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5)
- 2023(12630)
- 2022(11104)
- 2021(10338)
- 2020(8665)
- 2019(19921)
- 2018(19870)
- 2017(38000)
- 2016(20952)
- 2015(23698)
- 2014(23825)
- 2013(23334)
- 2012(21383)
- 2011(19197)
- 2010(19231)
- 2009(17744)
- 2008(17164)
- 2007(14963)
- 2006(13133)
- 2005(11764)
- 学科
- 济(80143)
- 经济(80018)
- 管理(63795)
- 业(58672)
- 企(49259)
- 企业(49259)
- 方法(35228)
- 数学(30161)
- 数学方法(29811)
- 财(22800)
- 中国(22243)
- 农(22200)
- 业经(18969)
- 制(18833)
- 学(18285)
- 地方(18237)
- 农业(14834)
- 贸(14080)
- 贸易(14069)
- 务(14002)
- 环境(13966)
- 财务(13935)
- 财务管理(13906)
- 易(13638)
- 理论(13497)
- 和(13371)
- 企业财务(13183)
- 技术(13101)
- 体(13079)
- 银(12453)
- 机构
- 大学(295573)
- 学院(293773)
- 管理(117259)
- 济(114118)
- 经济(111480)
- 理学(101448)
- 理学院(100311)
- 研究(98823)
- 管理学(98639)
- 管理学院(98106)
- 中国(72305)
- 京(63338)
- 科学(62182)
- 财(55264)
- 所(49429)
- 农(46214)
- 研究所(44956)
- 业大(44476)
- 中心(43993)
- 财经(43438)
- 江(42709)
- 北京(40251)
- 经(39327)
- 范(38913)
- 师范(38584)
- 院(36441)
- 农业(35826)
- 州(34852)
- 经济学(33629)
- 财经大学(32180)
- 基金
- 项目(204576)
- 科学(160551)
- 研究(150353)
- 基金(147888)
- 家(128851)
- 国家(127801)
- 科学基金(109635)
- 社会(93408)
- 社会科(88391)
- 社会科学(88370)
- 省(79911)
- 基金项目(79327)
- 自然(71847)
- 自然科(70065)
- 自然科学(70047)
- 自然科学基金(68748)
- 教育(68132)
- 划(67391)
- 编号(61593)
- 资助(60162)
- 成果(50310)
- 重点(45767)
- 部(44693)
- 发(43240)
- 创(42520)
- 课题(42503)
- 制(40149)
- 创新(39647)
- 科研(38817)
- 教育部(38268)
共检索到43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昭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头屯河区)”)通过支持企业稳岗扩岗,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政策性岗位供给助力企业稳就业。推动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青年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发展新就业形态、提升就业服务质效,持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
就业 机制 政府 职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一、发展空间广阔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区域,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享受保税港区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同时规划2.19平方公里扩展区和周边30平方公里配套区,与综合保税区围网核心区联动发展。二、区位优势明显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与西北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仅一路之隔,东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全疆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全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乌鲁木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江 陆玉麒 王昌燕
文章以乌鲁木齐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用地的空间转换过程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城市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②城北主要以非城市土地转入城市用地为主,而南部城市中心区的内部用地转换较为明显,并且近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③城市内部用地转换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④地租等市场因素促使城市用地不断向经济效率更高的格局转换,而政府则通过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来协调土地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城市用地 土地转换 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淑坤 张明军 王圣杰 李小飞 黄小燕
采用1985年-2006年夏季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3个水文监测点(乌源1号冰川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与总控制水文点)的日平均径流资料和乌鲁木齐探空站逐日高空大气0℃高度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22年来该区域夏季0℃层平均高度变化和日平均径流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研究表明:1号冰川水文点的0℃层高度和日平均径流的相关性最好,且日平均径流的变化趋势滞后0℃层高度变化,其次是总控制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的相关性最差;日平均径流与超前2~3d、持续3~4d的0℃层高度累积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最后选取1号冰川水文点相关系数最高的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日平均径流与0℃层高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以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芳 李忠勤 张明军 金爽 王飞腾
