洋河刀鲚繁殖生物学资料,本研究对2020年4-9月采集于大洋河下游河段4处点位的253尾刀鲚进行了繁殖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大洋河刀鲚样本体长范围175~345 mm,均值为(245±27) mm,体重范围27.7~220.4 g,均值为(67.7±26.7) g,年龄以2龄为主,占74.1%,雌雄总体性比为1∶1.13;雌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和年龄分别为229 mm、1.5龄和212 mm、1.2龄。通过成熟系数(GSI)和卵径大小分析,繁殖时间集中在6-7月份,GSI和卵径最高值分别为(15.08±3.94)%、(0.89±0.20) mm, 9月GSI降至最低点为(0.65±0.20)%,10月前后刀鲚入海摄食准备越冬。绝对繁殖力范围在10 853~84 717粒,均值为(44 617±26 417)粒,相对繁殖力为(364±133)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线性相关,但体重相关优势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  李琪  闫红伟  孔令锋  于瑞海  
本研究于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对中国山东海阳沿海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山东沿海的中国蛤蜊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组织学观察显示,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形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该地区中国蛤蜊雌雄配子的发育时间基本同步,配子发生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中国蛤蜊的卵母细胞直径呈显著的周年变化(P<0.05),从3月开始增加,7月达最大值。随着产卵的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莫金凤  姜兰  吴灶和  
为了解乌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WL-4菌株的生理生化、生长特性、致病因子等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使用细菌生化鉴定仪检测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不同温度、盐度及p H条件下菌株的生长特征;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分析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相关的毒力因子并采用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试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与模式菌株(ATCC43700)相比,两菌株的大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相同,16S R RNA基因比对,相似度达99.9%;WL-4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生长盐度为5,最适生长p H为7;29°C时,腹腔注射感染乌鳢苗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德寿  罗泉笙  
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大鳍鳠卵巢分六个发育时期,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证实它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期为5—7月,产后退回Ⅲ期越冬。雄鱼精巢栉状,尾区无生精能力。非生殖季节,精巢切片上也普遍具有精子细胞和精子。脂肪积累和消耗明显与性周期有关。雌雄性比为0.93:1,生殖群体中剩余群体约占70%,其中4、5龄鱼占全群的一半。性成熟最小型:雄鱼2龄,体长14.5 厘米,雌鱼3龄,体长 17.8厘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刚  黄林  
嘉陵江鲶的卵母细胞划分为6个时相。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质膜,而且还有滤泡膜和结缔组织膜,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具漏斗状的精孔及椭圆形的精孔细胞。嘉陵江鲶的成熟年龄大多为1龄。生殖期雌雄比约为2:1。繁殖季节中雌鱼的成熟系数高达14.5%。对鲶进行人工催产,成功地获得了鲶的受精卵。鲶的受精卵圆形、绿色,膨大后其直径为4.05~4.57mm。温度在27.5~31℃时,幼鱼孵出需要29小时30分钟。初孵仔鱼全长为4.64~5.12m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兰国宝  阎冰  
通过观察体腔生殖细胞发育的季节变化,研究广西海区方格星虫繁殖周期。研究样本采自北海市大冠沙至白虎头海区3个站点,1999年1月至2000年2月每月定期采集。观察结果表明,方格星虫雌雄异体;体腔内的生殖细胞最初成团附着在具有运动能力的滋养细胞上,卵原细胞经过细胞增殖期(1~2μm)、细胞质生长期(3~30μm)、滤泡膜形成期(30~70μm)、胶质膜形成期(70~160μm)和成熟期(≥160μm)5个发育时期;精原细胞的发育经过细胞增殖期、细胞生长期、细胞分化期和成熟期4个发育时期。方格星虫体腔内全年都有生殖细胞存在,卵细胞分期成熟,分批产卵。广西海区方格星虫繁殖期于每年4-9月,繁殖盛期为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