在乌鲁木齐河源区采集两年的大气降水和1号冰川、空冰斗、总控3个水文点逐日定时径流样品,对主要离子、pH、电导率EC和总溶解固体TD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离子类型为Ca2+-Na+-HCO3--SO42-,接近中性;径流离子类型为Ca2+-HCO3--SO42-,呈弱碱性。径流中EC和TDS均值总控>1号冰川>空冰斗,其中1号冰川径流的峰值远高于其它两个水文点。受不同下垫面的影响,1号冰川水文点TDS变化受日径流量影响显著,而空冰斗水文点基本不受影响。径流中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离子比值和Piper图分析说明控制径流离子的主要过程是碳酸盐、黄铁矿和长石类矿物风化。海盐校正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旭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与运作□毛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于1993年5月正式投入建设,至今已走过了三年多的艰苦创业历程。三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人以小平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徐馨怡 李慧 王生霞
西部干旱绿洲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揭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整理分析2006—2015年土地、社会经济数据,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绿洲土地生态风险变化规律,揭示2016—2025年土地生态风险警情;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土地生态风险预警随之提升;最后提出相应土地生态风险管控机制:(1)统筹城乡发展,合理确定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纯 程志华 于晓萍 王亚群 沈忱
中国西部城市在大规模、快速度和高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的同时,审视其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是否能对提升就业水平、提升整体生活品质产生积极作用,值得规划者和决策者关注。论文基于乌鲁木齐2014年居民交通出行调查数据,采用带有交叉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t回归方法,考察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 BRT)对于提升低收入群体就业可达性和通勤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就业可达性方面,低收入、男性和拥有住房产权者的通勤时间更长,距离BRT车站越近则通勤时间更短,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时间更长;在通勤满意度方面,低收入群体的通勤满意度水平更低,距离BRT车站近、选择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满意度水平更高。分析也表明,通勤时间短,通勤满意度水平不一定就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就业可达性和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个体经济社会属性的差异影响也不可忽视。研究乌鲁木齐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对就业可达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有助于帮助西部城市制定提升低收入群体整体就业水平的公共政策,尤其对于促进地方就业稳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冲 郑源 朱大胜 刘友英 李果
为了评估乌鲁木齐的风能资源,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等模型。利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形状参数、最频繁风速、最优风速、不同月份的风速和年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及累积概率分布、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最频繁风速和最优风速的最大值都发生在11月份,最小值都发生在6月份;不同月份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其中11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最大,其值分别为147.87 W/m2和1295....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乌鲁木齐市依据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即建设"亚心之都、国际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本文应用城市功能定位的相关理论,在对乌鲁木齐的现实城市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突破口,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功能定位 宜居城市 乌鲁木齐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尚晓 何秉宇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当前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未来跨越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艾力西尔·亚力坤 刘晓曼 蔡博峰 陈前利 冯彤 菊春燕 李松 张飞云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苏运友 夏咏
本文在归纳自由贸易园区典型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乌鲁木齐经济园区的外贸功能进行评价,发现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对乌鲁木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和边境贸易作用一般,外商投资和国际旅游作用不显著。乌鲁木齐园区外贸功能的提升需分阶段进行:先构筑以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为主导功能的外贸园区框架;随着功能的提升,再增设国际金融合作区和边境贸易区;待条件成熟,兴建自由投资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国际购物商城,并促进乌鲁木齐各经济功能区的联动发展,以全面提升其外贸功能。
关键词:
经济园区 乌鲁木齐 功能 分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可持续城市 发展战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韩芳 畅通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用地扩展有着时间上的快慢交替和空间上的“T”型轴向式扩张的特点,可根据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主导因子的不同,将不同历史时期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的扩展类型划分为交通指引型、工业投资拉动型、产业政策导向型、整体实力拉动型。
关键词:
城市土地扩展 驱动力 乌鲁木齐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